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企业R&D外包的模式、测度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发外包是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整合外部技术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速度的一种新型研发模式.研发外包模式的划分、测试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乃是各外包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技术、战略、创新性角度划分效率型和创新型研发外包模式,引入R&D外包强度指标,并对研发外包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效率型研发外包模式下,研发外包的强度越大,企业创新绩效越高.而在创新型研发外包模式下,研发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呈倒U型二次性曲线相关关系,当外包强度超过一定阈值后,强度越高,创新绩效越差.同时,环境动态性对两者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伍蓓  陈劲  吴增源 《科研管理》2010,31(4):23-30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外包环境动态性逐步增强。如何在多变的动态环境下,制定行之有效的研发外包策略是各企业极为关注的关键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创新型和效率型研发外包强度与绩效的关系在动态环境中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动态性对"效率型研发外包强度—绩效关系"调节效应不明显,而对"创新型研发外包强度—绩效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该结论对于理解、解释中国企业研发外包战略决策及其绩效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发外包是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整合外部技术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速度的一种新型研发模式.本文从战略角度划分效率型和创新型研发外包模式,探讨研发外包的知识密集性、控制复杂性和系统集成性三大特征,提出“方案分析、架构设计、模块分包、分包研发、调试检测、跟踪完善”六阶段的外包流程模型,并结合X集团汽车制造案例,进行了详细的验证和分析,为研发外包理论框架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网络和核心能力视角,以企业成长阶段为时间序列,通过对206个样本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LSD和Tamhane T2检验,揭示企业初始、发展和成熟三阶段中效率型和创新型研发外包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企业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到成熟阶段,效率型研发外包的主导地位逐渐降低,而创新型研发外包的主导地位逐渐增强。效率型和创新型外包模式动态演进,为企业研发外包的实施和应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发外包的内涵、动因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总结和归纳国内外研发外包领域相关研究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研发外包的内涵、动机、模式,并从企业战略角度提出了三种研发外包模式:效率型、增强型和创新型,以期为我国学者进一步深入探讨研发外包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371家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数据,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并考察地区制度差异对自主研发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自主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企业的创新绩效并非同等受益于其自主研发活动,企业所在地区的开放水平越高,知识产权保护越好,市场化程度越高,该企业的自主研发活动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就越强;(3)地区制度环境在自主研发和企业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还会因企业所有制类型、上市情况以及海外研发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制度环境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以及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企业R&D外包的维度结构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伍蓓  陈劲  蒋长兵 《科学学研究》2010,28(6):872-880
研发外包是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获取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一种新型研发模式,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其中研发外包结构的测度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从资源、关系和知识3个维度构建研发外包的结构体系,并通过206个样本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该研究丰富和完善研发外包理论体系,为企业研发外包的决策和运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70篇共146项相互独立的关于企业外部研发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样本,本文运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了内、外向型外部研发及其各维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内向型、外向型外部研发对于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向型外部研发中合作引进(产学研、合资)、购买引进(购买技术、设备或服务)、外包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逐步减弱;外向型外部研发中承接外包与创新绩效呈中等强度正相关,但是授权技术与创新绩效相关关系结果不显著。此外,文化因素、中介变量存在情况、创新绩效类型会影响外部研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创新成为企业重要的增值活动,但是由于资源和能力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于与其他企业或组织联盟来提高自身的绩效,而合作关系对合作绩效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将联盟关系划分为关系强度与关系质量两个维度,并进一步考虑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入技术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复杂环境下联盟关系对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联盟关系、创新绩效及技术环境不确定性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完成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联盟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倒U型影响,联盟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技术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联盟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9,(7):58-62
通过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57篇相互独立的文献进行综合,研究了研发模式与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以及发展环境、行业因素、中介变量、绩效类型对于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内部研发、合作研发、技术购买与创新绩效均显著正相关,而且内部研发与创新绩效的相关强度最强,合作研发次之、技术购买最小;发展环境、行业因素、中介变量均起到调节两者关系作用,绩效测量类型对于内部研发、合作研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而对于技术购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中小企业边际型和适应型渐进性创新的类型划分,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创新类型下技术属性对企业技术获取策略选择及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复杂性对企业在适应型创新模式下的外部技术获取策略具有显著影响;技术隐性则对企业内部技术获取策略影响较大。其次,边际型创新模式下的外部技术获取策略最有利于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而无论在何种创新模式下,内部技术获取策略都能比采用外部技术获取策略获得较高的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12.
