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大学工作了十几年的我,五年前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来到我校附中做了中学校长.当时的我,中学教育的实践经验几乎没有,校长的阅历更是一点都没有,怎么做校长,的确很茫然;五年来我一直在不断地追问校长是什么?校长做什么?校长怎么做?五年后的今天,我虽仍是没有取得成功的经验,但我勤于感悟,而且感悟颇多,以此改进自己与改进工作,果然越感遂心顺手.我的主要感悟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2.
吴伟怀 《湖南教育》2005,(20):18-18
校长是相对独立的特殊职务。他既不是什么官,也没有什么级别,然而肩负的责任重大,要管的事情数不胜数。有些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却是一件件最难办的事情。做一个校长难,做一个好校长更难。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校长至少应该扮演好五重角色。一、把握正确的方向,做一个领航者  相似文献   

3.
一个现代校长的基本职能是什么?校长不是发号施令、指手画脚的“家长”,也不是事必躬亲的“领头羊”,更不是“后勤服务员”。我认为,作为一个现代校长,起码应该搭建好三个平台。一、搭建好制度平台。建立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校长实行学校管理的第一着,制度平台不首先建立起来,学校管理就是一句空话。一个学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事情说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只有让学校做什么事情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把什么事情都做得像模像样,有条不紊。如果一个校长治校凭感情办事,凭情绪办事,凭好恶办事,凭威严办事,凭权力办事……  相似文献   

4.
几经波折,终于在一个星期日的下午,在刘京海校长的家里,我们见了面。知道他非常忙,我刚一落座,就直奔主题。“刘校长,您说校长该怎么做才能管理好一所学校?”刘校长沉默2分钟,沉稳地说:“校长怎么做,我说不好。不说  相似文献   

5.
巧干好处多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做事情只顾埋头苦干,别人怎么做,习惯怎么做,他就“依葫芦画瓢”照着做;而有的人做事情之前总要思考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巧妙的办法。对于这两种人,我们当然要学习后者,因为大量事实表明,巧干比苦干好处多。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比如:要  相似文献   

6.
校长的自问     
记得某县教育委员会主任在一次"全县教育行政工作会暨学年度教育工作考核表彰大会"上语重心长地向与会校长提出了六个问题:校长办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校长主要精力做什么?校长工作的着力点是什么?我凭什么当校长?我比前任校长强在哪里?我给后任校长留下什么?笔者认为,这六个问题,值得当今学校的每一个校长深思.  相似文献   

7.
<正>1.沉睡与觉醒——校长实践智慧的意识维度。当今学校管理中多表现出一种集体的无意识,这集中表现在人们对"校长工作的目的何在""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学校管理"等本源性问题的深层次思索,逐渐遗忘了学校管理所应有的本真状态和终极意义。对于校长而言,他事实上在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是对其生存论、价值论分析的关键问题,然而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他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以怎样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使命。校长专业实  相似文献   

8.
八年前,简阳市教育局开始启动办学水平目标管理,对各中小学和乡镇教育实行目标管理考评.2003年以后,教育局又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修订了目标管理考评办法.最初的目标管理评价,旨在让学校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并逐步接受、调整,达到规范学校的要求,但学校显得比较被动;新的目标管理评价方案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旨在激发学校的办学激情,不仅引导他们知道怎么做,还要愿意做、乐于做和创造性地做.  相似文献   

9.
<正>在英国学校考察期间见到这样两个情景:学生写作业时,千姿百态,有的用左手写,有的歪着头写,有的趴在桌上写;一个学生鞋带松了,他走到老师面前,把脚伸给老师,老师帮他把鞋带系上……学校校长和随行专家告诉我说,英国的教师和家长特别尊重学生的兴趣、个性、需要。学生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老师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正在顺利进行,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调整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重新构建学校管理平台,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实现管理职能的重大转变,已势在必行。1!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转变到学校的效能管理。过去的学校管理,校长从学校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人的社会功能出发,通过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各种教学组织形式、课内外活动等实现学校管理功能。新课程实施,需要校长把管理功能的目标转向到效能的目标。也就是说,从“应该做什么”发展到“为何做”和“怎么做有效”。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1.
何生玉 《农村教育》2004,(11):37-37
当前在新课改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新形势下,作为一个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管理者,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校长领导下的各项工作的决策,直接影响着教职工的工作方向及态度,影响着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新课改的实施,校长应该怎么做,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重在研究教什么,还是怎样教?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来说争议的问题总要经过“正—反—合”三个阶段。传统的教育学理论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而《学习的革命》一书则认为我们怎么教比教什么重要得多。合题就是加强课程改革,现在的课程把教什么和怎么教都包容进去,统一起来。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也是一组有争议的文章,如果说李仁甫、杨邦俊的观点是正,那么杨斌、周富兴、黄厚江的观点就是反,那么“合”的观点是什么?合其实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应该是深入其中之后的一种超越,人们常常在做合题,假如这个合题由你来做,你会怎么做?程红兵  相似文献   

