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剑的起源,说法不一。如张氏《剑和剑艺》记述“古之剑,依据出土文物,始自石器时代,只有实物,少有记载”。简言之,剑起源于石器时代。并引用古籍中有载认为剑起源于四千多年以前。相传,“黄帝”铸剑,“蚩尤”制剑之说。据84年出版的《体育词典》记载“一般认为早在商代已出现剑”。换言之,古代剑起源于商代。古代剑是宝贵的文物。文物是历史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遗存。关于古代剑的起源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沉思。后  相似文献   

2.
河北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史前时期,发生于河北境内的征战就有神农氏伐斧燧之战,蚩尤与黄帝涿鹿之战,炎帝与黄帝阪泉之战等部族争战。春秋时期境内有11诸侯纷争,战国时为燕赵之地,“人多才力”,“多慷慨悲歌之士”。形成尚拳勇,喜剑  相似文献   

3.
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兵器有长、短、直、弯、环等状,型制多样,无奇不有。古人又把兵器一端或两端做成尖、锥、锯、棘刺和钩形,使兵器攻击时更具杀伤力。“钩”就是古代一种末端尖锐似剑的兵器,一般有长钩、短钩。又有单钩和双钩之分。 “钩”即钩引之用。《释名》说:“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又见《汉书·韩延寿传》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可见,钩这种兵器使用时,是用其似剑的弯曲部位来钩伤人体的。 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钩”这种兵器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帝的蚩尤时代。例如《东观汉记》记载:“诏令  相似文献   

5.
据古书中记载的神话,在五千年前的民族部落时代,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部落的人就是善于“以角抵人,人莫能御”。以角抵人,就是在头上戴了假角,向对方冲撞。这可以说是最早的徒手格打形式,也是我国最早的摔跤起源。我国古代摔跤最初是摔打不分的。在《周礼》中规定,每年冬月开始,将帅要率领他的部卒习射、御、角力。汉人的注解“角力就是比试力量”。比试力量可以打,也可以摔。据《左传》和《国语》书上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不少角力的能手。如宋国的宋万,能够一把  相似文献   

6.
    
伞,古称华盖,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YP10-3,图1)。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  相似文献   

7.
一、《三十六计》及其在竞技体育上运用的理论分析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曾指出:“中国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充满了极为频繁、巨大、复杂的战争。为史籍所承认的黄炎之战,黄帝蚩尤之战,不过是其中规模最大,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几次而已。中国兵书的早熟和发达,几千年后仍有借鉴价值,正是以这种长期、繁复、剧烈的战争现实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浅谈枪术中的圈与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枪是古代作战的兵器之一,历史悠久。相传庖(禾羲)始造干戈,蚩尤继作五兵。周官释五兵为戈、殳、(卓戈)、酋、矛。《昭代从书·甲集·兵杖记》载:“实録曰黄帝与蚩尤战即有枪”。程冲斗在《长枪法选·长枪说》中审道:“器名枪者,即古之丈八矛也”。说明枪的前身是矛。在冷兵器时代,枪是一种很有威力的长兵器。它以其灵活善变,伏机制胜,出击神速的  相似文献   

9.
<正>巴蜀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灿烂瑰丽,既有司徒玄空峨眉山仿白猿创拳,黄帝于青城山向宁封真君习“龙跷飞腾之术”的远古传说,也有如《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抑或《笑傲江湖》等武侠小说中的仗剑行侠,快意恩仇。然而,历史流传过程中的四川传统武术,一直以来都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  相似文献   

10.
八桩名缘 八桩以“八阵图”的八阵分别以立名。《太白阴经》曰:“黄帝设八阵之形,天阵居乾,为天门;地阵居坤,为地门;风阵居巽,为风门;云阵居艮,为云门;飞龙居震,为飞龙门;武翼居兑,为武翼门;鸟翔居离,为鸟翔门;蛇盘居坎,为蛇盘门。天、地、风、云为四正门,龙、虎、乌、蛇为四奇门。乾、坤、艮、巽为合门,坎、离、震、兑为开门。”《兵略纂闻》说:“黄帝按井田作八阵法,以破蚩尤。古之  相似文献   

11.
一、蚩尤是中华武术文化的始祖长期以来,华夏儿女自称炎黄子孙,其实,蚩尤也与炎黄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历朝历代的一些正史、野史中关于蚩尤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相似文献   

