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尤其是冬季易使病情发展。这是因为:1.低温可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2.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3.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因此,高血压病人在冬季要注意做好自我保健,预防中风发生。首先,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太极拳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00名中老年临界性高血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为对象,设计太极拳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拟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太极拳系统练习后的生理机能、身心状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20周练习后,太极拳运动实验组感觉轻松自如、精力充沛、自觉症状改善,血压呈下降和稳定状态;Ⅰ、Ⅱ期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用量减少或停止(偶尔用),表明太极拳运动具有效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3.
患高血压的人,跑步是否可以降压的问题,有必要加以说明。高血压病人在运动时,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应不使血压上升过高,肾脏或肝脏应没有障碍。血压的变动同跑的快慢成比例的上升。高血压病人跑步时,应采用慢跑的形式,距离在3.2~4.8公里,呼吸不感到困难为宜。跑为什么有降压的效果,在医学方面的道理还不十分清楚,但下面的一些情况是可信的:一是跑步可以防止肥胖,有减肥的作用;其次,可以降低个体变异的程度;另外,我们还看到了运动使血压下降的实例。美国贝伊赛与加西库两学者对从事走步与慢跑的中年男子高血压患者二十三人  相似文献   

4.
导致高血压病的病因,一般认为与反复的精神过度紧张、强烈的情绪激动密切相关。这些精神因素使大脑皮层活动发生障碍,引起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紊乱,所以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大多感到头重脚轻,头部充血烘热,胀痛沉重,而下肢则酸软乏力,脚步轻飘欠稳,中医称为“上实下虚”。  相似文献   

5.
坚持练功终身受益我三年前是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血压长期在190 ̄90之间,经过半年的锻炼,血压便稳定在140 ̄75、80之间,三年来未吃一粒降压药。原来我每天要吃三次降压药,问医生高血压病到底要吃多久的药,医生说,一般而言,要吃到见马克思为止。我就不相信,先是边吃边练,停药后坚持10日查一次血压,几个月后无事干脆停了。我坚持锻炼并配合好生活和起居,早睡早起,长吃低盐或无盐菜,结果三年来血脂血压正常了,记忆恢复得像30岁前,失眠解决了,头发转青了。我爱人长期失眠,她跟着我一日2 ̄3次锻炼,现在不仅改善了失眠的症状,而且头不痛、眼不花了…  相似文献   

6.
从事体育锻炼与未从事体育锻炼的高血压病人心功能分析温永军高血压病是老年人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然而,同是患高血压病,他们的心脏功能却各不相同。笔者作为医生,在临床心功能测试中发现高血压病人中曾当过运动员的与从未当过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7.
1.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对20~59岁成年人和60~69岁老年人进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样本总量为177347人(其中,男性为89272人,女性为88075人)。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故20~69岁分为10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内分组为农民、城市体力劳动者和城市非体力劳动者3组。(2)高血压的分组:中重度高血压、轻度高血压、正常血压、低血压。本研究进行的大样本体质测量过程符合高血压检出的系统性筛选方案的要求。但是,本研究的测量过程与高血压的专项普查有区别。本研究监测对象要求为身体健康者,因此,准确地表达应该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2005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中一次性血压测量下的高血压检出人群。且两周内采服用过降压药物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血压类型人群的体质特征,以掌握高血压对体质各方面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人群中的体质状况呈下降趋势;BMI和WHR越高,患高血压的风险越大,而WHR来预测高血压比用BMI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学对病人的饮食是非常重视的,专家们指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医药治疗的同时,饮食方面应注意如下三忌:第一,忌饮食过饱。老年人胃肠消化功能减退,吃得过饱可致上腹饱胀。使横膈上升,影响心肺正常活动,加之消化食物时需要大量血液集中到胃肠道,导致心脑供血相对减少,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第二,忌贪杯狂饮。饮酒过量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而诱发心绞痛,或由于血压突然升高而引起脑溢血。另外,老年人的胃粘膜萎缩,受到大量酒精刺激,易引起急性炎症和出血。第三,忌饮食过咸。老年人饮食宜清淡。如饮食过咸、摄…  相似文献   

10.
1.散步或旅行。高血压患者作较长时间的步行后,舒张压可明显下降,症状也可随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时间一般为15分钟至1小时,每天1-2次,速度可按每人身体状况而定。旅行可每周或隔周1次,包括步行、爬小山等活动在内。2.慢跑。高血压病人最好先经过一个时期急行锻炼,以10-12分钟行走1公里的速度急行1-2公里,如无不适反应,再转入慢跑锻炼。跑步时间可由少逐渐增多,速度要慢,不要快跑。患有冠心病则不宜长跑,以免发生意外。3.太极拳。太极拳动作柔和,姿势放松,毫不紧张用力。肌肉的放松能够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促使血压下…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也有不少蔬菜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荠菜: 初春采其幼苗作菜食用,清香可口。凡高血压、眼底出血的病人,用荠菜花15克、旱墨莲 12克,水煎服,1日3次,连服15 日为一疗程。请医生复测血压,如未降可继续服一个疗程;若血压已  相似文献   

