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歌剧《伤逝》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作曲家施光南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而创作的,此剧不仅树起了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创新里程碑,还成为了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是歌剧中女主人公子君的三首咏叹调,即爱情三部曲。其音乐的表现形式借鉴西洋歌剧的艺术手法,结合二三十年代艺术歌剧的特点和时代背景,运用合唱、领唱、二重唱、四重唱、重唱与合唱相融合等歌剧演唱形式,增进了歌剧本身的抒情性和戏剧性。  相似文献   

2.
《风萧瑟》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第一部抒情歌剧中的片段;是一首女高音歌曲;是女人公子君的一首咏叹调。本文就笔者的理解从剧中主人公形象、演唱心得及情感在歌唱中的意义等来分析,使自己在演唱时更加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和主人公的情感起伏。  相似文献   

3.
《风萧瑟》是中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先生创作的首部抒情歌剧《伤逝》中的片段。作曲家巧妙地将歌剧《伤逝》分为四个戏剧部分,而《风萧瑟》恰如其名的在四季中位于"秋"的位置,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以及人物心理刻画,情感饱满激烈,堪称经典之作。本论文通过对《风萧瑟》这首作品背景以及人物特点的分析,试论述情感在其演唱中重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歌剧是一种以声乐为主,包含了器乐、舞蹈、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一部歌剧中,演唱,尤其是咏叹调的演唱十分重要,所以对歌剧中咏叹调的研究,是歌剧研究的重要部分。《晴朗的一天》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一首经典女高音咏叹调,是众多女高音必唱曲目之一。本文对《晴朗的一天》研究的现状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5.
歌剧《再别康桥》,是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周雪石先生作曲,是我国首次公演的小剧场歌剧,该剧主要讲述了一代才女林徽因与当时三位杰出的男性,情感纠葛。咏叹调《一首桃花》是此歌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这部歌剧除了精彩的故事情节外,徐志摩与林徽因所写唯美的诗词也是一大亮点。从艺术鉴赏的方面来看,《一首桃花》的情感、语言等拿捏的都非常到位,达到了美的感受。本文便是通过浅谈创作、情感、演唱分析、演唱处理以及其他各方面来对这首咏叹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情歌》是一首经典的咏叹调,而咏叹调又是歌剧中对故事重要情节的抒发和演唱,对整部歌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咏叹调的感染力是瞩目可见的,它不仅仅依靠歌曲自身所涉及的内容和技巧,更多的是需要表演者对演唱技巧和艺术特征的把握和诠释,才能让观众通过聆听更直观的感受到作品的内涵.在本文中首先我简单阐述了对咏叹调《情歌》的创作背景和歌剧《苍原》的研究和论述,其次通过对《情歌》的艺术特征,以及通过学习《情歌》得到的价值发表我对咏叹调的独特见解,也说明了音乐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处理对整首歌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今后在声乐上的学习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歌剧《伤逝》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刻画了涓生和子君两位上世纪20年代就敢于向封建礼教抗争的青年,也揭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是施光南先生作曲的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的咏叹调,作品抒情性与戏剧性完美的结合,是声乐教学中的经典曲目。通过剧情背景和艺术特征分析,对歌曲的演唱部分的艺术处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旨在演唱中进一步准确地诠释作品。  相似文献   

8.
歌剧是声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对歌剧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歌剧《魔笛》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复仇的痛苦》是这部歌剧中最有名的女高音咏叹调。本文对这首咏叹调进行了分析对作品的人物、表演以及音乐特点进行了研究,论证了莫扎特与众不同的创作特点和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9.
咏叹调对于歌剧和歌剧人物角色都具有核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音乐语汇与演唱处理是咏叹调的两个核心要素。要想真正掌握一首咏叹调,就必须从这两个角度去深入地剖析、解构。歌剧《伤逝》是我国歌剧中的经典代表作品,女主角子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是整部歌剧进行的核心和主线。子君的三首咏叹调完整地展现出女主角的艺术形象与艺术魅力。对这三首咏叹调的分析与处理不仅会使我们更加准确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子君这一歌剧人物角色,同时,也会使我们更加准确和深入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整部歌剧。只有不断研究、探索和掌握正确的声乐学习和演唱方式,才能使声乐实践工作取得不断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创作的歌剧《阿列科》堪称俄罗斯歌剧的典范,歌剧剧本取材于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歌《茨冈》。著名咏叹调《人们已入睡》是歌剧《阿列科》中的经典歌曲。同时,也是表现男主人公阿列科性格的唱段,本文主要从歌曲的演唱、蕴含的情感等方面来分析《人们已入睡》这首咏叹调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今夜无人入睡》是歌剧《图兰多》中的一首著名的男高音咏叹调,帕瓦罗蒂和多明戈都多次在音乐会中演唱这首作品,本文将通过分析帕瓦罗蒂和多明戈演唱的《今夜无人入睡》来研究美声男高音的共性以及在音色、演唱风格、艺术处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唱段的音乐戏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剧中,戏剧的体现途径和方式主要是音乐。歌剧用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及器乐,构成一张音乐戏剧的网。在歌剧《原野》中,金子有咏叹调3首,对唱8首,与其它角色的重唱7首。这些唱段在剧情展开、矛盾冲突、情感抒发等方面,体现着各自的音乐戏剧功能。  相似文献   

13.
咏叹调《女人善变》是出自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一首最为出彩的唱段。轻快的旋律和赋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歌词,构成了这段传唱度极高的艺术珍宝,是欧洲乃至世界歌剧史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作品。本文就咏叹调《女人善变》歌曲风格、歌词、曲式、旋律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鞭打我吧》是奥地利古典乐派作曲家莫扎特(Mozart)的歌剧《唐璜》中的一首由采琳娜演唱的咏叹调.我将通过采琳娜咏叹调《鞭打我吧》,论述在歌曲演唱中的艺术表现与演唱技巧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歌剧《伤逝》是我国较早的一部著名歌曲,在中国歌剧发展至今,仍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成功的因素包括了剧本的选择以及施光南先生对鲁迅先生作品的深入剖析,从而谱曲做到了切切实实地贴了剧本情节的发展.其中《一抹夕阳》是这部歌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女高音咏叹调作品,其艺术性至今仍值得探讨与研究.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以及亲身的演唱实践经验,来对这首咏叹调的演唱方法的处理与艺术特征作出相关研究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声乐作品中,咏叹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咏叹调对于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情感以及表现人物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鞭打我吧》是歌剧《唐璜》中采琳娜的咏叹调,这首作品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本文针对咏叹调《鞭打我吧》的艺术形象及演唱处理进行研究,旨在帮助歌者演唱此曲时,能够准确、全面的对作品形象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一生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图兰朵》这部歌剧讲述的是外国人脑海中古代中国的故事,这也是他这一生的最后一部歌剧。《主人,您听我说》是剧中较为精彩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讲述的是女仆柳儿为了表明对王子的真心,宁可以牺牲生命来保护心爱的人。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分析等两个方面对该首咏叹调进行解读,也加入了一些自己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的感悟,目的是更好的分析和体会这首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你那颗冰冷的心》是普契尼的歌剧《图朵兰》里面的一首咏叹调,本文将根据普契尼生平的创作特点,从故事背景、角色性格和音乐结构方面探究这首咏叹调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女高音咏叹调《晴朗的一天》的演唱为例,从歌曲结构及歌唱技法对这首女高音咏叹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结合笔者在学习演唱歌剧《游吟诗人》中的咏叹调《柴堆上燃起火焰》后的体会,从分析剧中人物性格及心理活动和演唱技巧等方面论述这首咏叹调的特点以及演唱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