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是新凤霞写的《万年牢》。学习这一课时,有个细心的学生问我:“老师,在第四自然段‘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一句中,‘甩的’的‘的’字应该是双人旁的‘得’字,我认为是书上出错了。”我认真地看了此段,当时发现学生的质疑不无道理,可是教科书会轻易出错吗?我及时表扬了他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并请他给老师留一天的思考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班级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学困生,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呵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学困生,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在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学期,我班的王*和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爱做家庭作业。我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不是很好。我找他们两个谈话,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有空就把他两个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和他们谈心。几天之后,我发现张*已经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了,我及时对张*进行表扬,没过几天另一个能按时完成作  相似文献   

3.
同事宋老师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1998年,为了高考更见效果,高三重新分班。一个上课睡觉、作业不交、试卷不答的‘懒’学生,成为每个班主任避之不及的弃儿,不得已,我把这孩子‘捡’到自己班,但这孩子经历无人要的耻辱后还是依旧故我,不见长进。一次劳动时,他难得勤快,我就顺口表扬了他。当晚,‘懒’学生的爸爸提着礼物找到我,感谢我表扬他。""后来呢?"我急切地问。我们都渴望一个"浪子回头""金榜题名"的教育神话。  相似文献   

4.
数字王国10年一度的“谁最有价值”评比大赛开幕了。经过严格筛选,“0”和“100”进入最后一轮决赛。“100”首先走上演讲台,它滔滔不绝地说:“我是最有价值的数字。因为学生无一不想把我捧回家,他们为了我勤奋学习。当他们拥有我时就会受到表扬……”“0”紧跟着上台,它理直气壮地说:“众所周知,骄傲使人落后。如果学生多次拿100分,就很容易骄傲起来的。而我,可以使人们痛定思痛,奋发学习……”“你错了!我也可以鼓励人们的。”“100”急切地反驳。“0”也大声说:“你没听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吗?”“100…  相似文献   

5.
尊重学生情感是喜疑乐问、探究感悟的前提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小学生天真、单纯、幼稚、自尊心强,极易受到伤害。尤其是差生,总担心自己问的问题太简单或是问错了被同学取笑。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俗话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其次,应该十分重视课堂学习中的鼓励评价。教师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语言,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疑问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就应该给予表扬鼓励。如讲《将相和》这课时,有位一向沉默无语的学生居然破天荒地举手发问:“我真想知道‘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了功’,他立的是什么功?”我热情洋溢地表扬了他,并引导他使他很快地解答了自己的疑问,感悟到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逼秦王为赵王击了缶,挽回了赵王的面子,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此时,我对这位学生竖起大拇指并鼓励道:“你真聪明,你真行!你今后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喜疑乐问、探究感悟’的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新知。”在这评价鼓励的话语中,这位学生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享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抚慰。自此,他那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不断高涨,“喜疑乐问、探究感悟”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6.
表扬,是鼓励人们奋发向上、激励人们扬长避短的一种手段,用得好,可以振奋人心;用得不好,反会招来苦恼。我就为此而苦恼过。 那是去年上学期,学生黄某常不交作业,做了几次思想工作,他交了作业。我及时批道:“坚持做,必有获”。可他却反批道:“不坚持,必有得”。问之则说:“写得好玩的”。再问,他轻描淡写地说:“这样的表扬有咋个用嘛,又有得眼子(钱)。”听,你说是不是叫人苦恼,叫人哭笑不得? 为此,我想到:表扬是调动学生内驱力的一种手段,但不是万能钥匙。要想“表扬”起到好的作用,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 一、对好学上进、珍惜荣誉者,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有的学生因各种原因很少受表扬,但他们却渴望得到表扬,一旦受到表扬,便会倍加珍惜,变成力争上  相似文献   

7.
来信来论     
"您不给‘优’他就不写作业了"今天课上,我把批改完的作业本交给科代表,科代表问:"老师,孙言海的作业写得怎么样?"我随口答道:"一般。"谁知科代表惊讶地说:"老师,这几天孙言海写作业可认真了,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写每一个字,天天写到深夜,目的就是要一个‘优’。老师,您就给他一个‘优’吧!您不给‘优’他就不写作业了。"科代表的话犹如一记重锤击醒了我,使我猛然意识到我工作中的一些不足。我一直认认真真地给学生评改作业,质量高的就给个"优",质量差一点的给个"良好",太差的给个  相似文献   

