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老师的感觉怎么样?”每每遇到亲友们的询问,我只是淡淡一笑,无言以对。虽然躬耕三尺讲台已三年多,但当老师的感觉并不能用三言两语来简单表达,更不能用“好”或“不好”来笼统概括。  相似文献   

2.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介绍自己家里挂着一面国旗。原来他儿子在小学读书时,看见学校升国旗就感觉热血沸腾,也想当一次升旗手亲自升一次国旗。于是,郑渊洁就找老师表达了孩子的想法。而老师却说,旗手都是“三好学生”,或者是“优秀队干”,你儿子当升旗手发挥不了示范表率作用,不能当。过了一段时间,郑渊洁问儿子对升国旗感觉如何,孩子竞说没有什么感觉了,无所谓了。  相似文献   

3.
在听课时,笔者发现了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误解”一类数学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之后,教材中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教学时,老师不仅要学生说“对不对”,还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1)(4)两图学生的判断、说理都非常正确。当老师问学生为什么(2)(3)两题中阴影部分不能用25和13表示时,学生异口同声答到:“因为没有平均分。”老师给予了肯定,而且讲这个内容的几位老师都是这样处理这组题的。当时我总感觉这里面好像还存在着点…  相似文献   

4.
当学生提出:“为什么不能用0作除数?”时,一位老师这样回答:“因为0作除数没有意义。”学生又追问:“为什么0作除数没有意义?”这位老师又说:“因为不能用0作除数。”学生面面相觑。  相似文献   

5.
当老师难,当好老师更难。要当好老师,就要用“心”、用叶分”、用“智”、用“法”。当好老师虽然辛苦,但也很快乐。  相似文献   

6.
娃娃先生     
杨军  纪琨  蓝天  宋书源 《小学生》2005,(5):19-19
我们班的“活跃”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同学们思维“活跃”,纪律也“活跃”,弄得师生关系很紧张。是老师不理解我们,还是我们不理解老师?为了寻找答案,我们四个人决定到幼儿园去体验当老师的感觉,做一回娃娃先生。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不能用来做游戏文\陈秋菊在幼儿园,一些老师教孩子认识人民币后就拿人民币去复印,然后把复印的人民币放在角色游戏区让孩子们使用。“银行”里取出来的钱与真的人民币大小相等、图案相同,拿在手里颇有点货真价实的感觉。“经理”们用它发工资,“职工”们又拿着...  相似文献   

8.
大班“点点认路”的集体活动正在进行,红、黄、蓝、绿四队以小组的形式为点点找记略的标志。记路结束,带有记路图的版块展示了出来。老师先请红队介绍自己的记路理由,当一位代表介绍完后,老师说:“真不错!红队小朋友想要老师怎样表扬你们呢?”红队中一位幼儿率先说:“要老师抱抱。”另外几位幼儿也赞同说“拥抱”。老师说:“好啊!”非常热情地拥抱了红队的六位小朋友,小朋友也大胆地回抱老师。孩子们一脸喜色,有的头靠在老师肩上,有的脸贴在教师胸口,感觉得出,孩子们心情非常舒畅。当黄队介绍完后,老师说:“黄队的小朋友想老师怎样表扬呢?”  相似文献   

9.
一次班集体活动时,在学生的再三要求下我试着唱了一首郑智化的《星星点灯》,节拍整齐且热烈的掌声让我体会了当“腕儿”的感觉。后来,在学习英语必修第四册第三模块“音乐家”时,一个学生用英语说:“老师,那天您的歌唱得真好,做歌星收入高又风光,您应该做歌星!您是不是没有办法才当老师的?”当时学生们都静静地看着我……  相似文献   

10.
孔庆东 《教师》2012,(8):1-1
我正式当老师的时间不太长。当过3年中学老师,4年大学老师。此外各种临时老师当了无数。如果说老师就是教给别人知识的人的话,那我从3岁到现在,可以说没有一天不是在“诲人不倦”中度过的。我当老师的秘诀用一句话就可概括,叫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好为人师”,两个基本点是“不求为人师表”和“人人是我师”。  相似文献   

11.
汉语拼音是小语一册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汉语拼音,小朋友感觉枯燥无味,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愿意拼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我试用了许多种办法,如给课堂上专心学习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请读得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上台带读,用字母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等等,但收效最佳的办法仍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到课堂上来的“亮分”教学。“亮分”教学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以组为单位,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读字母或拼读音节,其他组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即评委)对其拼读效果予以评分。评…  相似文献   