12.
俞大猷 《精武》2007,(7):39-43
俞大猷与《剑经》简介俞大猷(1503~1580年),明代抗倭名将,与戚继光齐名。世有“继光如虎,大猷如龙”之誉。明人黄景眆曾说:“吾温陵棍棒手仆妙天下,盖俞都督集古今棍法而大成之,身与士卒相斗。余所接善棍者,皆言其父,其大父承都护所指教。”此言将福建武风归功于俞大猷,决非过溢之词。世所相传的俞家棍,正是俞大猷最精善之技,此《剑经》即为俞大猷亲自撰写。《剑经》的内容,包括“剑”、“射”、“阵”三法,其中的精要在“剑”(即棍),认为其是各种武器的基础,并巧妙地以儒家经典为喻,宣称用棍如习《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俞家棍”融合了“荆楚长剑”、“杨家枪”的优点,理论宗宋明理学,基本上将朱子“由博返约”和王阳明由约而博的精义合而为一,而强调棍法不拘一格、随时变化的道理。故主张“正”是守势,“奇”是攻势,不轻举妄动、急于求成,讲究以静制动,后发而先至,乘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施以痛击,“打他第二下”。俞大猷从个人的棍法、身法开展,推衍至五人、十人,乃至军队作战的布阵原则,使此书成为“武经”、“兵经”宝典,不仅在对倭寇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效力,而且对少林派武术“中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汉代角抵戏的大发展班固在《汉书·刑法志》中说:“春秋之后,火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礼没于谣乐中矣”。东汉人文颖的《汉书注》说:“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梁朝任昉在《述异记》中,叙述了角抵戏源出于民间的游戏:“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其后传入宫廷,并有了专业的艺人。“(秦)二世在甘泉,方作角抵优徘之  相似文献   

14.
杜工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之作。唐人吟杜诗因时代相近,对诗中名物器具无甚疑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为杜诗作注者尤多,因去唐甚远,不免产生一些疑惑。就公孙氏持何物而舞说法便有三种:一为“舞剑”说。如清宋翔凤《过庭录·卷十六·剑器》持此说:“考郑嵎《津阳门》诗:‘都庐寻橦  相似文献   

15.
王志远 《武当》2005,(11):27-28
剑术之解《说文解字》曰:“术,邑中道也。”段玉裁注曰:“引申为技艺”。道路是通达目的地的,技艺则是方法,技术手段之谓。由此可见,所谓剑术就是手执剑器搏杀格斗的方法或技艺,故概言之,剑术者,剑法也,剑道也。其三要素为剑器、剑法及完成剑  相似文献   

16.
黄国钧 《健身科学》2010,(10):11-11
入静是儒释道医各家都很重视的养生方法。广成子授黄帝以长生之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可长生”(《庄子·在岩》)。老子继承了黄帝的养生观,在《道德经》中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为修道根本。佛家主禅定,  相似文献   

17.
孙德 《精武》2004,(10):42-43
一、说剑 剑者,百兵之君,从蚩尤造剑为祖,至今越数千年。剑术曾为最高之武技,因其高,便托以神授仙传之说,而使其更高之。英雄斗剑,历代流行。张三丰为剑仙,汉蔡伦精剑如神,东周赵国有剑客三千,自古武林精剑之人更是无法计数。剑流行与否显示国之强弱,所以盛世精剑者层出不穷,剑也因而在兵器史上最富传奇性。  相似文献   

18.
王志远 《武当》2005,(12):31-33
隋唐剑术隋、唐、五代,军中的标准装备,惟有刀制而无剑制。剑完全退出军事历史舞台,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西域波斯等一些能歌善舞的文化艺术,得以传入并融入中原的舞蹈等文化艺术之中,“舞剑”之风也就更盛,这可从唐代诗人苏渔“忽如斐曼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赠零陵僧》)  相似文献   

19.
朝阳  丁子 《精武》2007,(7):1-1
人类在狩猎时期,已经有了武的雏形,所以又有“棍为百兵之祖”的说法。当然这是在铁器时代之前,猿人为生存果腹,以树枝木棒当武器与野兽搏斗。到了黄帝战蚩尤,部落之间大战,必然刺激并丰富了武道的发展,这无疑是武术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20.
摔跤运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述异记》说,轩辕之初立,蚩尤兄弟,“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虽有传说之意,但可知其源远流长。《周礼·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师讲武,习射御角力。”由此可见,角力在那时就已是军事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