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10,(4):F0003-F0003
<正>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省属独立的、从事热带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农业科研机构。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云南省唯一从事天然橡胶选育种、栽培技术、初级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的科研单位。建有面积达120公顷的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各类热带经济作物种质近1000种10 000余  相似文献   

2.
遗传资源是重要的战略生物资源,关系到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在生物产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国际上对野生生物种质资源高度关注,尤其是对野生植物的收集保存。我国在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设施的建设和储量上已取得比较好的进展。文章建议我国未来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与整体布局;扩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加强资源评价力度;完善和出台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的相关法规;促进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管理、执法的合作与联动;构建合理的人才队伍,确保现有体系的良性运转;加大对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相关的基础研究攻关和技术标准研制;制定公民对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09,(12):2-2
我国第一座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近期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式投入运行。该资源库共收集保存8444种、近7.5万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从原境保存、异境保存及设施保存三个方面阐述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有效方法,并从森林物种、遗传和变异三个方面分析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意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吕萍  王蕾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90-95
运用分层聚类分析方法将全国30个省(区、市)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机构的建设情况分为四类,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机构建设领先地区、较好地区、一般地区和落后地区,并对每类的特点进行归纳和阐述,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机构建设的区域差异显著,这既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相关,也与其保存工作管理方法相关。各地区的保存机构建设应因地适宜,提高设施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投入浪费。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68-668
由昆明植物所联合云南大学和昆明动物所承担建设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科学目标”,于10月15日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认为,通过5年建设,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野生生物种质资源8444种74641份/株。其中,植物种子4781种31199份;微生物菌种1119种8359株;  相似文献   

7.
作物种质资源又称作物基因资源,是保障人类良好生存环境和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财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物质。广泛搜集、科学保存、充分研究利用、积极创新小麦种质资源现已成为现代小麦育种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小麦科研领域的重要课毒雯。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系统在农业科研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90年代中期国家种质库利用信息系统技术,建成了国家种质资源数据库,2003年利用信息技术,初步建成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本文概述了数据库在种质资源中的利用和维护.  相似文献   

9.
鲁飞 《华夏星火》2020,(5):40-43
我国粮食单产较1949年净增4.6倍,主要得益于品种的持续更新换代,而突破性品种成功培育与推广,无不来源于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主体多,需要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和支持。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常有这样一个情节:末日来临前,人类会把一些重要作物的种子冷藏保存,这些种子是延续地球文明的"火种",待灾难过去,可以让地球生命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勐海)"2hm2(合30亩),收集、保存1500多份茶树种质资源;利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通过系统选种、茶树人工杂交育种、茶树回交技术研究,已筛选出云抗系列、76系列、73系列、佛香系列、云茶系列等400余份育种材料,并已从中育成获国家林业局授予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2个(云茶1号、紫娟),国家审定品种2个,省级品种审定(登记)或同行专家鉴评的品种22个,选育的茶树无性系良种占全省25个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种质资源的重要性,阐述了我国和西藏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针对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对植物种质资源的数量和丰富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的局势,应用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来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是至关重要的。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是农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支持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和运行团队针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关键物种灭绝、国家战略生物资源受到重大影响等问题,创建了亚洲规模居首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藏体系,进一步发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抢救性地保存了一批珍稀濒危、狭域特有和具有重要价值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抢救野生稻种质资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生稻种质资源对培育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的保护和利用,与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息息相关。根据我们对野生稻集中分布的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省区的考察,过去15年野生稻种质资源破坏、损失严重,濒临灭绝边缘,亟待国家采取切实可行的紧急措施加以保护,并加强科学研究,以确保我国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不再丧失,为水稻育种、增产和提高品质提供不可缺少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于2004年6月组建,其前身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挂靠所内的有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方高原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大学-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  相似文献   

16.
曾军 《今日科苑》2007,(7):88-89
植物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的种质或基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植物种质资源保持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持、生态平衡、农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植物育种丰富基因资源的重要保证。利用原生境和非原生境保持方式,挖掘和利用有利基因,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永康  杜金子  钟霞军  李雁群 《大众科技》2010,(10):185-186,135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标本资料,并到实地访问、考察,调查了广西主要石韦属植物资源概况。发现广西石韦种质资源丰富,但资源量不断减少,应在保护石韦种质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石韦资源,促进广西石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
尹春  曹睿亮 《今日科苑》2007,(14):99-99
通过对收集到的不同荞麦种质资源的种植,观察记载其生长发育周期并进行产量试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收集的荞麦种质资源都为早、中熟品种。荞麦种质资源的产量也明显不同,以L小区的荞麦种质资源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在迈向21世纪之际,我们在为生命科学中的一个悖论所困扰。正当我们实施遗传工程和开发更先进的培养技术之时,现代植物育种技术和环境开发却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减少。在这方面,至关重要的是必须保护好微生物的种质,从而使地球上的微生物遗传遗产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20.
一、选育背景及技术路线 针对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较为狭窄的实际和四川特殊生态对玉米品种多样性和广适性的迫切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热带种质资源,创新性地将温带和热带两种种质的优良特性聚合到自交系及杂交种中,构建独特的育种技术路线——用优良温带种质自交系豫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