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0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17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高明 《吉林教育》2006,(11):61-62
教育博客风驰电掣地闪击着众多教师的心与眼。那时我还游离于网络世界之外,不知其为何物。甚至还对此怀有一点疑惑与不屑。也许是经常在报上看到一些网民网络成瘾的报道,自然而然心里有着一定的排斥。我对于在网络中阅读与写作的观点是:心浮气躁,哗众取宠,急功近利,缺乏思想。网络,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查查资料而已,用来进行教研可能会显得过于随意吧!在一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中,张文质老师兴奋地推介教育博客的教研方式。我深触于心的就是这么一句话:教育博客开启了教研及交流的无限开阔的平台。点击广阔网络世界,探索精彩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2.
自由的纪律     
林高明 《师道》2006,(3):16-17
望着身边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孩子背上书包就显得心事重重,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儿童一进学校就显得低眉顺眼,我时常感到沮丧与迷惘。这就是人类理想中的太阳城!不是说,学堂似天堂,校园是乐园吗?孩子们忧郁的眼神和闷闷不乐的神情该告诉我们什么?孩子们遭遇了纪律问题:如鸟入笼、似牛穿鼻、像马络首……纪律。对,纪律。我心有所动。学习纪律,班级纪律,劳动纪律,集会纪律,规章制度,规则公约……五花八门铺天盖地数不胜数。学生被囚于教室、定于课桌,囿于书本,否则言易出错,动辄得咎。总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教科书。孩子渐渐变得胆小怕事、唯…  相似文献   
3.
教学后记是一般教学程序之外的一项工作,与教师个人的责任心事业心有关。进取的教师因为对教学富有理想,会重视教学后记这一提升教学水准的途径,对教学进行自觉的反思与总结,甚至开展研究。这样的教师往往将教学后记视同私人日记,是其生命价值的呈现,也是才情的体现。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教学后记也是教师的“抽屉文学”,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本期就提高教学后记的写作质量进行讨论,以期引起对教师“抽屉文学”的重视,并提供具体的写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高明 《师道》2006,(12):25-26
2006年暑期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我有幸作为余文森教授领导的“课堂教学”专题专家团队的核心成员,参加了空前盛大的万人培训工作。在网络研修的平台上,有一位安徽无为的老师在进行作业讨论时,列举了一个案例,题为:《失而复得的“双”》,引发很多  相似文献   
5.
观察课堂是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切磋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修炼专业素养、实现专业成长的利器。但现实中观课却往往流于形式。本文从情、理、智、趣的视点上来探讨观课的方法,使观课者进入课堂能真正有助于师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6.
过于"理论性"与"抽象性"的演绎往往让参与者如听天书,从而造成评课活动低效与乏味.笔者认为,并非是真理或道理不为人所接受与理解,而是表达的方式让人难以接受与理解,这就需要寻求一种传达这些理论的更通俗易懂、更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故事可以将深刻的道理通过人人喜闻乐见的形态或一波三折或不枝不蔓地传导而出.并且,在调动参与者兴趣的同时.也激发了听课者的思考力与理解力.  相似文献   
7.
道德是生命在与世界、与他人的交融、对话中赖以成长的内在精神支柱,是与“生活”、“心灵”、“体验”、“自我”等词语密切相连的。然而,反观我们的德育现状,却不得不让人为之忧心:生活积淀的缺欠,心灵疆域的迷失,使得德育离生活越来越远,离体验越来越远,离自我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8.
<正>初为人师的新鲜与激情淡褪了,我们环顾四周,一种无可名状的孤独潮袭而来,曾经的憧憬被淹没了,浪漫的太阳雨终于洒落在坚硬的大地上。猛然发觉,每天,面对的课堂平静无波,甚至攘扰不堪。我们总是懊恼不已,为什么只能在孩子世界的边缘游荡?我们为什么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生活?每天,我们面对身边的同  相似文献   
9.
布鲁纳在<关于学习的学习:一份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世上不存在唯一的最优教学程序.只能从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出发,设计与之相称的理想化程序.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方案、课标理念及教学要求强调全学科整合及全学科阅读。本文从全学科的概念、价值、内容和做法等几方面阐述了全学科阅读,建议将全学科阅读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具体可尝试两条路径:一是可以在教学中针对学科教材进行阅读指导,二是在教学中针对拓展阅读进行融合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