杨东 《软科学》2011,25(7):116-119
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双元组织模式。通过72家软件接包企业的问卷调研,回归结果表明:探索能力可以促进企业绩效,应用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倒U型关系,而双元能力有助于企业提高绩效。方差分析也表明双元能力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3.
开放式创新中关于外部技术获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但鲜有关于外部技术获取不同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将外部技术获取模式分为:基于科学、基于市场和引进购买,采用广东省2010—2013年高新技术民营企业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部技术获取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其中引进购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基于科学和基于市场的外部技术获取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内部研发支出在外部技术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积极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有效保护领先技术是现代创新型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企业专利调查数据考察了研发投入、创新外包对于企业技术保护策略的影响。本研究将技术保护策略区分为维持先发、互补性资产组合与知识产权保护三类,将研发投入分解为研发强度与研发周期,依研发组织形式区分创新一体化与创新外包,实证结果发现:(1)研发强度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维持先发及知识产权的方式来保护技术,研发周期长的企业倾向于通过知识产权尤其是申请专利的方式来保护技术;(2)实现创新一体化的企业更倾向于综合采用维持先发、互补性资产组合及知识产权三种保护策略,实施创新外包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互补性资产组合的方式进行技术保护;进一步细分创新外包程度发现, 随着外包程度的增加,企业会减少对维持先发、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使用,增加对互补性资产组合保护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离岸研发外包的全球发展趋势愈发明显,但已有的外包研究更多地关注生产与IT外包问题,而对企业离岸研发外包现象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基于外包研究三个主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观与关系视角,结合已有相关外包研究成果,对企业离岸研发外包的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对三种理论视角下动因分析的理论逻辑及其核心观点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企业离岸研发外包动因的一个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16.
怀劲梅 《软科学》2008,22(5):14-17
研究了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外包环境中,企业激励外包服务商选择符合企业期望绩效行为的决策问题,提出了包含有效激励奖金的关系型外包合同模型。运用合作重复博弈理论的方法建立外包合同模型,并证明关系合同的激励有效性取决于外包服务商对维持合作关系的收益和终止合作关系的收益的比较分析。计算了能对外包服务商提供有效激励的奖金范围,可为企业设计合理的关系激励型外包合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吸收能力的研发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晓波  陈颖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722-1730
研发模式的选择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能力则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为获取最佳的企业创新绩效以及长远的发展,企业有理由对这两者进行匹配,即在资源有限的情境下在不同吸收能力状况中优先选择某种研发模式。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将研发模式划分为内部研发和外部研发,用层次回归模型实证进行了分析,继而计算得到不同吸收能力情境下两种研发模式的创新绩效边际收益。研究发现,企业在低吸收能力下内部研发创新绩效边际收益大于外部研发,而在高吸收能力下内部研发创新绩效边际收益低于外部研发,据此提出了在不同吸收能力的情境下企业进行研发的最优资源分配路径。  相似文献   

18.
离岸研发外包的全球发展趋势愈发明显,但已有的外包研究更多地关注生产与IT外包问题,而对企业离岸研发外包现象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基于外包研究三个主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观与关系视角,结合已有相关外包研究成果,对企业离岸研发外包的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对三种理论视角下动因分析的理论逻辑及其核心观点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企业离岸研发外包动因的一个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19.
在外部复杂变化环境下,研发型企业所采取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举措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成效。研究采用多源问卷调查和平衡效应分析方法,对我国研发型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举措进行了结构分析,并从外部环境平衡视角探讨其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型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包含严格甄选、职业发展、注重绩效评估、有效报偿、内部晋升和合理授权六方面的举措维度,且六个维度均对企业产品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外部平衡式环境在严格甄选、职业发展等四个举措维度与产品创新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同时,高能平衡式环境在内部晋升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低能平衡式环境在内部晋升与产品创新绩效间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长三角16个城市427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探讨了协同机制与协同环境在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协同创新效应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三个维度(战略联盟模式、研发外包模式、要素转移模式)与协同创新效应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协同机制的两个维度(成本利益分配机制、技术互补机制)在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协同创新效应关系中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协同环境的两个维度(市场环境、宏观环境)在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协同创新效应关系中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