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A老师是我的同事,不久前,我与他在一起谈论当今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时,一拉一扯就扯到了他儿子身上.他详细地向我讲述了几个他的家教故事.听完A老师的故事,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他的家教艺术和教育情怀着实让我感动.  相似文献   

2.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还是一个没有人类的世界.在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草地旁,生长着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榕树,在这棵大榕树里有一个像屋子样的小树洞,在这个小树洞里,生活着一个小小的雪人. 小雪人特别喜欢读故事.他有一本用榕树叶缝成的故事书,但是他早就看完了.所以,在这一年里,他几乎每天都待在树洞里,一遍又一遍地念故事给他种的冰花听.故事念完了,他就自己编.虽然冰花听不懂,但是小雪人不在乎.他念故事时,脸上永远挂着微笑,仿佛冰花真的能听懂似的.  相似文献   

3.
这是八十年代的一个故事. 他在高中住校,离家很远.为了省钱,他很少回家,节假日就在学校不远的火车站当搬运工,只有过年时才回去一次.  相似文献   

4.
一天上午,我们中(2)班全体小朋友坐在教室里,静静地收听常州人民广播电台“童心天地”的广播节目.“我叫顾晓林,今年6岁.我讲的故事的名字叫……”当童稚、甜美的嗓音从电台里传出时,我深感欣慰,激动不已.坚持了一年之久的家园联系教育活动,终于结出了硕果。晓林原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他每天说话不多,上课一发言,小脸就涨得通红.但他很喜欢听故事,每当教师给大家讲故事或看图讲述时,他那专注的目光特别惹人注意.我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告诉  相似文献   

5.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儿子今年6岁了,在教育孩子时,我经常采用故事法,对他及时地进行行为习惯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举几例,供大家参考。1.故事让孩子学会了关心他人那是孩子3岁半时,他特别喜欢听《猪八戒吃西瓜》,我就一遍遍讲给他听,直到他都能背出来了。有一天,爸爸买回一把香蕉,他一口气吃了4只,肚子都圆鼓鼓  相似文献   

6.
记得读师范时,教育学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大山的故事":一天,默罕默德云游到一座大山前,他对着大山喊:"大山,你过来吧!"大山岿然不动.他又对着大山喊:"大山,你过来吧!"大山依然不动.默罕默德接着对大山说:"大山,你不过来,那我就过去吧!"听完故事.我们都笑了,笑的是这个故事的简单.老师却说,这个故事虽浅,可是道理却很深,将来你们自己慢慢去体会吧!  相似文献   

7.
爷爷真入戏     
在我印象中,爷爷给我讲的故事最多。因为我家的故事书多得很,我要听什么样的故事,爷爷就讲什么故事。讲小花猫时,他会学小猫喵喵叫,那声音可逗了;讲老虎时,他就跳起来,好可怕;讲小狗时,他就“汪汪”地“咬”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少年天才叫威廉·詹姆士·宾德,他父亲在他一出生时就采用各种手段开发他的智力,他在3岁时就能用母语自由阅读和书写;4岁时写出了3篇500字左右的文章;6岁时又写成了一篇解剖学的论文;他上小学时,上午9点入学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他母亲去接他时,已经是3年级了.  相似文献   

9.
[经典背后的故事]一个小洋葱头也会有故事吗?当然,这个洋葱头可不是一般的洋葱头,他是一个勇敢、乐观、坚强、聪明能干的洋葱头。我们一会儿再来讲洋葱头的故事,先来看看是谁写出了好看的洋葱头的故事。意大利童话作家姜尼·罗大里,出生于1920年的意大利,他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面包师傅,母亲做女工。罗大里的童年是在“面粉口袋和煤炭口袋之间”度过的。罗大里17岁就开始当小学教师。罗大里是一个快乐的老师,他能想出独特别致的游戏,给孩子们讲各种有趣的故事。如果没有现成的故事,他就自己编故事。《电话里的故事》就是他在外地工作时,每天…  相似文献   

