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适应了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存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指导教师与培养工作需要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校企联合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动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与校企开展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理念要求为实现创新的目标,校企之间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共筑资源共享平台、完善联合培养研究生动力机制等途径不断实现理念、人才、资源等要素的有效汇聚,共同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植物保护专业是农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和农业高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建立在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需求机制之上的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和办学探索与改革,其成果惠及高校、企业以及广大学生群体,对于我国高校培养人才改革、教学模式调整、师资力量整合以及校企高效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机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行的动力机制却难以激发各主体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积极性。据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各主体参与联合培养的相关动力因素,梳理总结出当前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努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改革,上海交大与宝钢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也做了些有益的探索。笔者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机制,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黄进  杨琨  李勇 《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27-129
校地共建新闻学院,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新闻教育、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应有之义。成都学院通过与成都市委宣传部共同建设新闻学院,联合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从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实践环节等方面,开展学业教育、继续教育、提高教育,有效实现卓越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推动成都市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成都学院新闻学院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起到了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旨在主动服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打造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与服务支撑能力的全面提升。该活动采用系列主题赛事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科、专业或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设置  相似文献   

7.
介绍学校近几年来所推行的博士生培养十大改革、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的举措,并对未来在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应推行的改革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针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引企入校、联合申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共建生产和实训基地等形式,校企双方以教学、生产、科研的合作项目为平台,在合作机制建立、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师资互聘互用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践,在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高端技能型人才需要与培养现状,通过校企共同成立一体化办学共同体,创新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联合开展订单人才培养,探索一条校企共同培养城市轨道交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认为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的主要趋势和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措施。基于协同学理论得出:大学、科研院所边界拓展、职能交叉和功能整合形成的竞争与协同,奠定了校所联合培养的组织基础。分析“联合研究生教育中心”的案例,认为建构校所联合培养体系,关键在于发挥整个系统及各子系统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促使控制参量牵引外界达到阈值,在自组织演化中,推进校所协同机制的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