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辞书意见不一、使用相当混乱的实际,湖南省高考语文的决策者们,2006年“画地为牢”:“今年命题使用的工具书为:《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和《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每每高考结束之日,也即高三各种资料竞争大战开始之时。湖南今年的规定诱发我近段集中浏览了一批电子的、纸质的“精品”“宝典”“词典”,发现错误、问题不少,困惑越来越多,亟待处理、研究、解决。下面仅就“字形”的所谓异形词、异体字、通用字等100例,…  相似文献   

2.
<正>人教版语文第二册《氓》关于"载笑载言"之"载",课下注释:动词词头,无义。笔者认为此条注释欠妥。笔者广泛查阅字典、词典,对"载"的注释各异:《简明古汉语字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注:乃;且。一说是动词词头。《诗·卫风·氓》:"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注:又,且。【例】载驰载驱,归唁卫侯。(《诗·鄘风·载驰》)《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注:助  相似文献   

3.
偶翻词典,发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无以复加"和"小题大做"两个成语的释义之后,均用括号加注其感情色彩,分别为"多用于贬意"和"多含贬义".很多辞书却未对这两个成语的感情色彩加以说明,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华成语词典》(修订本)、《汉语成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汉语成语司典》(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成语辞海》(新华出版社)等等.只有个别例外,如《新世纪汉语成语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说明"无以复加""今多含贬义", 《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说明"小题大做"为"贬义", 《汉语成语小词典》(2003修订本)(商务印书馆)说明"无以复加""多用于贬义".这三部词典于另外-个成吾电均未说明其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4.
陈石林 《湖南教育》2006,(12):33-34
针对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辞书意见不一、使用相当混乱的实际,湖南省高考语文的决策者们,2006年“画地为牢”:“今年命题使用的工具书为:《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和《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8年6月第5版)第517页"滚"字头下[滚齿机]字条的释义为:"金属切削机床,用来加工齿轮、涡轮  相似文献   

6.
“双赢”是近年来广泛使用、流行的一个新词,《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收入了这个词,对该词的释义是:双方都能得益。《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新华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也都收入了这个新词。这说明“双赢”一词已得到社会和语言专家的双向认可,稳稳地进入了汉语词汇的大家庭。但“双  相似文献   

7.
“罚不当罪”是处罚过轻还是处罚过重?笔者查看了一些工具书,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说:“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商务印书馆出版、商务印书馆辞书中心  相似文献   

8.
作为篇章连接成分的"是的","是"和"的"结合很紧密,但能不能说它已凝固成了一个词,目前还没有定论.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没有它的词条和用法,影响很大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也没有提到.  相似文献   

9.
"可公牛从未放弃过。两年来,他们经历暴风骤雨,锡伯杜都强硬沉着地带领球队坚持航道。"这是《体坛周报》总第2807期B02版《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中的一句话。该句用"暴风骤雨"来说明球队所面临的险恶的处境、残酷的考验。那么,如此使用"暴风骤雨",可以吗?《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其释义为: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多功能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的释义为:暴,猛烈。骤,疾速,突然。指来势急而  相似文献   

10.
<正>"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出自《荀子·劝学》,《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材对""是这样注释的:"通‘煣’,使弯曲。"笔者以为这样的注释不够确切。《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对""有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Ⅰ)巴金散文《小狗包弟》中有这样一句用到"作客":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作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作客"一词使用是否妥当,是"作客"还是"做客"?值得推敲。查《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解释为——作客:〈书〉寄居在别处。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根据以上解释,不难判定,语句中由起女  相似文献   

12.
释“为人”     
最近,在讲授《〈史记〉选读》时,发现学生常被"为人"一词难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解释的"做人处世的态度"和《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第一个义项"处世待人"去解释《史记》中所有的"为人",似乎并不完全正确。细细分析,《史记》中的"为人",有四方面的意思:1.指"长相"  相似文献   

13.
宋清平  邹艳  米子  沈静 《高中生》2008,(1):41-41
爱心:指关怀、爱护他人的思想感情。爱恋离(多指男——摘自《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出版)第6页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夯实基础,广泛阅读1.准确掌握字词的音、形、义,扫除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字障碍首先,要训练学生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我要求我的每个学生必须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和《古代汉语词典》,以备随时查阅。例如:在上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我让学生当堂查"休戚相关"这个成语,在学生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强调指出"休"是"快乐"之意,"戚"是"忧愁"之意。由此联  相似文献   

15.
成语“义无反顾”中的“反”应写作“反”还是“返”? 在现在通行的词典中有两种写法: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写作“返”;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汉语成语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词语分册》、《汉语小辞典》等都写作“反”。 究竟是“反”还是“返”?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必修本)《〈孟子〉简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虽在王公大人面前,也敢于抵掌而谈。”笔者认为,句中“抵掌而谈”一词使用欠妥,应改为“扺掌而谈”。《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5版中对于“扺掌”的解释是“击掌(表示高兴)”,并例举了“扺掌而谈”一词,而且还在后面作了强调说明:“‘扺’不作‘抵’,也不念dǐ。”由此可知,原句中使用“抵掌而谈”是不够恰当的。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笔者又查阅了一些较有权威性的资料。《说文解字》中说:“扺,侧击也。”《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对“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说的“同素异序词”,是指在构造上形式为x+y和y+x的一对词,在这对词里,有同样的语素,但语素的顺序互为颠倒,如寻找和找寻、谨严和严谨、牛奶和奶牛等.笔者查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版,以下简称《词典》),查得这类同素异序词约250对,前三对同素异序词即出自该词典.1990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补编》(以下简称《补编》),《补编》与《词典》互见的同素异序词约有375对,例如陪伴(见于《词典》)和伴陪(见干(补编》)、纯真(见于(词典》)和真纯(见子《补编》)、情思(见于《词典》)和思情(见于《补编》)等.都出于《补编》的同素异序词大约有35对,如查核和核查、窘困和困窘等.《词典》和《补编》合计收录同素异序词至少有660对.我们看到,由于《补编》的出版,词典收录的同素异序词有了成倍的增多,这种词汇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下面就同素异序词略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三十年以来,“交代”一词使用频率增加,在书写上则出现“交代”与“交待”两种写法。有人说该写“交代”,有人说该写“交待”,也有人说两者均可,还有人说两者有不同的搭配关系。到底以何说为准呢? 请先看一些词典与字典中的“交代”条: 一九三九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交代:彼此相接替曰交代…… (本书无“交待”条) 一九七九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交代:前后相接替、移交…… (本书亦无“交待”条) 一九五九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汉语词典》(即《国语辞典》简本): 交代:(一)谓彼此相接替。 (二)①嘱咐。②应付,卸责,如言交代差事。③做毕、收束,如言这件事算是交代了。④收束终了之节文,如言说这几句话,总算有个交代。⑤收束移交之事,如办交代。(本书中也无“交待”条) 一九七一年版《新华字典》  相似文献   

19.
一、"初恋"新义 查检《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几部大中型语文性词典,对"初恋"的解释都是两个义项,释义大致相同,在《现汉》(第5版)中的解释是:"动①第一次恋爱.②刚恋爱不久."《新华新词语词典》《新词语大词典》等十几部新词语词典中不见收录.但是考察这个词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词典中的这两个义项并不能概括"初恋"的所有义位.例如: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是这样解释"个性"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那么,作文个性化是指什么呢?其意义何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