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研究以都市女性现代生活方式变迁为切入点,从心理学、社会学视角出发,从都市女性就业状况、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家庭角色等方面分析影响都市女性身心健康的因素,了解都市女性身心健康需求,为促进都市女性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参考。1.研究对象2003年8月-2004年3月,对武汉市女性7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18~29岁占20.6%,30~45岁占54%,46~49岁占9.4%,50~64岁占16%。调查对象分布于武汉市的7个城区,涉及社会各阶层。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890份,回收有效问卷750份,有效回收率84.2%。3.结果与…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基础上,阐述社会大众传媒、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等对中小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学校体育的特殊形式与功能,为现代社会培养中小学生身心素质提供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唐艳婕 《体育科技》2011,32(2):114-117
户外徒步运动是实现我国城镇居民低碳生活的方式之一,是建设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社会调查、专家走访及实验研究,探讨徒步运动对城镇居民身心健康影响的积极效应与促进作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户外徒步运动,为实现我国城镇居民低碳生活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课余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联系入手,论述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对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意义,结合课余体育的特点分析了其在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余暇时间的增多。推行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便顺应了社会经济和化发展的需求。改变人们过去旧的传统观念和旧的生活方式,建立身心健康的全新认识,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从而提高了生活.扩大了体育市场。  相似文献   

6.
海岛农村留守妇女作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肩负着本该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抚养小孩、赡养老人的重大责任,沉重的生活压力和单调的业余生活严重影响着她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研究通过《体育活动行为量表》和《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舟山嵊泗列岛的留守妇女的体育活动情况及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海岛农村留守妇女体育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场地设施不充足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制约着她们参与体育活动,同时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不同特征和水平的心理问题,而体育活动大多能通过锻炼达到锻炼心血管系统、肌肉和骨骼,能进一步促进身心健康。建议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四个维度协同加强海岛农村留守妇女的体育锻炼,增进她们的心理健康素养,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所谓社会道德生活,从伦理学的一般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类社会的善美的精神生活。从2500年前“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东方儒学到100年前“每个人的自主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马克思主义,一部人类社会的思想史、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前赴后继、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的社会伦理秩序和善美的社会道德生活的历史。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在社会道德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就当代体育的社会存在方式而言,一般分为大众体育体育教育也主要…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根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制定问卷调查表,对武汉理工大学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一部分学生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特征,而另一部分学生不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特征。分别对这两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这一部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另一部分学生。可见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建立良好体育生活方式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都市女性健身思想、健身行为进行总结概括认为有三个变迁期:形成期;以“关”为主导时期;及以“健康”为指导时期。同时运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对我国都市女性健身思想、行为变迁进行分析,认为社会情境的变迁及都市女性个体认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其健身行为变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黎宇 《精武》2012,(2):68-68,70
当今,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使家庭和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下,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和谐,本文从休闲体育的视角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晚年幸福生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董晓虹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4):33-34,46
根据2005年浙江大学教职工“健康体能测试评价”结果,从中筛选出肥胖人群(平均体脂肪含量超过25%以上者)进行健身、营养和生活方式调研,对影响其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提供适宜的科学健身方法与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的建议,并且为对这一人群进行长期的健康指导和体质健康状况的追踪动态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凤阳县城三所院校退休教职工进行体育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研究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途径,是老年人科学健身、预防与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西部不发达地区下岗失业女性参与全民健身的调查表明,该群体总体参与全民健身计划的水平很低,下岗后参与体育活动时间显著减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与体育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研究发现下岗失业女性群体参与体育健身和全民健身计划主要受精神压力、经济状况、价值观念、性别角色差异以及基层社区体育开展状况等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生活健康、满足个体需求,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人格,端正个体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操,而且可以充实国民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准,改善生活风气,使国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以荆州市作为研究对象,从现有的城市体育消费市场着手,从需求约束角度分析荆州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认识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刺激现有的消费水平,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民健身对知识分子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特尔斐法等方法,以我国8大地区4800名知识分子作为研究对象,4619名非知识分子作为参照,对知识分子健身状况与其身心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知识分子健身状况总体水平偏高,且存在民族、性别、职业、年龄结构、健康、城乡、职业类型间的差异;知识分子健康状况明显好转。不同健身水平的知识分子,其生活方式、职业特征、身体与心理自我感觉均存在显著差异。生活方式、职业特征可以作为知识分子健身、健康状况的有效预测因子。身体与心理自我感觉可以作为知识分子参与健身活动心境状态的有效显示器;知识分子健身状况与其健身心理呈正相关,随着知识分子健身心理水平的提升,其健身水平呈现向上趋势。不同健身水平的知识分子,其健身心理各要素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秦秀红 《体育科技》2013,(5):104-107
目的:了解天水市中小学生体质现状和特征,研究天水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动态趋势,为制定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和基础数据.方法:以2012年天水市学生体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对城乡6~18岁学生的身高进行分析.结论:2012年天水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较2007年相比有所提高,但身体充实度较大程度的降低.应制定综合防治策略,通过推动素质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南边疆民族众多,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条件、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体质健康和生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调查和比较研究汉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傣族、佤族男女大学生饮食习惯、健康态度和体质健康状况,分析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寻找不同民族大学生体质方面的差异,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后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静 《中国体育科技》2005,41(4):130-13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影响高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因素及高校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后学生受益与健康教育的结果很不乐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健康意识、行为以及良好生活方式尚未形成。其原因在于,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的理解还存在着误区,学生对自身的健康重视不够,健康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高校健康教育,应针对学生的生活方式、自我保健和健康知识方面的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实现高校学生健康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健康与生活方式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学生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研究发现,大学生健康与生活方式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不同性别、学科、年级及其交互作用下大学生生活方式存在着一定差异.在综合考虑生活方式各变量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时,与单个变量对健康的影响相比,各个变量的重要程度发生了变化,并且生活方式各变量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存在着性别、学科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体育促进健康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全民健身的重要途经就是体育运动。目前 ,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多以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这类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生活方式不合理。体育运动最大限度地保持着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如何发展体育运动 ,促进民族健康 ?本文做了前瞻性社会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