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体教结合模式为研究起点,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研究体教融合培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方略,以期为我国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由于存在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竞技体育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等,使体教结合必然走向体教融合;国家行政部门职能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为之奠定了基础;体育与教育部门应该在教育观念、管理方式、竞赛方法上进行改革与转变。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体教结合"运行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分析了上海市"体教结合"的运行现状,指出加强和完善"体教结合"的管理机制,改革现行竞赛制度,规范招生渠道,积极引进优秀教练员、运动员是其根本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3.
加快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体教结合"模式,有必要对我国实施"体教结合"模式进行系统、全面地总结。这是探索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需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及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体教结合"模式涉及到的各类组织及个体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出推进"体教结合"模式应当贯彻的重要原则。遵循统筹"两个服务"、尊重"两个基本规律"、坚持"三个有利于"、注意"四个学段衔接"、处理好"五个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推广"体教结合"模式,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4.
从"体教结合"的产生开始,梳理了"体教结合"的发展历程,分析出"体教结合"困境的本质在于体育部门与学校的目标错位、体育部门与学校的职能混乱、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认识偏颇与低效率、高校"体教结合"违背运动能力形成规律。结合当前大举国体制提出"体教分离"的构想,指出中小学、普通高等院校和竞技体校实施"体教分离"的基本思路,并对"体教分离"后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运动员退役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体教结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及逻辑分析法,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之际正值"体教结合"的发展阶段,研究了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审视"体教结合"的必要性和意义,诠释了科学发展观视角下"体教结合"的内涵,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以市场导向、质量意识、"医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案、机制、模式、途径等方面实现了创新:以市场为主导结合南体特点,走医体结合的特色教育之路,提炼出"融学训研,求知信行"的系训,建设了具有南体特色的教学科研团队,创建了"校校联办,培养人才"的路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影响上海市"体教结合"工作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影响上海市"体教结合"的21个变量进行研究,运用因子分析理论确定了影响上海市"体教结合"的6个主因子.据此提出上海市"体教结合"工作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体教结合"的内涵解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体教结合"是牵动中国体育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问题,它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历史进程而演进.通过对"体教结合"的诠释,给出新时期"体教结合"的最新定义,并对"体教结合"的内涵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析了理论指导下的造"物"与造"人"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在借鉴国外体育强国以造"人"为目标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分析了我国实行"体教结合"培养方式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最终指出把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纳入到教育系统中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仍然没有走出"体校、体工队缺文化教育,普通学校难出世界冠军",存在"路径依赖"的困境,面对"教体结合"仅为权宜之计,竞技体育和学校教育依然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始终不会有真正的"交集"的现实,在江苏省"十二五"开局之年,率先提出了把"教体结合"向更高层次的"教体融合"推进的新思路。认为从"教体结合"到"教体融合"虽只一字之差,但前者只算做是改良,而后者则是改革;前者是工具理性,后者是价值理性。"教体融合"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规律使然,"以人为本"使然,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然,建设教育强省和体育强省使然。文章就此新思路作出了大量的理论阐释,试图以"教体融合"的新语境和实践层面的新举措来突破"路径依赖"的困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