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淑梅 《考试周刊》2013,(70):148-149
元素周期律是对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实质的揭示。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采用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论探究、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然掌握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同时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同时也学会以理论来指导后续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元素周期表的最有魅丽之处在于元素周期律.要想认学生全面理解元素周期表,就要让学生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位、构、性"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把握元素周期表中蕴涵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性质相似规律、微粒半径变化规律、奇偶规律、序差规律,从而为准确应用元素周期表来为化学解题带来便利.一、元素性质递变规律1.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性质递变规律(稀有气体元素除外)(1)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金属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  相似文献   

3.
探析了元素的性质包括原子的性质、相应单质的性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在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要将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从碱金属(第一周期从氢开始)到惰性元素,总的趋势是由小到大呈现周期性变化。将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数据绘成曲线图如下:  相似文献   

5.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元素周期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递变规律,这些规律的掌握,对我们解题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元素周期表中蕴含的几个特殊规律进行举例分析,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对角线规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下图)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被称为"对  相似文献   

6.
氮族元素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与硝酸工业关系密切,且与磷酸、化学肥料等日常化学紧密相联.因此了解掌握氮族元素的递变规律及特殊性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高考理综卷(陕西、江西、黑龙江等省区)第37题是考查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题目,题目涉及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各章内容.考点有驴’杂化、电离能、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分子结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判断、离子晶体...  相似文献   

8.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中采用了POE策略进行教学设计,运用预测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碱金属元素之间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9.
林玩花 《广东教育》2008,(11):52-56
知识梳理 1.元素周期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性质(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元素的性质由其原子结构所决定.学习元素的性质要在深刻认识原子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元素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元素推断题是历年高考中的必考题。主要涉及到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元素性质(包括元素的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的递变规律等相关知识.现以2008年高考题为例进行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归纳周期系中过渡元素氧化态递变规律及运用电极电势、电势图阐明过渡元素化合物的反应规律等方面作了一些归纳性探索 ,以在无机化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学性质的同时培养理解、分析及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残表”成为高考热点 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对“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内容的考查要求是:(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及其应用;(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的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近年来,通过“残表”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已成为高考的热点题型。  相似文献   

14.
[问题由来] 元素周期律是对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实质的揭示,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好元素周期律是十分重要的.关于元素周期律的探究活动在教材上有,但是相关的习题很少见.  相似文献   

15.
说“硫”     
方景毅 《化学教学》1999,(12):25-27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位置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氧族元素》的第一节.人教社95年版本,P.62~P.66页.2.本节编排意图和前后联系本节与第一章已学过的《氯气》相似,都是研究非金属单质.教材按硫元素的存在形式、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为顺序编写,体现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接受.学好《硫》,不仅为学好硫的化合物创造了条件,而且也是学习氧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基础.学好氧族元素,将在卤族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3.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初学元素周期律,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碱性变化;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递变规律;根据同周期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变化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半径的递变;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递变,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递变规律;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变化确定元素的非金属性变化、原子序数  相似文献   

17.
问题1 Mg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高于与它左右相邻的Na、Al原子,为什么不能说是因为Mg基态电子排布为3s2全充满结构? 首先,与Na相比,Mg的第一电离能大,主要因为其原子半径小而核电荷数大,故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强,这也是符合同周期元素递变规律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稳定性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18.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内容繁多琐碎,在学习时要尽可能以最佳的方法或方式总结成网络图,主线明确、脉络清晰.每族元素抓住代表物.重点讨论该元素的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或盐等有关知识;注意该族元素与其代表物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高考重点考查各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习非金属元素时要理清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个重要工具。 一般来说,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递变在周期表中是很有规律的。因此,我们常根据这些规律来推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整体单元教学的设计,系统学习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构建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性质、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模型,从化学思维方式的视角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体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