13.
学校管理学既要研究“分割的学校管理”,更要研究“整合的学校管理” 据笔者对基层学校的观察,学校的管理工作通常被分为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和科研管理等。与之相应,学校就有了分管教学、德育、后勤、科研等工作的副校长或主任。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分割——各唱各的调。这种状况产生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分管的体制不适合学校的实际。现实中,学校的德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一体的、互有交叉的。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做法:有的学校只设一位副校长负责德育、教学、科研工作,其下又配了3位主任。在他们看来,这样便实现了3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二是正校长的职责不明确了。当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人分管以后,正校长主要应该管什么反倒被模糊了。如果我们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称为“分割的学校管理”,那么,“整合的学校管理”是什么含义?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校长该做什么、怎么做才是在进行“整合的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重在研究教什么,还是怎样教?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来说争议的问题总要经过“正—反—合”三个阶段。传统的教育学理论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而《学习的革命》一书则认为我们怎么教比教什么重要得多。合题就是加强课程改革,现在的课程把教什么和怎么教都包容进去,统一起来。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也是一组有争议的文章,如果说李仁甫、杨邦俊的观点是正,那么杨斌、周富兴、黄厚江的观点就是反,那么“合”的观点是什么?合其实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应该是深入其中之后的一种超越,人们常常在做合题,假如这个合题由你来做,你会怎么做?程红兵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重在研究教什么,还是怎样教?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来说争议的问题总要经过“正—反—合”三个阶段。传统的教育学理论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而《学习的革命》一书则认为我们怎么教比教什么重要得多。合题就是加强课程改革,现在的课程把教什么和怎么教都包容进去,统一起来。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也是一组有争议的文章,如果说李仁甫、杨邦俊的观点是正,那么杨斌、周富兴、黄厚江的观点就是反,那么“合”的观点是什么?合其实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应该是深入其中之后的一种超越,人们常常在做合题,假如这个合题由你来做,你会怎么做?程红兵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重在研究教什么,还是怎样教?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来说争议的问题总要经过“正—反—合”三个阶段。传统的教育学理论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而《学习的革命》一书则认为我们怎么教比教什么重要得多。合题就是加强课程改革,现在的课程把教什么和怎么教都包容进去,统一起来。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也是一组有争议的文章,如果说李仁甫、杨邦俊的观点是正,那么杨斌、周富兴、黄厚江的观点就是反,那么“合”的观点是什么?合其实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应该是深入其中之后的一种超越,人们常常在做合题,假如这个合题由你来做,你会怎么做?程红兵  相似文献   

17.
杨明华 《江苏教育》2007,(17):50-50
校长的工作是什么?校长的责任是什么?校长的使命是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做校长应该也一定会碰到的。乍一看这三者似乎是一回事,校长是干什么的,但实际上这三者却不是一回事。从校长这一职务来讲,他具体的职责范围,他具体做的事的确比较明确,即他是一个专业的管理者,他的工作即是按照教育规律、管理法则运作好学校的人、财、物,做好学校的一切工作。但校长的职责是什么,这却不是只要对学校的一切负责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8.
校长寄语     
同学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念: 我能行,因为我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胡迎时 哈尔滨市动力区文化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多次被评为市、区教育先进工作者撰写的教育论文多;足在省、市教育期刊上发表一其个人办学事迹被黑龙江电视台;次报道 校长寄语@胡迎时  相似文献   

19.
学校管理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校长的权威、领导方式和对下属的认识、对学校面临的内外环境的把握。威信比权力更应受到校长的关注 ;用什么方式管理下属更好要看下属的成熟度 ;学校管理所处的内外环境日新月异 ,校长对此不敏锐 ,也会给管理成效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经历了全国上下的“校校通”工程建设和如火如荼的整合教学研究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走入了一个阶段性发展的停滞区。搞建设时,轰轰烈烈投人大量资金购买设备、装备环境;抓应用时,大张旗鼓搞培训、抓研究。然而,当这些工作都告一段落时,那些曾经忙于信息化工作的校长、教师们陷入了迷茫——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