10.
我与书     
我的语文学习是从听故事开始的.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我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小学时,我最喜欢上历史课,最喜欢会讲故事的李老师.李老师五十开外,其貌不扬,但很亲切,说话也风趣.只要学完本节课的内容,他就会给我们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李老师每回给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这样,每周一节的历史课就成了我的精神寄托.我很纳闷,李老师的脑子里怎么会装着那么多的故事呢?李老师说,他的故事都是从书中来的.当时,我多希望自己能有机会看看这本书.  相似文献   

11.
闫学 《教师》2010,(25)
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讲过一个禅宗里的故事:有一位禅师,每当被问及佛教的"道"如何解释时,他便竖起大拇指,一句话不说,只让人看他的大拇指.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学会了这样做.一天,禅师看到小和尚也这样做,就飞快地拿刀砍掉了小和尚的手指.小和尚哭着跑开去.这时,禅师喊他,他刚回头,禅师又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据说,小和尚得到了"顿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在达到哲学的单纯之前,必须经过复杂的思辨之林.  相似文献   

12.
A老师是我的同事,不久前,我与他在一起谈论当今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时,一拉一扯就扯到了他儿子身上。他详细地向我讲述了几个他的家教故事。听完A老师的故事,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他的家教艺术和教育情怀着实让我感动。以下是A老师向我讲述的他的家教故事——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脾气特别坏,他发火迁怒于别人时,自己心如火焚。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相似文献   

14.
我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他从小就特别喜欢听我和他爸爸给他讲故事,开始我们就按照书上的故事念给他听,可后来他经常不满意,嫌我们讲得不好听、不生动。我想知道,怎样讲故事孩子才爱听,对他才更有好处呢?河南信阳丁霞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故事的滋润,故事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心。积极有益、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能熏陶孩子的思想情趣,而且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那家长该怎样讲好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呢?首先,选内容适宜的故事。故事很多,但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听,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时要选对内容,选有利于孩子…  相似文献   

15.
莫晗 《家长》2013,(Z1):75-76
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换一种心态,将困难视作挑战。他5岁丧父,从小随母亲和外婆长大。刚开始,外祖母只是给他讲故事听,后来就开始启发他:"你要是认识字了,就可以读到更多的故事。"那些精彩纷呈的故事激发了他的求知欲,这使得读书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不同之处     
父亲非常忙碌,4岁的女儿却偏爱“3只小猪”的故事,并要他天天晚上念给她听。父亲暗自高兴,就把故事录了音。当孩子下次再要听时,他只需倒一遍录音带。  相似文献   

17.
儿子与故事     
儿子快三岁半了,他从小就很喜欢听故事,每次给他讲故事,他都听得非常入迷。他不但爱听故事,而且还喜欢“改编”故事和“创编”故事。给他讲故事,按原来的故事情节,最多只能讲两遍,如果再讲的话,就必须按他的要求去改变原有的故事情节。比如讲《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当讲到狼从磨房主那里出来,又朝小羊家走去时,他说故事里要加上大狼狗,让大狼狗去对付大灰狼,不让大灰狼把小羊吃掉。于是故事就变成了:“这次,小羊以为妈妈真的  相似文献   

18.
Jokes and Humor     
不同之处 父亲非常忙碌,四岁的女儿却偏爱《三只小猪》的故事,并要他天天晚上念给她听。父亲暗自高兴,就把故事录了音。当孩子下次再要听时,他只需倒一遍录音带。  相似文献   

19.
陶星的故事就像夏日的一阵惊雷,让我满心震荡.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年龄和我相当.可是,当我们仍旧眷恋在父母为我们筑就的温床中时,他已经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扛起了一个家庭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喜欢动物是男孩子的特点,我的外孙佳佳也不例外。当他还未满周岁时,就喜欢抚摸猫,和猫玩耍。在他开始能行走和说话时,就更加喜欢动物了。由于他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他来上海时我就因势利导,经常带他到公园,动物园、自然博物馆等处游玩参观並用故事形式对他讲述这些动物的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还经常给他看一些书刊上某些稀有动物的照片,讲有关的故事给他听。因此,他三岁时不仅已经能够区别许多动物模型和标本,懂得模型和标本的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