12.
分析河南省直机关40~59岁公务员不同血压类型人群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差异,并探讨其对血压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血压检出人群和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以超重或肥胖为主;BMI、WHR对男性高血压和女性正常高值血压的影响较大;BMI对收缩压的预测最强,WHR对舒张压的预测最强,两者相结合来预测高血压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赵之心 《健身科学》2009,(10):38-39
健身走可以降压——让血管运动起来 由于血压的存在,人体的血液才能够输送到全身的各个部位。一般来说,血压正常值在89~139毫米汞柱之间。不论是高压还是低压,血压如果长期超过正常值,都可定义为高血压症。日常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休息不足、缺乏运动、精神有压力以及大吃大喝都会对血压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及体育锻炼防治高血压病的自主神经机制,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健康SD大鼠)、高血压对照组和高血压运动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并对高血压运动组大鼠实施8周中等强度的游泳训练.分别从自主神经中枢、外周神经递质,以及自主神经对脏器的调节功能三个层面,分析实验前后各组大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状态改变.发现,8周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可明显延缓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上升趋势.与运动干预前相比,高血压运动组大鼠的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变异程度、心肌乙酰胆碱均明显增加,而血浆和心肌去甲肾上腺素明显下降.高血压对照组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核(RVLM)内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大鼠,而高血压运动组大鼠的RVLM内GABA含量略低于正常大鼠,且明显高于高血压对照组,提示RVLM内GABA含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心血管自主神经失衡是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之一,长期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改善高血压病个体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失衡状态,这种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改变与中枢γ-氨基丁酸能神经的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了解武汉市成年人超重、肥胖人群心肺功能特征。以2010年武汉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BMI进行分组,分析20-59岁成年人超重、肥胖人群血压、肺活量及台阶指数特征。结论:1)超重或肥胖组人群的平均血压水平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人群,体重与血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人群。2)超重或肥胖组人群肺活量/体重指数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组人群,肺活量/体重指数与体重呈显著性相关,但肺活量与体重无明显的相关性。3)台阶指数与体重并无明显的相关性,与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洪昭光:最简单的就是管住嘴、迈开腿。饮食方面看似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管住嘴。怎么管住嘴?八个字,什么都吃,适可而止。再加八个字,三四五顿七八分饱。少量多餐。第二,要运动。经常迈开腿,要有一个好心态。这样高血压就能少一半。问:洪教授,您一直从事病人教育。向患者和公众传播科普知识。您觉得单就高血压这块,病人教育或者是病人在高血压防治当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洪昭光:现在我国在卫生、医疗方面面临一个比较严重的形势,为什么严重呢?因为慢性病患病率是越来越高,发病年龄越来越低,根据2004年11月份国务院公布的数字,高血压病1亿…  相似文献   

17.
血压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它作为一项生命指标,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血压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呈正比关系,即血压大于180/110mm汞柱(mmHg)的高血压患者发展成冠心病的危险性比血压正常的普通人大5倍,所以有效的控制血压对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意义.就目前而言,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运动降压的方法有效,但是因为力量训练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关于运动降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氧运动上,力量训练方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力量训练对血压影响的相关文献,简述了高血压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从运动形式、强度、时间和频率等方面阐明了运动与血压的关系,并通过论述力量训练对高血压的短期及长期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力量训练与血压的变化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发挥力量训练在老年人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的作用,使老年人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力量训练,以便达到延缓衰老、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血压、超重和肥胖等形态、机能指标相关性研究,探讨PWV在体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在常规体质检测基础上,测量4下文522例普通居民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动脉僵硬度。主要处理方法:1)通过血压各指标对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受试者工作(ROC)曲线、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阳性率一致性Kappa检验等分析血压和baPWV相关性;2)logistic逐步回归(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分析超重、肥胖与baPWV关系,根据ROC曲线计算BMI预测动脉硬化的最佳切点。结果:1)江苏人群男性baPWV均值为1 383±237 cm/s,女性1 278±246 cm/s;baP-WV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2)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baPWV均高于正常人;控制年龄和性别因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与PWV均呈显著正相关,动脉硬化ROC曲线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01;但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阳性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0.402,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区分人群预测动脉硬化灵敏度只有36%,特异度较高为97.8%;3)超重、肥胖人群baPWV、动脉硬化发生率均显著...  相似文献   

19.
梅华丽 《武当》2012,(6):60
一忌极度兴奋。过分兴奋或激动,可使血压骤然升高,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因而容易发生中风。因此,高血压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稳定的情绪,切忌过分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功能性抗交感活性的影响。方法 15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以及15名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正常血压者(正常血压组)自愿参加试验,2组均进行强度为50~70%VOmax、共12周的有氧运动干预。分别与运动前后股动脉酪胺灌注、单腿伸膝实验以及股动脉灌注酪胺+单腿伸膝实验时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以及下肢血液动力学参数,后者主要包括股动脉血流量(FABF)和股动脉血管电导(FAVC)。结果运动前:灌注酪胺时,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FABF、FAVC显著性下降(P<0.05),血浆NA显著性升高(P<0.05);单腿伸膝实验时,高血压组FABF和FAVC低于正常血压组(P<0.05),血浆NA无显著性变化(P>0.05);酪胺灌注+单腿伸膝运动实验时,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灌注酪胺时的FABF、FAVC均低于未灌注时(P<0.05),血浆NA则高于未灌注时。运动后:酪胺灌注时,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FABF和FAVC下降幅度均较运动前显著性降低(P<0.05);单腿伸膝运动实验中,高血压组FABF和FAVC与正常血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酪胺灌注+单腿伸膝运动实验中,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灌注酪胺时的FABF和FAVC与未灌注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酪胺灌注时的FABF和FAVC高于运动前(P<0.05);血浆NA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长期运动训练可降低中年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安静时的α-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反应性,并改善肌肉收缩时的功能性抗交感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