8.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尝试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是一种荣誉,更是一股激励学生上进的强在精神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困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甜头。如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使优生高有所攀,学困生有望进步。学困生往往害怕老师提问,我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提问的技巧和内容,设计问题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且让学困生回答问题不感到吃力,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答错了,也尽力引导,启发学生自己纠正过来,逐步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相似文献   

9.
在班主任工作中,表扬手段极其重要。恰当地运用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激励学生取得进步。表扬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以为寓表扬于无意之中,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工作中我注意做到:扬长避短激发学生上进心。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学生大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一点对于天资较差的学生尤其重要。一般说来,资质稍差的学生最忌讳教师说他笨,班主任应理解这种心理,尽量寻找他们的优点,适时地给予各种表扬,要自然地把表扬流露在无意识的言语、表情之中,使之及时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如:学生许某成绩较差,背地里有人叫他“困难户”…  相似文献   

10.
李老师在班主任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介绍说:“担任五(1)班班主任之前,原来四(1)班主任冯老师就告诉他说:‘班上有一个最懒做作业的学生,作业+次有八次不做,老师对他进行重罚、批评。投诉其家长,都没有凑效,都拿他没有办法,一个班就是因为他一个人成绩不合格,评不上文明班……’”我接这个班教了一个星期,发现他仍然不交作业,这印证了冯老师的话。但是,也发现他很有个性,我不能再用冯老师这种“高压方法”强迫他做作业,而是以“表扬”的方法,治他的“懒病”。有一次.他又不交作业了,我不是批评他,而是耐心辅导他做作业,在分数上有所提高,给他尝到做作业的甜头,还表扬他:“某某同学很聪明,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会做了,真聪明,如果他继续努力,成绩会提高的。从此以后我都是这样鼓励他。又有一次,我辅导他完成作业后,我又写一封信给他带回去给家长,他爸爸看完老师写来的表扬信,高兴地说:“阿强,老师在信中表扬你,说你近来上课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而且会做作业了,很有出息,老师佩服你。”爸爸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也相信你会把学业学好,不会令爸爸失望的。”当听爸爸说完这封信后,他控制不住内心的内疚,终于大哭起来对爸爸说:“对不起,爸爸,我知错了。”  相似文献   

11.
表扬,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自豪。但是,表扬的背后又是什么呢?表扬的背后是批评。例如,我拿着99分的卷子回家叫爸爸签名,爸爸看了,说:“这次考得成绩不错,但是,你把‘漂’写成了‘飘’,为了防止你以后犯同样的错,请你把‘漂”和‘飘’各抄10遍,并每个字造一个句子。”你看,这表扬的背后不是批评,还会是什么呢?爸爸常常用表扬做批评的架子,用“但是”来做转折。表扬的背后还可能是鼓励。上次我数学只考了89分,我拿着卷子回家叫爸爸签名,爸爸看了,说:“这次考试你的书写相当认真,虽然成绩离预定目标有…  相似文献   

12.
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说”的与众不同。小学生从众心理强,别人说什么,他也会跟着说什么。如,教“5”的认识时,当教师让学生举出在生活中数量是“5”的实例时。一学生说:“我有5个苹果。”又有学生接着说:“爸爸买了5个苹果。”“妈妈买了5个香蕉。”……这时教师就应及时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向:“你低头瞧一瞧,抬头看一看。”“谁能和他们说的不一样?”学生就能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一个巴掌有5个手指”、“国旗上有5颗星”、“一个星期上5天的课”等等。虽然这几句话看起来变化不大,但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这点点…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班级管理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共同进步呢? 一、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班上成绩好的学生,除了肯定他们的成绩之外,我还鼓励他们三个一组分带一个学困生,让他们明白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并且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首先和他们多交流。对于他们的落后情况,我从不轻易下结论,更不挖苦。例如,刚开学不久,我发现班上的一位男同学即使在我提非常简单的问题时他也不举手回答问题。我找他谈话,问其原因。他说他的成绩一直不好,他怕回答的不正确,老师会批评。我就对他说:“你现在是一名初中生了,初中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小学的成绩不好不代表你现在乃至以后的成绩,只能说你的基础有点薄弱。‘勤能补拙’,只要我们努力,终会有所进步。我相信你是个勇敢的孩子,一定会克服困难的。”在我的鼓励下,他有了点滴进步。所以说教师只有用爱与信任滋润学生的心田,对学生充满爱,才能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一位曾经采访过爱斯基摩人的作家,向人们讲述了他在那里的见闻:“永远不要问爱斯基摩人的年龄多大。如果问的话,他会对你说:‘我不知道,也不在乎。’再追问,他们就会说‘不到一天大!’爱斯基摩人相信,晚上入睡时,他们就死了;第二天清晨醒来时,他们就又复活了,获得了新生。因此,没有一个爱斯基摩人能活过‘一天’!”  相似文献   

