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博览     
天文宇宙 美国天文学家新近在太阳系边缘地带观测到一个除冥王星之外个头最大的天体,再次动摇了冥王星作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地位。新发现的这一天体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288年,直径约为1290公里,相当于冥王星的一半,位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柯伊伯带”是比冥王星绕太阳轨道更远的一个带状区域。专家们认为彗星等就  相似文献   

2.
<正>深空探测一般指对月球及以远的地外天体进行空间探测的活动。20世纪50年代末,人类开启了深空探测的序幕。迄今为止,已发射深空探测任务超过240次,对太阳系内包括月球、行星、彗星、太阳等天体进行了探测,飞行最远的探测器距离地球超过200亿km。通过深空探测,取得了大量科学探测和技术成果,拓展了人类对太阳系和宇宙的认识,推动了空间技术的进步。中国的深空探测起步于月球探测,按照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任务规划,  相似文献   

3.
谜团一:水星如何诞生。太阳系由九大行星组成。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及冥王星,是以岩石为主要成份的“地球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是大量气体包围的“木星型行星”。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是水星,它是如何诞生的呢?有两种说法:一、由于水星最靠近太阳,科学家认为水星是在原始太阳系中的高温区域,由凝固的金属铁及其他材料堆积而成。二、水星是在巨大的原始行星互相碰撞的时候,由彼此的金属铁融合而成。谜团二:金星为什么灼热?金星的大小和地球最接近,两颗行星的内部构造可能也很相似。但根据探测船和雷达观测,金星是一个灼热…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月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科学家布朗及其同事特鲁希略,在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部的一次会议上宣布,他们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一个球形天体,再次动摇了冥王星作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地位。新发现的天体距离太阳42个天文单位,在冥王星的外侧,处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288年,直径约为1290千米。其代号为2002LM60,暂用名为夸欧尔,最后的定名还有待国际天文学联合  相似文献   

5.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月球探测已进展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新阶段。人类进行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目的在于研究和了解月球,利用月球上特有的环境,建立天文观测台和多学科实验室,进行天体观测,生物医学和有关月球物理、化学与地质变化的研究,了解地-月系统和太阳系的起源;进而利用月球作为未来航天飞行进入深空的中转站和人类进入太阳系空间的第一个定居点;为建立利用月球资源的月球工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金鸟西坠,玉兔东升,冰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夜生活也开始了。人们望着美丽的月光,编出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月老穿线”等等。随着望远镜的发明,特别是载人卫星升天,人类逐渐看到真实的月球面貌。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质量的1/81,月球地球的平均相距384401千米。月球表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严格来讲,地球和月亮绕共同的质点在相互旋转。只是质点离地球很近,我们感觉不到相互绕动。月球作用地球最显著的特例便是以反射太阳光——月光照射地球,影响着人类的起居和生活。月球…  相似文献   

7.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光辉的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是人们歌颂和崇拜的对象,历代君王都以自己为太阳的化身。太阳确实可算是太阳系中名副其实的“君王”,它是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天体,是太阳系的光和热的源泉。其他大小行星、彗星等天体  相似文献   

9.
天灾与天象     
在太阳系宇宙中,有九大行星绕太阳公转。行星(包括地球的卫星月球)彼此之间以及行星与太阳之间,都遵循着牛顿定律和开普勒定律,互相吸引着、分离着、制约着,以维系整个太阳系的平衡。但是,各个行星公转的半径不同、角速度不等,因而造成彼此之间的距离时远时近,排列时分时合,必然要发生彼此作功,进行能量交换。当地球获得过多能量失去平衡时就要释放多余的能量使自身恢复到平衡状态,这就引起灾变。 既然很多天灾都源于天象。那么,只要掌握天象的变化规律,就可预知天灾的种类、成灾区域、灾情程度及发灾时间等。  相似文献   

10.
离太阳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和月球统称“类地行星”。现在拓展一下,包括像地球那样有固态外壳和地质活动的太阳系天体,即还包括行星的所有卫星、小行星,都统称为“类地天体”。航天时代以来,飞船的探访揭示:大多数类地天体的表面普遍都有外来天体的陨击疤痕——陨击坑。  相似文献   

