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概念、属性等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对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基于形成与价值的实现过程以全运会为例分析了我国体育赛事无形资产流失的表现,包括:1)全运会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品牌标识系统的缺位造成的“获得性流失”;2)各种负面信息导致的全运会公信力丧失带来的基础性流失;3)标准化缺失、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带来的保护性流失;4)合作伙伴、赞助商等权益的保障不足引发的保障性流失。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分析认为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无形性,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累积性”与“特质性”带来的定价难题,全运会的“二重性”等是造成全运会赛事无形资产流失的客观因素;全运会的行政性路径依赖、各种“怪象”、定位不清、市场开发能力不足等是赛事无形资产流失的主观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运会无形资产流失的规避机制:完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品牌标识系统规避获得性流失;提升赛事公信力,规避基础性流失;完善产权保护与开发体系(包括明晰全运会无形资产内容,进行赛事无形资产的合理评估与定价,统一全运会资源开发主体等方面)规避保护性流失;保障赛事无形资产消费对象权益规避保障性流失。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结合全运经济的特点和体育市场及体育无形资产本身的特点,全面分析十一届全运会为体育无形资产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确保山东省体育无形资产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使全运会给山东省体育无形资产发展带来的机遇最大化地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3.
将新制度经济学、民法学理论结合起来,对运动员的肖像权、无形资产的所有权、运动员与投资者(或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认为运动员无形资产包括运动员的荣誉、知名度、亲和力和影响力等内容,肖像权不属于运动员的无形资产,而是保护、开发运动员无形资产必不可少的权利:投资主体多元化不能改变运动员无形资产的私有性质,运动员的无形资产只属于运动员本人;投资者(或用人单位)拥有的并非是运动员无形资产的所有权而是债权,即运动员无形资产的部分使用权和收益权;债权、债务关系是界定投资者与运动员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依据.据此,对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运动员无形资产,开发的文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育的功能扩展,作为我国最大的品牌赛事,全运会已经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理念影响着政府的制度安排和决策,也影响着企业和市民获取利益的基本方式。文化理念决定利益各方对待全运会无形资产开发的基本动机和最终目标。全运会无形资产开发的基本动力,也是根本动力,来自利益主体如何获得最大化的利益。面对全运会的无形资产开发,各种文化理念主导着各利益主体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代表一个时期的文化理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渗透、推动其开发驱动机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现代体育组织经营管理赛事的基本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奥运会、第9届全运会和部分职业赛事的调查研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旨在弄清赛事的经营管理方式。现代体育组织经营管理赛事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建立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广泛沟通;创造精彩赛事、形成品牌;将组织文化融于社会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6.
体育无形资产的经济分析及我国的经营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日益勃兴的体育产业化发展中,逐步扩大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开发,已经成为具有必然趋势的客观要求,并被确定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科学地阐述和运营好体育无形资产,是关系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对体育无形资产概念、范围等基本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体育无形资产发展的经济动因进行了分析,对体育无形资产的一些主要经济属性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并提出加强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经营开发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日益勃兴的体育产业化发展中,逐步扩大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开发,已经成为具有必然趋势的客观要求,并被确定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科学地阐述和运营好体育无形资产,是关系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对体育无形资产概念、范围等基本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体育无形资产发展的经济动因进行了分析,对体育无形资产的一些主要经济属性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并提出加强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经营开发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体育无形资产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无形资产是造就强大体育产业的最直接物质基础,是判断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认为,体育无形资产是体育资产的一种,是有价值、可以货币计量、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它包括特权、权利、技术、技能等。其特征是有益于体育建设和发展而没有实物形态。其特点表现在:无形性、不规范性、不确定性、独占性、非完全经济性。国有性等6个方面。判别它的三大原则为:有偿、有用、重要。着重分析了技术秘密等6种特别形态体育无形资产。研究体育无形资产应:(1)建立、完善有关体育无形资产的理论、法规、政策;(2)开发挖掘体育无形资产;(3)珍惜保护已形成的体育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产业未来5年发展构想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未来5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体育社会化、产业化为方向,深化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积极引导体育消费,培育与规范体育市场;加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完善体育产业的投融资和税收政策;加大以体育赛事资源为重点的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力度;扶持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加快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发展体育中介组织;加强对体育产业工作的指导与管理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运会武术散打预赛于 2001年 4月 18日- 23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来自全国 38个省、区、市和行业体协及解放军等单位的 4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参加了比赛和工作。这是在香港举办的第一次全运会,显现出非凡的特殊意义,有关各方对于此次比赛的意义、组织工作和影响均给予了积极、肯定的评价。 开天辟地第一回   在香港举办如此规模,如此重要的全运会比赛是香港开天辟地第一回,而要数出此次比赛的“第一”,还可以列出许多。比如:它是香港自开埠以来的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是…  相似文献   

11.
