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于“理论性”与“抽象性”的演绎往往让参与者如听天书,从而造成评课活动低效与乏味。笔者认为。并非是真理或道理不为人所接受与理解,而是表达的方式让人难以接受与理解,这就需要寻求一种传达这些理论的更通俗易懂、更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故事可以将深刻的道理通过人人喜闻乐见的形态或一波三折或不枝不蔓地传导而出。并且,在调动参与者兴趣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大明宫词>刚刚播完.电视剧是编导们"借鉴了<资治通鉴>等史书的故事内核,再加上大胆合理的想象创作而成"的(<中华读书报>2000年4月26日9版转载<羊城晚报>文),其中主人公太平公主与史书记载有很大不同.作为电视剧,这可以接受也可以理解.问题是许多观众不知道这一点,看了电视剧后很受启发,认为"既重温了历史,也能从引人入胜的情节中,感悟一些道理"(<北京晚报>2000年4月17日15版"真真"文),这就有些让人担心了.因为电视剧反映的不是可靠历史,电视剧中的太平公主也与史书记载的太平公主差距很大."重温"了一段大胆想象的历史,又从这想象的历史中"感悟"道理,这道理就有些成问题了.因此,还是有必要告诉大家,太平公主在史书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3.
"用制度约束人,用榜样带动人,用情感激励人"是学校管理的常规思路,"以理服人"的管理方式常被管理者忽视.学校是知识分子集聚的地方,正因为学校管理的对象都是知书达理之人,用道理说服人往往十分有效.和风细语讲道理,情真意切摆现状,教师们都能接受和理解,一些不应有的现象和问题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是什么"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生存论哲学将人的生存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为我们提供了更根本的、更关注人的视角.在生存论的视野里,我们可以从三个侧面来理解学生,即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学生是意义的创造者、学生是学校民主生活的参与者,从而确立学生的知识与体验在教育中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家长与孩子交流,或表扬,或批评,或指导,或期待,用语要亲切、清楚、干净利索,这样家长的话语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并接受.但有些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语言不太"利索",往往在对话结束时带有一个伤害孩子的"话尾巴",这会让孩子难过、难堪.不信你听--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与接受.宋代文人对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中的管仲,虽接受他勇于独创新见,但观点大多与作者初衷相悖,从接受理论来看,"误解"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应给予容纳.  相似文献   

7.
平面概念的常规教学设计难以让学生理解平面概念的来源、画法的道理和公理的意义。基于历史相似性,从HPM的视角来设计和实施平面概念的教学:从学生对平面概念的理解出发,与历史上数学家对平面概念的理解相呼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面概念与公理。课后反馈表明,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知识之谐""探究之乐""文化之魅""德育之效"。  相似文献   

8.
作为大人,不理解的事情都难以接受,更何况年幼的孩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对待女儿的教育问题上,注意不强迫她接受我们的要求,尽量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给她讲道理。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女儿一起做实验是一条好途径。它既可以让孩子愉快地接受大人讲的道理,又可以培养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虽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其中有很多知识抽象、枯燥,中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识记、理解;而生活经验的特点就是直观,不需要讲太多道理就容易让人接受。所以,适当利用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展开联想和比较,轻松地识记和理解生物学知识。在讲到细胞代谢这一模块时,我就给学生上了一堂生活经验课。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教师可以思考如下的问题,给出答案的过程便是一个很好的检查学生理解的过程。1.我知道学生的一些误解或幼稚的想法吗?这个问题可以让教师思考和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思维误区或不成熟的想法。2.我如何知道他们理解了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教师寻找更多、更有效的途径去检查学生的理解。3.有什么可以让我接受的证据来证实学生的理解?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教师避免给出先入为主的主观  相似文献   

11.
刘世权 《教师》2014,(10):99-99
正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力,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教师更应该在增强课堂吸引力上下工夫。笔者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见解:一、运用名诗名句,让思品课道理通俗化古诗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名诗常常寓意深刻,给人启迪,令人深思,把这些诗句运用于思品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深奥的政治道理。比如在学习"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知识点时,我选用了学生熟悉的诗句"朱门酒  相似文献   

12.
在平时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往往存在误解和矛盾,我们不但要知道"以理服人",更需要了解"有理也须让三分"的道理。"退一步,海阔天空",是赢得朋友的妙方。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不但要知道"以理服人",更需要了解"有理也须让三分"的道理。2.引导学生在待人接物时,要  相似文献   

13.
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期待的时候,父母希望通过说服,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确"的道理,然后自动执行父母心中的"正确道理",目的在于"听话",也就是如我所愿。如果一次达不到目的,就再来一遍。然而孩子在8岁以前,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开始成熟发展,本身对于"道理"的理解就缺乏生理基础。在听到对方反复说自己并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道理"时,相当于精神层面反复被同一根鞭子抽打。如何正确地"讲道理",是家长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14.
一、"隐私话语"的概念释义 所谓隐私,是不想让人知道或不愿公开的事.同样,小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如果不想让人知道,也可以算是隐私.所谓话语,是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那么在美术课堂中,"隐私话语"就可以理解为不想让人知道或不愿公开的美术语言. 二、"隐私话语"的特征解析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不为"体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隐私话语",具体有如下三个特征: 1,不敢说  相似文献   

15.
教学理念:   学习略读课文,理解“只要你热爱别人,别人同样会热爱你“的道理,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了解主人公受人爱戴的原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  相似文献   

16.
正许多人写不好演讲词,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不明白一个道理:演讲和作文不同,文章的读者是单独一人,演讲则面对众人。一人自由,可断断续续,且不受他人影响;多人共聚一室,情绪易受周围的影响。他人的笑声或嘘声、会场的活跃或沉闷都会鼓舞或打击演讲者的情绪。更重要的是,演讲者与听众面对面,不像文章作者与读者互不相见,读者的情绪、反应不影响作者的情绪,而在会场上,演讲者不单纯是发出信息,同时又在现场接受  相似文献   

17.
<正>1.必须学会接受批评。面对上司的批评,认为自己没错,是你缺乏认识问题的能力;认为自己错了,是你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错误的最好方式就是对错误避而不谈。关键一条,不许和老板谈公正。2.必须理解"难得糊涂"的词义。糊涂让你被人认为没有主见,不糊涂让你被人认为难以相处——"难得糊涂"在于糊涂的时机,什么时候糊涂取决于你不糊涂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一、理解还是相信 哲学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和境界,人们选择不同的生存状态和境界,自然有不同的客观的和主观的道理。哲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理解和阐释这些道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接受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接受和能够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一年级学生年小幼稚,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朦胧的。所以,思想品德课要让一年级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就要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思想品德课往往是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学习某种品质或了解某种社会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理性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某种现象,要让他们理解、判断其好与不好,仅凭教师的"一言堂"和单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