12.
教育既有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冲的力量是的,当物理老师讲完惯性原理时,突然有个学生问到“老师,假如地球停止转动,哪会是怎样的结果?”老师说“问的不符合实际,没价值!”当数学老师讲完正数时,学生问:老师比没有还要少或小的东西有吗?”老师说“可能没有!”政治老师讲股票、保险时,学生问“老师,股票为何不能保险呢?”老师岔开话题而言它等等,这种好奇、质疑、探究、创新的意念就被许多教师给抹杀了。  相似文献   

13.
选择     
星期四下午,我们上了一节不同寻常的班队课。老师叫大家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这还不简单?”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太棒了!”我很快在纸上写下了心里最喜欢的五样东西:父母、篮球、友谊、生命、老师。可是,当老师说了下一步的游戏规则后,同学们都犹豫了:“可不可以不划呢?”原来,老师叫我们按喜欢的程度依次划去四个词,最后只剩下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我左思右想,最终决定先把“篮球”划去。看着被划去的“篮球”,感觉似乎真的永远也不能打篮球了!一阵失落感涌了上来。当我艰难地“把友谊”“和老师”划去时,我想“:没有…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在教室里的练习课上,还是在办公室里的补差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喊:“快点把这些题做完。”、“快点把作业订正完,就剩下你没做好了。”催促学生“迅速”达到老师的要求。然而,事与愿违,学生照样慢吞吞,令老师无可奈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样的催促语言强调了学生的弱点,挫折了学生的自尊,反而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比如: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能力差,自暴自弃;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产生被抛弃的感觉;丧失自尊和自信,产生无能的感觉等等。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不能等等学生呢?等,也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5.
5岁时一鸣惊人、19岁时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并获得《音乐风云榜》“最佳新人奖”,那时的朱婧正值亭亭玉立的年华,但她却选择了自我放逐,去寻找真正的自己。“当你感觉无法左右这个世界的时候,那就写歌去吧”——怀揣着老师的这一教诲,朱婧学着用音乐记录所经历的一切,于是,朱婧的世界变得丰满起来,她花费五年的时间用自己的歌开拓了她的眼耳口鼻。  相似文献   

16.
于雯雯  李冲 《现代语文》2004,(12):37-37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出示几句子让我们辨别正误。其中有这么一句:“这次领导班子会议,实际还有三名群众参加。”当老师问我们这个句子是“正”是“误”时,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喊道:“误!”老师愣住了,但不一会儿,老师好像突然来了兴致,接着问:“错在哪儿啦?”我抢先站起来回答:“‘群众’前面不能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相似文献   

17.
沙丽萍 《山东教育》2005,(36):41-41
1.书面交流法 有许多家长由于忙于工作,不能到园与老师面对面交流。老师通过书面交流同样让家长得到教育的真谛。“活动包”是书面交流的最佳形式之一。当我们老师把孩子需要得到的知识经验、行为习惯、动作技能等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把活动目标、要求、操作要点等印发给家长,  相似文献   

18.
李健 《教育文汇》2004,(1):37-38
在我做语文老师的时候,一位老师曾这样问我:“小伙子,每天这么多语文课,你怎么不喊累呀?”累,不,为什么要感觉累呢?难道语文不能带给学生和老师美的享受吗?问题的关键是你有没有快乐的心情,能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面对  相似文献   

19.
宁愿做碳     
张小失 《师道》2004,(12):28-28
记得一次上化学课,老师走上讲台,看见黑板上还留着“韩信点兵”等历史课的板书。问:“今天没人值日?”同学们不敢出声。老师笑了:“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这个当老师的,就不能代替值日生擦一回黑板?”说着,拿起板擦将黑板抹干净。同学们开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20.
一说到“嫁接”这词,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像嫁接苹果——把两种苹果树的树枝结合在一起,让它们长成一棵新的苹果树,这样结出的苹果才更好吃。但我今天“嫁接”老师和苹果树的嫁接不一样,我用的是“七拼八凑”的方式——把我们所有老师的优点全集中在一个老师的身上,让这个具有全部老师优点的嫁接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我们的何老师要受点委屈,当我们的第一个“受试人”。先把教数学的朱老师和周老师脑子中的数学细胞抽出来,用打点滴的方法注入何老师的身体。经过了紧张的操作后,何老师终于变成了一个纯正的数学天才。我们把以后将学的非常难的题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