近5届奥运会经济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喻坚  喻科 《体育科研》2003,24(2):45-47
通过对近5届奥运会经济效益的分析,得出这5届奥运会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电视版权、奥林匹克营销计划(TOP)和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此3次相加占这5届总收入的82.88%。由此,提出了提高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把握广西民运会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对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促进价值,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博弈的视角对广西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强化主体观念,淡化金牌意识;强化区域民族特色,并将区域优势项目推向全国民运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安徽省民运会能更好的促进民族地区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的设置存在关联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强化主体观念,淡化奖牌意识;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与全民健身计划合理结合;积极推进安徽省优势项目进入全国民运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宋翔 《精武》2012,(18):67-7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比较分析法。以管理学为视角,从运行目标、运行内容、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组织机构内外部的沟通协调、管理方法等方面,对十一运会堪体村的运行管理进行分析。认为十一运会媒体村在运行管理上还存在职能定位欠准确、知行合一需加强、配套设施需加强、服务项目需丰富、各类资源需合理利用、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方法欠精细等不足。十一运会媒体村的运行管理总体是成功的,但还存在待完善的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全运会媒体村运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5届的全国农运会的历程是农运会从规模、项目设置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对农村体育事业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对全国农运会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农运会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研究认为:全国农运会的举办使农村体育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促进了我国农村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新兴体育手段的产生。同时,为进一步挖掘农村体育的内涵提出了农运会以后的发展任务。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整理、历史回溯和逻辑比较等研究方法,以深化改革为出发点,纵向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全运会改革措施进行系统梳理,横向归纳这些改革措施的经验特征,继而展望全运会未来的改革方向。研究发现,自全运会诞生以来,改革不曾间断,全运会改革表现出围绕竞技体育为中心、伴随利益博弈与平衡、从封闭向开放与包容转变、推动多元价值与功能凸显等4个方面阶段性特征。为了更好地实现全运会服务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提出未来的全运会改革需妥善处理全运与奥运之关系、积极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全运会的溢出效应、理性看待改革当中的负面问题、向常态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竞争格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 ,准备 2 0 0 0年的悉尼奥运会和 2 0 0 1年在广东省举行的第 9届全运会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市体委 (局 )的一个中心任务 ,从各个环节上保证 2 0 0 0年的悉尼奥运会和 2 0 0 1年第 9届全运会的成功并取得优异成绩 ,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文章以第 2 4届、2 5届和 2 6届奥运会 ,第 10届、11届和 12届亚运会和历届全运会的金牌竞争格局为研究对象 ,探讨世界、亚洲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变迁对综合运动会竞争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全民全运形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机制,以及情感、认同的多重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全民全运形象量表、情感量表、认同量表和城市形象量表,对883名第13届全运会群众项目参赛运动员、观众、部分市民和游客进行调查。结果:全民全运形象由理念形象、参与形象和健康形象构成;城市形象由政府形象、社会形象和市民形象构成;全民全运与城市形象链式中介模型较优;理念形象、参与形象、健康形象与政府形象之间的直接效应量较高;健康形象与市民形象之间,理念形象、健康形象与社会形象之间的中介效应量较高。结论:情感、认同在理念形象、参与形象、健康形象与政府形象、社会形象关系之间,理念形象与市民形象关系之间有链式中介效应;情感、认同在健康形象与市民形象关系之间有完全中介效应;情感在参与形象与市民形象关系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启示:全民全运形象可通过直接管理,情感、认同链式中介路径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价值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价值作了简要的阐述,认为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能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使全民健身和休闲娱乐生活向更深更全面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