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尊灵 《科教文汇》2011,(35):81-82
初中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初中生的文学经典阅读时间太少,文学经典阅读数量太少,他们所获得的文学经典阅读指导太少。因此,应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指导水平,营造适宜于开展文学经典阅读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4)
近几年来,许多电视剧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例如《花千骨》,《锦绣未央》等。这些爆红的电视剧都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品。文学经典,无论是纸质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是代表文学标高的典范,文学的发展必须走经典化的道路,因此,网络文学经典化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网络文学经典,只有既保存了网络自由开放的特点,又包含中华文化优秀的精髓,文采出众,审美与价值观正确的网络文学作品,才能堪称网络文学经典之作。本文主要探讨网络文学经典内涵、网络文学经典化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文学经典化途径等问题,为网络文学经典化提出自己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从素质教育观点出发,指出传统检索的薄弱环节,引入中医经典"信息族"对的概念,提出以传统工具为基础,网络搜索引擎为辅,把握经典历史轨迹,实施中医药经典信息检索与深入阅读并举,合理有效利用经典图像视频和信息,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注入人文精神的教育的检索教学模式等观点。  相似文献   

4.
经典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具体的教学方法也不同.本文着重分析文学经典与小学生课程教学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国学经典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丰富学生国学经典文学积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是新时期学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课题。本文在小学生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实践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的实践基础、微课资源开发、泛在学习策略及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的构建,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开拓新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从阅读文学经典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热爱自然情感,树立积极人生态度;有助于大学生丰富人生情感,提高人生情感境界;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等3个方面阐述了文学经典阅读对大学生"三观"的确立以及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英语人才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是逐渐提高,但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而将英美文学经典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够打破这种局限性,为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对英美文学经典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阅读呈现出消费性和具象化倾向等特点。如何吸引大学生重归图书馆,激励学生重读文学经典,将是今后图书馆导读服务建设的一个系统工程。图书馆除了提供传统的读书服务之外,还须建立多层次的阅读导向服务,建设思考和论辩性阅读环境,采取拓宽阅读形式等措施,逐步改变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  相似文献   

9.
经典具有超越性、精英性和开放性特征。经典阅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发挥出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对于经典阅读的态度不够积极。这需要我们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投入到经典阅读中。  相似文献   

10.
纪金平 《科教文汇》2013,(7):19-19,22
经典具有超越性、精英性和开放性特征。经典间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发挥出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对于经典阅读的态度不够积极。这需要我们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投入到经典阅读中。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8)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实现一体化,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以及政治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市场对人才的英语能力也提出新要求,英语作为高中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需要给予经典文学阅读以高度重视,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英语经典文学阅读的课堂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齐晓鸽  倪大伟 《科教文汇》2008,(34):253-253
试图通过对蒋子龙小说《一件离婚案》的分析,来发现“改革文学”之外的蒋子龙,揭示文学经典对作家敏锐创造力地粗暴干涉。  相似文献   

13.
我们通过对中国现代经典文学导读让读者走进文学大家们的内心世界,尽情地感受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感受长期饱受内忧外患之苦的中国社会从古代、近代向现代转型;新文化运动,成为这个时期文学思潮和文学精神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方显跃 《科教文汇》2011,(32):67-68
作为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文化教育中,语文教学有着难以替代的关键作用;但由于现有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僵化、教学内容陈旧,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本文提出通过经典导读,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董丽媛  韩琴 《科教文汇》2013,(11):51-52
在20世纪末,台湾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地区倡导幼儿“经典诵读”。此举受到世界各地华人响应,由此,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经典诵读运动”。“经典诵读”在实践中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学术理论界却围绕是否应该开展此活动掀起了一场争论飓风。本文根据笔者搜集的部分相关资料对幼儿经典诵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概述,对争论双方的各自理论观点和主要争论焦点进行了分析说明,同时对幼儿经典诵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陈双双 《科教文汇》2010,(19):60-61
《文心雕龙·序志》隐含地表达了刘勰写《文心雕龙》的目的:实现功名德行、肩负历史使命感、提倡经典治国和文学教化和"载心"。从这四个方面,可以窥探刘勰为文之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经典科学知识论的理论困境与未来趋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科学知识具有独立于认识主体的客观性,这是自近代以来经典科学知识论的核心内容。随着当代科学与哲学的深入研究与发展,这种经典的科学知识论受到了学术界的强烈质疑、消解与批判,尤其是受到后现代思潮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强烈质疑、消解与批判。然而,理论的困境与缺陷往往意味着其未来突破与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8.
王梅 《科技风》2011,(20):241
在全国各大中小学幼儿园中纷纷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引入校园,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我们也积极投入到中华经典诵读的活动中,让这项工程踏踏实实地得以落实,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以经典为伴、与圣贤同行"。在落实这一具体的工程中,我们首先通过营造宣传性、教育性、浅显性与可操作性的环境,初步显现经典的园所文化氛围;其次,我们通过抓住生活环节,建立了两个特定的常规制度,使园所的经典文化氛围更加突出与浓厚;再次,我们以活动导入,让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到形式多样、富有游戏趣味的经典诵读活动之中,进一步营造出经典的园所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刘琦 《内江科技》2011,32(7):35+31-35,31
音频隐写技术作为信息隐藏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LSB隐写算法、回声隐写算法、扩频隐写算法及压缩域隐写算法等几种经典音频隐写算法进行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阐释了大学图书馆职能从属并服务于大学功能,在定义经典和经典阅读的基础上简述了经典阅读对于人才培养意义,并从经典文献的收藏、推介和共享等3个方面论述了大学图书馆在经典阅读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