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学与创新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着21世纪的到来,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之必然,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逐渐成为体育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开展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心理保障。重视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作为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总和,人格包括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培养创新人格,就是要在丰富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我们认为,创新人格要具备以下特征: 其一,要有以科学精神为内蕴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创新人格的主旋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加强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现在的中专学生好讲尊言,好谈人生价值,并以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加以评论。教师应因势利导,教育学生:人的价值应包括人格价值、才能价值,一个缺德少才的人,自然谈不上贡献,一个多才少德的人,不止谈不上贡献,而且有可能成为做恶的人。只有德才兼备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智不合格是次品,体不合格是残品,  相似文献   

3.
一、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加强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现在的青少年运动员好讲尊严,好谈人生价值,并以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加以评论。教练员应因势利导,教育学生:人的价值应包括人格价值、才能价值,一个缺德少才的人,自然谈不上贡献,一个多才少德的人,不止谈不上贡献,而且有可能成为做恶的人。只有德才兼备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智不合格是次品,体不合格是残品,而德不合格则是废品。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近25年来关汉卿的生平研究、关汉卿杂剧与散曲创作研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研究、关汉卿人生观人格观研究等作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人格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完美,最根本的是人格的完善。体育的使命不仅仅是让人们在现代生活方式中保持伟岸矫健的身躯,还要通过自己特有的手段来矫正人的身心分裂,促进人格的完善与人的精神健康,从而塑造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6.
人格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决定他如何适应环境的思雏方式和行为模式,是一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行为的统一。人格作为人的文化心态和社会行为的集合,凝聚着个人自身和与之相应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多重因素。体育教师的人格力量体现在师德的穿透力、学识的吸引力、交往的亲和力、角色的威信力、语言的感染力、技术的表现力、形体的展现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双语教学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懂外语,会使电脑,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开拓精神的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因此,加强外语教学势在必行,外语教学对学生了解世界、了解多元文化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是构成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的心理冲突是当前中学教育的重要课题。章分析了中学生心理冲突的原因、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消除中学生的心理冲突,塑造中学生完整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中日现代武术(武道)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旭旭  袁镇澜 《体育科学》2001,21(6):28-28,31
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考察访谈法,探讨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之同异。主要结论:中日两国都把武术作为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发展,由于历史与观念的差异,日本人崇尚武道,尊敬理想化的武士,把武道作为教育的手段,作为完整人格形成之道推行,习武阶层较广;中国传统崇文轻武,以圣人贤士作为偶像,中国人注重表现武术内容的多样性和艺术性,重视武术的健身、怡情与竞赛,习武的群体集中在弱势群体中。  相似文献   

10.
人格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发展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心理品质和思想修养的总和。人格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同时,人格也可能随着个人生活实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学生与成年人相比,在健全人格方面有更多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1.
心理活动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要判别—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并没有绝对的、唯一的判定标准。但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已被更多的人熟知了:了解自己,又能有自知之明;理解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乐于工作,热爱生活;情绪乐观稳定;人格完整和谐。  相似文献   

12.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美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信任背摔是扩展后的拓展训练的一种训练方式,笔者经过试验和整理,发现独特创意和精心设计的该项目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是将其“移植”到体育校本课程中后,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活动热情超出想象且安全系数较高。现把该项目完整训练方法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3.
1 尊重“教学相长”井加以完善 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必须不断宽实与更新知识,提高文化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学本身是个双向活动,教师与学生部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师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人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发展为基本功能,已为人们所悉,但体育对促进人格完善,对完美人格的塑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却少有人论述。1 人格要素及特点 所谓人格,是指“个体内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明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已给予人的特色的身心组织”。通俗地说,人格是人们在其言行中所体现的人的性格、品格、风格,包括人的智慧、能力、品德、信念、意志、气质等。一般来说:人格由三方面因素构成,一是智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师人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献资料法和访问调查法,对体育教师的人格心理构成与培养进行了深入研究。体育教师优秀人格的培养,应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人格思想、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人知识学习和与人建立正常的交往等方面加强修养。  相似文献   

17.
女子篮球运动员16PF常模标定及人格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部分女子篮球运动员16PF人格因素测试结果研究得出女子篮球运动员与全国成人女子在16种人格特征比较中有多项存在着显著差异,反映了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独特性;女子篮球运动员人格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高,希望成就超过普通人;运动健将与一般运动员相比,有5种人格特征存在差异,其中,稳定性、恃强性等因素差异显著,运动健将具有比赛所必需的人格心理优势;成为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需要通过多年努力,最佳运动年龄阶段在23~27岁。  相似文献   

18.
体育群体是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必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群体是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必然途径章劲松(华南师大体育系广州510631)社会化的标志是人格的形成。从现象描述的角度看,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群体里进行和实现的。一个人从降生开始,就同诸如家庭、幼儿园等群体发生关系,从它们这里取得关于外界的最初信...  相似文献   

19.
如何通过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来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健康的人格精神,这是体育教学的关键。本文探讨把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保证教学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培养既是一项智力工程,也是一项非智力工程,人格因素对人的事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学生身上存有的与创新教育理念不相适应的人格障碍,提出了创新人才应当具备的人格品质及培养创新人格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