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ECDSA多出存在耗时的求逆运算,重新构造签名和验证方程,提出了一个无需求逆的数字签名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正确性、安全性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新方案是正确、安全的,而且具有运算量较小、运算速度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SAR图像的分割问题,对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研究.分析动态K均值聚类算法,用聚类样本数的正比函数对该聚类适应度函数进行平均,改进适应度函数的计算.毫米波SAR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城区建筑及路、桥场景的分割,改进后的动态K均值聚类算法和自适应动态K均值聚类算法的分割质量与改进前相同,但是分割时间有一定的减少,改进适应度函数后分割效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船舶搁浅、撞桥等事故的发生,研究针对复杂内河水网的航线规划算法及其应用模式。根据航道通航条件,设计内河水网的有向拓扑网络,并从添加航道约束条件、优化代价函数和估价函数三个方面对A^*算法进行改进,实现针对不同船舶参数的最优航线规划。结合船舶助航APP研究航线规划算法的应用方法,并以东莞水系为场景进行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A^*算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内河水网的航线规划,而且可在手机移动终端高效运行。研究的航线规划算法和应用模式对保障复杂水网的船舶航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面向iOS(iPhone operating system)系统的矢量地图数据渲染效率,研究针对小尺寸屏幕的移动设备的矢量数据简化算法,以传统的Douglas-Peucker矢量简化算法和切分重组压缩法为基础,讨论结合屏幕像素、容忍时间等因素确定简化限值的方法.另外,基于对Quartz 2D引擎的渲染流程及双缓冲技术使用的效率问题的研究,提出改进的双缓冲渲染算法.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渲染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基于压缩感知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压缩算法.根据压缩感知理论,在信号降维方面,提出一种更优化的观测矩阵构造方法;在信号重构方面,提出一种基于微分熵和迭代加权最小二乘的改进重构算法.通过对SAR图像进行压缩和性能比较,得出结论: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优于传统的压缩感知算法.  相似文献   

6.
首先简述了Kruskal算法的算法思想及其在通讯网络中的应用,其次对该算法进行分析并改进,最后给出改进算法的VB实现.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船舶能效的智能优化,从船舶通航环境出发,研究船舶通航环境的智能识别方法。基于所获得的船舶通航环境大数据,建立基于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的船舶通航环境类别知识库,设计相关系数加权的K近邻算法,实现船舶通航环境的智能识别。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此基于改进K近邻算法的智能识别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7.25%,相对于未改进的K近邻算法,准确率提高7.81%。所提出的智能识别方法可为基于通航环境智能识别的船舶分段航速智能优化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挖掘不够充分,对航路辨识分析不够全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谱聚类算法的数据挖掘方式。利用Sliding Window算法对船舶轨迹AIS数据进行压缩,减少数据冗余提高聚类效率。改进亲和距离函数,提出新的亲和矩阵的标准,提高聚类的稳定性,进一步对数据去噪,减少噪声敏感。通过优化初始中心对k均值算法进行改进,优化全局搜索能力,缓解初始值的选取对聚类效果的影响。以天津港AIS数据为样本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该聚类算法能准确提取和划分某水域船舶主要航迹段,算法消耗系统资源少,计算速度快。改进后的算法可为航路辨识、分道通航制定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亮度保持算法处理后图像整体效果好,但细节欠佳。文章利用插值技术对亮度保持算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处理有较好的增强效果,且细节清晰。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精度,降低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提出基于改进灰狼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IGWOBPDA).首先为平衡灰狼算法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提出改进控制参数和动态权重更新位置的改进灰狼方案,利用改进灰狼算法对BP神经网络初始阈值和初始权值进行优化以解决数据融合中BP神经网...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了数字签名技术及公钥体制,具体分析了多点对一点的群数字签名方案,最后给出了为适应Internet通信安全新需求而出现的数字签名方案.作为一个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领域,网络通信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数字签名技术则成为这一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卢-陈提出的具有消息恢复的数字签名方案,发现他们的方案是不安全的,任何人知道了系统公布的参数,就可以伪造数字签名.最后,给出了一个改进方案,改进的方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2004年,Chang等提出了一种不使用单向Hash函数和消息冗余度的数字签名方案。但是Zhang指出他们的方案存在伪造攻击。为了克服Zhang的攻击,Zhang等基于Chang的签名方案提出了一个改进方案,并且对改进的签名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然而,通过给出一种简单的攻击,指出Zhang等的方案仍是不安全的。为了抵抗这种攻击,Hash函数和消息冗余度可能仍旧需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代理签名允许原始签名人授权给代理签名人,使其可以原始签名人的名义对消息进行签名. 王晓明等 在2003年提出了一个盲代理签名方案,使原始签名人不能直接根据代理签名辨认出代理签名人的身份,但在需要 时,可以通过代理签名管理中心来辨认出代理签名人的身份. 本文通过描述一个有效的攻击来指出他们方案中的一 些安全漏洞.该攻击能够伪造出有效的代理签名,使签名验证人可以接受该代理签名,但管理中心并不能通过此签名 来辨认出代理签名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15.
群签名是对一般数字签名的一种扩展, 有很多重要应用. 最近提 出的一种高效的群签名, 被声称没有采用知识签名, 从而签名和验证的计算 量远远少于著名的ACJT 方案. 在本文中, 我们指出该方案其实采用了知识 签名, 但是由于使用上的不当, 使得该方案完全不安全, 即两个群成员合谋 就可以伪造出对任意消息的群签名, 且打开算法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代理签名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两种代理签名方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 2种基于身份的类环签名方案,在该方案中签名者能够代表他属于的集合,但是,验证者却不能识别哪个成员的签名。对于一个攻击者而言,即使他拥有所有成员的密钥,他也不能决定是哪个成员签名,从而实现了无条件的匿名性。  相似文献   

18.
证明了文[1]提出的盲代理签名方案是不安全的. 管理中心无法确认代理签名人的身份,而且管理中心和原始签名人合谋后可以任意产生有效的代理签名并利用身份确认方程把它强加给任一代理人.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智能手机难以全面保障短信息传输的安全,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短信息移动分级安全方法.对一般用户短信息, 使用计算复杂度较低的序列加密;对涉及商业信息安全的短信息, 使用基于RSA数字签名的序列加密;对含有用户账号密码的重要短信息, 使用基于数字签名的RSA非对称加密.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表明, 这种移动分级安全方法, 加密的密文中的"0"和"1"接近等概率分布, 具有比特效应, 且性能稳定, 适合应用于资源受限的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