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文从军事典型宣传报道的角度,立足新世纪、新时期特别是面对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机遇与挑战的新形势,探讨如何发挥和传承军事典型宣传报道的传统优势,进一步运用开拓传播报道的新手段新方法,与时俱进地融合新媒体新形式,做好军事典型、军事新闻的宣传报道,建构我军威武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正面形象,主动引导、积极影响海内外有利我军形象的舆论,为建设我国现代化、正规化强大军队做出舆论宣传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军事对外宣传作为国家对外宣传的一部分,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军队形象的塑造、军队和国家的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做好军事对外宣传工作,能够向国际社会全面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从而增强中国军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创造有利于我军软实力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浅谈军事科技宣传的新闻价值与保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事科技宣传是军事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促进军队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军事科技新闻宣传因其科技含量高、思想性和政策性强、影响力和冲击力大、其中蕴含的新闻价值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军事科技新闻宣传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风格与特  相似文献   

4.
李雪红 《军事记者》2014,(11):26-27
近年来,地方各新闻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军营.浓墨重彩描绘我军参加非战争重大军事行动的壮丽画卷.记录人民军队在信息化、现代化道路上昂首阔步前行的足迹,为展示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塑造我军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形象,追踪世界军事风云.做出了不懈努力和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期专题,我们约请部分媒体人就此话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地方媒体的国防和军事宣传.  相似文献   

5.
工作指导类期刊在军事期刊界地位特殊,对服务于部队中心工作,推动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新要求,特别是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工作指导类期刊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所担负的责任将更加重大。因此,深入探讨和研究如何办好工作指导类期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对外军事培训已经成为我军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在对外军事培训的传播工作还面临着传播对象研究不够深入、传播内容选择不够自信、传播方式运用比较单一、传播主体参与不够等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从正视受众文化差异,构建开放课程体系,建设先进制度文化,立足多元文化载体,开展文化互动活动等方面探讨了我先进军事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并据此提出了开展先进军事文化传播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刘庆 《军事记者》2014,(1):19-21
军事新闻发言人是军队的代言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军队和国家形象。通过突破内外宣传的传统模式,在与世界接轨的传播塑造中.军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借助现代传媒在国际社会树立我军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为增强我军软实力直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搞好军事宣传是社会主义新闻传媒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新闻工作者必须拿起自己的笔,采写更多更好的军事新闻,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崇高形象和精神风貌,以适应国家和军队不断深化改革对新闻媒体提出的更高要求。军事新闻作为《济南日报》宣传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年来,我们从讲政治的高度,从讲大局的需要出发,加大军事新闻的宣传报道,不断摸索军事报道的规律,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报道特色。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从讲政治的高度,突出报道好驻济南部队的重要新闻。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军事外交活动的日益频繁,联合演习成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展示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良好形象的窗口。而搞好新形势下的军事外交活动报道,必须更新理念、改变思路、审时度势,以取得理想的外宣实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军在追赶军事现代化的大潮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迈上新的高度。军事训练手段的更新、军事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给军事摄影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挑战,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给部队军事摄影工作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间军事交往的日益密切,做好军事外宣工作,对于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军事外宣工作,需要不断整合资源,发挥积聚效应,不断增强我军外宣工作的实力和底气,更加有效地加强我军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军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已经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如何适应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新要求,加强军事新闻工作者队伍职业道德的建设,不断提高军事新闻工作者队伍的素质,特别是战地军事新闻工作者的素养,是摆在我们广大军事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卢灿烽  李峰 《新闻窗》2012,(4):54-55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国际军事格局更深层次地进入到了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更复杂的国际环境考验中国军队,而我军国际形象的塑造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本文特别强调在对外宣传中运用科学思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清晰定位我军在国际舆论中的形象,摸清国际舆论的特点规律,进而在“西强我弱”的舆论态势下,找到加强和改进军事外宣工作的有效途径,进而树立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4.
以加强我军信息立法工作为目的,首先分析外国军事信息立法发展历程和经验成果并得出启示,在介绍信息法、军事法、军队信息化建设、军事信息立法等概念基础上,结合我军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提出我军出台信息立法的迫切性,借鉴外军信息立法体系构造我军信息立法的原则和体系。最后指出我军信息立法体系建设中应该注重的几个方面。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15.
这些年来,军队报纸积极跟进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步伐,适应新的形势,扎扎实实搞好军事新闻改革,使军事新闻宣传更具活力,更有成效,宣传质量不断提高。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军事新闻宣传的现状与读的期望,与时代的要求也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解放军报》一版突出宣传报道了一批在我军现代化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如苏宁。曾蚊、荣剑、邬援军、傅卫、沈方泉、袁东伟、柏耀平等。这些军事战线先进典型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宣传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树立了新时期军人的形象,在军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这说明宣传军事战线的先进人物以现代化为主旋律,是加强部队现代化建设,忠实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需要,也是军队报纸宣传的一项重要使命。展示新时期军人的风采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使人们对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对我军现代化建设提…  相似文献   

17.
汪洋 《军事记者》2008,(6):25-26
军事科技报道,主要是对军事科技领域内新近发生或发现的科技事实、科技现象以及科技人物所进行的报道。作为军事新闻的重要内容,军事科技报道在展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军正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这既为军事科技报道的蓬勃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又对新形势下军事科技报道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军事科技报道怎样才能捕捉阅读兴趣,实现与普通读者的“互动”,是我们军队有关新闻人员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注重人文关怀,正是搞好军事科技报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如果把军事典型报道比作是军事新闻的“航空母舰”,那么人物典型报道可谓是“航空母舰”上的主体。大力宣传报道人物典型,是我军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解放军报作为中央军委的“喉舌”,近年来成功宣传了李国安、范匡夫、杨业功等一批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军事人物典型,给三军将士树  相似文献   

19.
军队形象是构成军事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国际传播秩序不合理,以及我们自身的国际传播力还不够等原因,目前我军海外媒体形象与真实形象严重背离,加强我军形象塑造刻不容缓。CCTV-7《军事报道》栏目是我军形象塑造的重要阵地,在向国际国内广大受众塑造我军形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永辉  汪泉 《军事记者》2004,(11):21-21
当前,围绕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抓工作已成为我军各级领导的共识,是部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但在江泽民同志发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号召之初,各部队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观念差”。《变革“三问”起风雷——某师围绕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抓工作扫描》这组稿件正是在许多官兵甚至是领导干部对于如何应对变革还缺少明确思路的情况下,于2003年8月中旬在全军军区、军兵种报纸中率先强势推出。这组稿件紧扣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刊发后在广州军区部队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2003年度全军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评选一等奖。回顾这组稿件的采写过程,我们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军事记要有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