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月球探测已进展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新阶段。人类进行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目的在于研究和了解月球,利用月球上特有的环境,建立天文观测台和多学科实验室,进行天体观测,生物医学和有关月球物理、化学与地质变化的研究,了解地-月系统和太阳系的起源;进而利用月球作为未来航天飞行进入深空的中转站和人类进入太阳系空间的第一个定居点;为建立利用月球资源的月球工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相关资料纵观世界各国深空探测的发展历程,月球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因为月球是研究地球、地——月系和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的关键对象,月球还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也是人类向外层空间发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11,(2):7-8
火星作为太阳系中最近似地球的天体之一,对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火星探测是2l世纪人类深空探测的重点之一,我国正在积极开展火星自主探测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一直是人类观察研究的对象。自古以来,月球各种自然现象的产生和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人类许多哲学观念与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航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类对月球开始了直接探测,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月球探测,将是21世纪人类深空探测活动的主旋律。向月球挺进,在浩瀚的太空,即将耸立中国航  相似文献   

5.
最近嫦娥五号月球采样成功返回和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入轨,以及后续的小行星、木星系和太阳系边际探测任务,标志着我国已迈入深空探测发展新时代。行星科学是深空探测战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行星科学研究涉及地球科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多个学科,具有鲜明的交叉科学特征。本文在分析交叉科学研究和国内外深空探测科技发展基础上,讨论我国行星科学研究现状、机遇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郑亚 《青海科技》2014,(1):76-79
<正>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动力,对茫茫宇宙的探测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环绕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其独特的空间位置和潜在资源,成为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23)
月球探测拉开了人类参与太阳系空间探测的开端,促进了人们对于地球、月球以及整个太阳系的认识,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创新和发展,我国在月球探测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就我国月球探测器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揭秘月球车     
中国研制的航天器“玉兔”于去年12月登陆月球,它将在距地38万公里的月面上工作三个月。这是中国首次实现航天器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软着陆并进行巡视探测。若能顺利完成任务,意味着中国具备了独立进行地外天体就位探测的能力。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宇航员,与月球关系最亲密的要数月球车了。前苏联和美国都有探月车登过月球,这些探月车带回的资料大大增加了人类对月球的了解。与月球车亲密接触月球车是一种能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完成月球探测、考察、收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的专用车辆,在实验室里,  相似文献   

9.
行星地质学是从天文学和地质学中发展形成,借鉴传统地质学的方法和手段研究太阳系中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环等固态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领域随着太阳系探测的发展而不断拓展,涵盖行星固体圈、行星表面环境、行星资源以及生物或适生环境演化等多个方面。行星地质学与月球和深空工程探测相辅相成,工程探测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而行星地质学的新发现又能很好地促进工程探测的实施。但目前我国行星地质学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在研究平台和研究队伍上仍存在很多短板。行星地质学是跳出地球看地球,进一步比较、拓展、深化和推动地球科学的创新发展。随着国家深空探测科技战略的深入推进,行星地质学研究的制约愈发明显,需及早布局、大力发展,以满足学科发展和工程探测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月球探测已进展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新阶段。月球探测将为开发和利用月球的  相似文献   

11.
从深空探测大国迈向行星科学强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伽利略1609年将望远镜指向星空迄今,已逾400年。1959年苏联"月球2号"首次抵达月球,开启深空探测时代。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首次载人登月,催生建立行星科学。纵观人类深空探测60年,先后出现两次探测热潮、两个深空探测大国(美国、苏联)。苏联领先又衰落,仅留给历史一个深空探测大国的背影,而美国成功转型为深空探测强国,至今在世界行星科学最前沿领航。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作为正在发展中的深空探测大国,我国应该怎样立足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行星科学强国之路?文章参照历史,梳理现状,畅想未来,给出我们的思考:大力培养行星科学人才,尽快实现科学引领深空探测。  相似文献   

12.
专家简介: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先后负责我国地下核试验选场与地质综合效应研究,吉林陨石雨的现场考察与系统研究,月球岩石的综合研究。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和太阳系探测科学目标与长远规划的指定,具体设计我国首次月球探测科学目标与  相似文献   

13.
正"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从古时开始,人们对于月球的遐想与向往就未曾停止。千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足迹已经踏上了月球的神秘土地,也揭开了它的一些神秘面纱。如今,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深空探测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生物科普  相似文献   

14.
<正>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现在,人类正在对月球进行探测,为开发利用月球的能源和资源而做着不懈的努力。其中,对月壤资源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月球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与地球相伴?这曾经是个古老难解的问题。古时候,地球人觉得月球很神秘,各个民族都留下了许多与月球相关的美丽神话和传说,企图解释月球在人们心中的谜团.现在,人类通过宇宙飞船飞向了太空、对太阳系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还通过登月飞船直接登上了月球,亲眼目睹了月球的容貌,并从带回地球的几百公斤月球岩石之中掌握了大量资料数据信息。不仅对月球的表面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月球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月亮是当今人类研究得最透彻最深入仔细的天体,关于月球起源的学说不下几十种之多,象捕获说、分裂说、撞击说、宇宙飞船说最有代表性,但都存在缺陷。从月球的各种特征的形成条件和太阳系天体所处的环境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一个新的月球学说在中国诞生了:《月球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一一月球是来自水星内侧太阳旁边曾经绕太阳运行的一个类地行星,因为掠曰彗星撞击的推力才来到地球身边的,是由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绕日行星演变成为了地球的卫星。.这是个终极理论,他能够很轻松圆满地解释与月球有关的所有谜团.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太阳系中,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次之。金星和火星正好位于地球的两侧。随着近些年人类对火星探测不断取得新成果,人们对火星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美国还提出了未来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对于金星及其探测成果,人们却知之甚少。人们对地球一左一右这"两位邻居"关注的程度一密一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实,人类对太阳系行星的深空探测最早是从金星开始的,迄今已有50年的历史。人类对金星探测曾有着辉煌的过去,但金星浓密的大气层所导致的高温高压环境一方面杜绝了金星存在生命和人类移民  相似文献   

17.
<正>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将登载系列文章介绍宇宙中的各类天体,这是系统化学习宇宙知识的一个好机会,希望爱好宇宙天文的读者不要错过每一期的内容。提到太阳系中的天体,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太阳、月亮,再就是金木水火土等行星了。其实呢,太阳系是个成员组成非常复杂、人数众多的大家庭。除了行星和月球这些声名显赫的天体之外,还有很多"平  相似文献   

18.
窦光宇 《百科知识》2009,(20):21-21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现在,人类正在对月球进行探测,为开发利用月球的能源和资源做出不懈的努力。其中,对月壤资源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器研制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我国正为下世纪积极开展深层空间探测和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内容包括用太阳望远镜观测太阳系的活动和发射“近地双卫星”以弥补欧空局的“星团二号”在探测地球附近某些领域的不足等。前不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袁家军在一次空间技术研讨会上说,下个世纪,月球将成为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和深层空间探测的一个重要热点。科学界开展月球探测的主要目标是使人类再一次登临月球,并在其上建立永久性的居住基地。下世纪的前十年,科学界的任务是绘出月球的地形图并探测其内部结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类在深空探测领域内取得的各种重大科学发现,人们对地球、行星以及太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牵引和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孕育并催生了行星物理学等交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文章在分析国内外行星物理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行星物理学与传统学科及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了我国未来行星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对该学科的未来发展给予了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