15.
日前,在办公室与教初四数学的李老师闲谈,他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一天,刚下了课,一位女生跑到我身边气喘吁吁地说:‘老师,你对我有看法。’我当时一愣,接着问她:‘我对你有什么看法,怎么会。’这个学生接着说:‘老师,你上课不看我。’‘上课不看你?不可能。’‘真的,我都数着,这两周14天上了16节数学课,你一眼也没看我。’这个学生说这番话时一脸的委屈。我顿了顿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没关系,只要您以后上课多看我一眼就行了。’过后仔细想了想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女生学习很差,两周前上数学课…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们都有一个不成文共识:一提到学困生,教师都是摇头叹息,说他们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遇到学困生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放弃门缝里看人的偏见,你就会欣喜的发现学困生也并非是不可救药,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在学习上、生活上多一份的关心,多一份的爱护,多一份的鼓励。就能很好帮助学困生摆脱困难,与其他的学生一样,学好课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我就利用以下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父母知道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多一份夸奖与鼓励,但实施起来往往摸不着头绪。我曾多次听到一些做母亲的跟我讲在教育孩子当中的一些困惑:“我知道对孩子应多表扬少批评,可是最近一连串的问题搞得我莫名其妙。我的小孩4岁半,这几天幼儿园里的老师教了叠被子,早晨起来非得要叠给我看,被子叠得歪七扭八,我为了表扬鼓励他一下,就说:‘叠得很好,比妈妈叠得还漂亮’,谁知他听后小嘴一撅,‘妈妈撒谎,你叠得比我好多了’。后来干脆不理我了。”  相似文献   

18.
所谓‘私房作文’,是指班级例行作文之外学生自发写的作文。说起‘私房作文’,是由一个学生引起的。一天,一个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拿着一篇作文稿找我修改,他腼腆地说:‘老师,请你给改改。’我一读,觉得大大超过他平时作文。‘你写的?’他说:‘我作文水平老提不高,总觉得课堂上那点时间不够用,作文题也不对味,我背地拿劲写一篇,写我喜欢写的,瞧瞧可行。’我深受启发,立即把这篇作文当班宣读,借机鼓励学生写‘私房作文’。同学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后来真写出不少高质量的作文。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的老师,他在兢兢业业地传道授业的同时却忽略了信任和鼓励学生,他有意无意地按照自己的模式框定学生.只有尊重儿童的行为模式并适时适度地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积极的情绪、才能使他们在不断肯定自我中增强自信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上一堂课,象写一篇文章,事先须严密地构思,精心地设计。但这并不排斥在课上有时灵机一动,暂时偏离教案,偶尔发挥一下。记得教《风筝》时,一个顽皮而不用功的学生读课文的开头两节;他读得疙疙瘩瘩,连有些习见的常用字也读错了,竟把“秃”读为“光”,全班顿时哗然,我却啼笑皆非。气恼之余,不知怎么,我突然从“秃”与“光”联想到了阿Q,立即意识到如借他来说明纠正错别字,一定是生动而有效的。于是,他一读完,刚刚颇为狼狈地坐下,我就开口了:“×××同学还读得不错……”这本是我常常鼓励学生的一句口头禅,不期然此时脱口而出,竟引得同学们大笑起来,以为我是在讽刺。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当务之急是要讲出“不错”的根据来,以纠正同学的错觉和解除那个学生的尴尬,这时我突然想起几天前遇到的一件事,于是,我马上接下去说:“这两节课文中,‘寂寞’的‘寂’字是比较难读的。上星期天,我去工人文化宫看电影《寂静的山林》,就听见两个青年把片名中‘寂’读成‘叔’。他们起码有二十多岁了,×××同学刚十三岁,能把“寂”读对,就不简单。”然后我又马上转弯:“但×××同学把‘秃’读成‘光’,是不应该的。我给你们讲过阿Q的故事。阿Q的头是‘秃’的,所以,他最忌讳人家说‘光’、‘亮’和‘灯’。可见‘秃’与‘光’确有关联,但又毕竟不同,‘秃’是‘秃’,‘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