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汉书》颜师古注和《文选》李善注相同作品注列古今字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古字(即正文用字)不同,但今字相同,如《汉书》注“鼌,古朝字”《文选》注作“晁,古朝字”;古字(正文用字)相同,但今字不同,如《汉书》注引如淳曰“甿,古文萌字”《文选》注引作“甿,古氓字”;《汉书》《文选》正文用字相同,颜师古、李善注释用字也相同,但颜注用术语“古”,李注用术语“今”,如《汉书》注“廑,古勤字”《文选》注作“廑,今勤字”;《汉书》正文用古字,颜师古注以今字释古字,用“即”沟通字际关系,《文选》正文用今字,李善注误用“古”沟通字际关系,如《汉书》注“歫即距字”《文选》注作“距,古岠字”。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量统计,《汉书》颜师古注的210多条异从使用术语、表征、来源、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可见颜师古校刊异用功甚勤,解释方法比较科学,为后人校读古书异提供了比较典范的样本。  相似文献   

3.
"词也"或"辞也"在训诂学著作中,均被认为是用来说解汉语虚词的术语,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却认为<说文>中"词也"并非是解释虚词的术语,"某词也"也并非全是解释虚词的术语.<说文>中"词也"类训诂术语共有25例.从语言形式上,可以将其分为七类,是否均为解释虚词之术语,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说文>"词也"之类训诂术语,并非是毛亨、郑玄解释虚词时采用"辞也"的沿用.许慎对虚词的解释比毛、郑显得更加具体、明确.  相似文献   

4.
《汉书注》是唐人颜师古所著。此书一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赞扬,后人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师古注条理精密,实为独到。"又说:"疏通证明,究不愧班固功臣之目。"王先谦在《前汉补注·序例》里也说:"颜注发明驳正,度越囊哲,非仰人鼻息者也","自颜监注修,而班书义显,卓然号为功臣。"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曾说:"颜师古注汉书,评较诸家之是非,最为精尽。"这些都是从史学、训诂学的角度来评价《汉书注》的。其实,在语音规范方面,《汉书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文章主要从注音目的、注音方式、音系特点等几个方面来总结《汉书注》在语音规范方面所注的工作,我们发现《汉书注》的语音是规范的。  相似文献   

5.
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分析《汉书》颜师古注解释文字现象原因、方法与作用,可以总结出颜师古的文字观,以及在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字典学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驸马都尉     
驸马,是我国封建社会人们对皇帝的女婿的专称。驸马原是驸马都尉的简称。汉武帝设置驸马都尉这一官职,专门掌握皇家马匹,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据颜师古注引《说文·马部》云:“驸,副马也。非正驾车,皆为副马。一曰驸,近也,疾也。”颜师古把《说文》的三种解释都原原本本摊出来了。我以为选最后一解“疾也”为宜。因为疾字有快的意思,驸马即是快马,快马则是骏马,天子之马非驸而何?“都尉”又怎样理解呢?颜师古注引应劲云:“主诸官”故曰都;有卒徒武事,故曰尉。“依此解释,我们是否可以说  相似文献   

7.
《汉书·地理志》是《汉书》十志之一,颜师古注解《汉书·地理志》因袭采用《尚书·禹贡》,多从孔安国传,形式多样,不拘一体,或完全采用一字不改,或引用之而复加阐释,或因袭之而加以更改,反映出颜师古深厚的音韵、训诂小学功底。颜师古注《汉书》,只取孔传,弃马融、郑玄之说而不用。  相似文献   

8.
词汇的发展是渐变的,同一语言分期内部也有发展变化.本文试从《汉书》原文和颜师古对《汉书》作的注的对比中来探索中古汉语前期到中古汉语后期的词汇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9.
<汉书>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史书,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古往今来,注<汉书>的人不少,颜师古<汉书注>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颜师古<汉书注>的成绩巨大,但也有疏漏之处,文章对颜注中的一些失误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0.
《虚字说》在我国虚词研究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其训释术语也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虚字说》在沿用前人训释术语——“辞”之外,还创制了其特有的术语来分析虚词的用法。这些训释术语与现在的古汉语虚词术语体系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为我们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古汉语虚词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堪称唐人颜师古以后 ,历代前人对《汉书》研究之集大成。《补注》继承前人成果 ,填补了颜注的空白 ,纠正了颜注的错谬 ;而且《补注》所引某些成果实与颜注殊途同归 ,仅自不同角度观察而已。当然也有些则是前人研究的错谬而补注却继承的。  相似文献   

12.
“吻”是一个多音多义字,义与呼吸有关时,历代注家都认为是“呼气”义,比如:《玉篇》:“(?),嘘,吹之也。”《汉书·王褒传》:“(?)嘘呼吸如侨松。”注:颜师古曰,(?)嘘,皆张口出气也。”《辞源》:“(?),吐出。”《中文大辞典》:“张口出气也。”  相似文献   

13.
晋杜预所著《春秋经传集解》是现存最古的完整的《左传》注本,在训诂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杜预注《左传》,所用训诂术语基本承袭汉儒,但受注释宗旨的影响,又有自己特点。分析杜注训诂术语,可得出这一结论:经过学者们的相续延用,常见训诂术语作用趋于固定,但由于学者注释古籍的着眼点不同,赋予训诂术语的功用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谈《汉书补注》的吸收前人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堪称唐人颜师古以后,历代前人对《汉书》研究之集大成。《补注》继承前人成果,填补了颜注的空白,纠正了颜注的错谬;而且《补注》所引某些成果实与颜注殊途同归,仅自不同角度观察而已。当然也有些则是前人研究的错廖而补注却继承的。  相似文献   

15.
《汉书》学专家陈直先生在其《汉书新证》中说:“世人但知《汉书》之注,始于服虔、应劭,现在当提前开始于桓帝时之延笃。”认为延笃著有《汉书音义》一书,只不过较早亡佚。延笃果注《汉书音义》否?这很值得怀疑。陈直举出三条证据以证其说,其中两条出于《汉书》颜师古  相似文献   

16.
对于“孟贲”一词的解释,颜师古在《汉书》中的注认为“孟贲”是古代的“勇力士”.《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战国时勇士.实际上,“孟贲”本写作“孟奔”,表示最勇敢的勇士,是古代对男子的一种美称.  相似文献   

17.
颜师古《汉书注》反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末唐初,颜师古为一百卷《汉书》所作的音注,不仅在史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汉语音韵史的研究也很有价值。颜师古,字籕,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相似文献   

18.
王东 《天中学刊》2006,21(1):100-101
颜师古《汉书注》中常涉及“语有轻重”的语音现象。通常人们认为,“语有轻重”是指声母的清浊,而颜师古所提及的“语有轻重”则另有所指,即多指韵的差异,具体而言就是“等”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一《汉书·艺文志》有名家《邓析子》二篇。颜师古注云:“《列子》及《孙卿》并云子产杀邓析。据《左传》,昭二十年子产卒,定公九年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则非子产所杀也。”在这里,颜师古认为这位春秋时代的思想家不是被子产杀害的。但这是一椿历史公案。后来杨倞注《荀子·不苟》篇亦疑邓析非子产所杀。  相似文献   

20.
叶慧琼 《现代语文》2009,(6):143-145
颜师古的<汉书注>没有专门的理论来系联或论述同源词.它在训诂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运用声训系联了部分同源词.本文通过<汉书注>中解释字、词,破通假,贯通异文或古今字这三个训诂条例分析了颜师古对同源词的系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