11.
Q1流星是怎样形成的?(江苏江都李春燕)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等行星,还有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如果流星体闯进地球大气层,在80 ̄110千米的高空因与空气摩擦而燃烧,发出强光,便称为流星。如果流星体没有完全燃烧而坠落到地表,便称之为陨星。某些陨星来自月球或其他行星,有些则是小行星的碎片。它们原本是这些天体的一部分,但因与其他天体发生碰撞而碎裂,从而溅落到宇宙空间。在每年固定时期一起涌现的大量流星称为流星雨。Q2为什么山顶很寒冷呢?(南京江宁蔡晓雯)山顶比地面离太阳近,按理应该更暖和。然而事实上太阳距离地球十分遥远,山…  相似文献   

12.
<正>月球正对着我们地球这一面,明暗相间,异常美丽,激发了无数文人的灵感;而月球的背面却长着个麻花脸,异常丑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差距呢?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在晴朗的夜晚,当一轮明月高挂天空时,古人甚至仅凭肉眼就能分辨出月面的大体结构——明亮的地方是月陆,黯淡的地方是月海。今天,借助于宇宙飞船和太空探测器,我们已经可以绘制出完整的月面地图,检测出月球的物质组成,甚至模拟出月球的内部结构。但是,月球仍有尚未解开的谜团,比如它的起源问题,还有它的  相似文献   

13.
7月22日,我国很多地方都目睹了"日全食"奇观."日全食"的形成,无非是太阳、月球、地球三点一线,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在这场恢弘的"天体游戏"中,太阳和月球是表演者,而地球不过是一个旁观者.  相似文献   

14.
文捷 《今日科苑》2012,(6):55-56
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与地球相撞,将地球撞飞了一大块,这一大块后来就成为了月球。这次撞击还使地球的地轴倾斜了一点,因此我们的星球现在是在倾斜着绕太阳运行。这是两大改变。现在,在一年中,照射到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阳光量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不断变化——先是南半球向太阳倾斜,然后是北半球。这种循环促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与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发生了剧烈的撞击,产生了月球。美国科学家发现,促成月球诞生的那场太空交通事故可能制造出多个地球卫星,这些小月亮曾经在地球上空游荡了数千万年。小月亮甚至可能一度占据了两个地月拉格朗日点。在太空中的拉格朗日点位置,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彼此抵消,陷入这两个点的天体如果不受到任何干扰的话,它们会永远保持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39亿年前,太阳系刚刚诞生不久,各大行星曾经遭遇过一次毁灭性的小行星群撞击,这场灾难一直持续了2000万年,甚至可能长达2亿年。至今我们还能根据月球、火星、水星、金星上未及痊愈的伤口——环形山,想像出当时的惨烈情景。我们的地球也未能幸免于难,只是由于几十亿年间地质活动频繁,现在已经很难看到灾难后的痕迹了。科学家试图对造成这些环形山的毁灭性撞击做出合理的解释,有人将罪魁祸首定为土星和木星,也有人将灾难归咎于天王星和海王星。坚持第一种看法的科学家们认为袭击我们的“宇宙炮弹”来自于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他们对太阳…  相似文献   

17.
刘燕庐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I0015-I0016
<正>科技日报讯(记者刘燕庐)太阳系中的水究竟是在太阳系形成时由冰电离形成,还是原本就存在于太阳系诞生前的寒冷星云?这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而本周的一项发现或许有助于人们解开这一谜团。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天文系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存在地球、陨石、月球表面的水,可能比大约46亿岁的太阳系还"老"。这意味着现存于太阳系中的水,有部分来自于太阳系形成前的星际介质。该研究发表在9月25日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苑》2006,(10):14-16
与以前的绕月、撞击月球探测相比,“智能1号”撞击月球的最显著特点是造成月表深处土石进射,使地面科学家得以更深入广泛地观测月表物质成分,以研究月球起源,分析月球开发的前景。而这一撞,标志着人类新一轮探月高潮的开始。中国空间技  相似文献   

19.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在利用空间物质资源方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月球,平均地一月距离为384402千米,只为地球静止轨道的10倍左右,人类到达月球只需3天时间。月球半径为1738千米,只为地球的27%,月球质量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上无大气、无电离层、无风霜雨雪、无生命、无水,其磁场不到地球的1‰,是一个冷热剧变、非常干旱的天体。因月球自转周期恰好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因而它总是把正面对着地球,使人难见其背面的真面  相似文献   

20.
就目前所知,太阳系里除人造卫星以外,还拥有70多颗大小不一的天然卫星.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么多携带卫星的行星中惟独只有我们的地球可以较常观察到日全蚀壮丽的天文景观.事实上,尽管月球直径仅为太阳的1/400分之一,但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刚好大400倍,所以月球却有机会周期性地利用地球来遮挡太阳的光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