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兴伦理道德正在形成,但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从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出发,本文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体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价值目标、评价标准以及社会主义化理道德重建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失范是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主要是由于目前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道德规范不完善;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道德建设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与支持和道德教育发生了扭曲变形所使然。要遏制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加强道德人格建设,极力推进道德法律化、制度化进程,真正落实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让青少年在扩大知识视野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道德失范的危机。从社会学角度检视,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普遍,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学校应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帮助青少年树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道德,塑造青少年的网络人格,促进网络时代道德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进而使青少年在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传媒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传媒道德水平的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在目前传媒角色错位、传媒经营失范和传播内容失当等传媒道德失范现象凸现的情况下,加强传媒道德建设显得尤为必要。传媒应在思想观念上,以和谐文化的发展为导向;在价值定位中,坚持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兼顾的原则;在体制保障上,应建立健全各种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各种思潮和文化激烈碰撞,教师队伍出现了道德失范、滑坡的现象。因此,现代教师道德必须保持先进性,成为传统优秀师德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体,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切实起到到导向、示范作用。教师要成为社会中的先进分子,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是教师职责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  相似文献   

6.
几千年积淀而成的优秀传统道德品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瑰宝,这些传统是我们民族生息繁衍,并创造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的精神源泉。面对今天道德失范现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重建新时代道德乐园,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是人事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在现行的职称评审体制下,晋升高一级的职称,必须具备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学术成果。一方面,由于职称与个人利益相关联,高校职称评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评审高一级职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个人内在自律精神尚未养成与外在约束制度供给不足,同时也滋生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有效治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坚持教育引导与制度保障有机结合的原则,切实建立健全恩威并施的外在约束制度,学术道德才能逐渐内化成人们自觉的行动意识,才能从源头上抵制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回归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初衷。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失范、社会无序现象不断加深,迫切需要重塑文化的整合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人文关怀和"大爱精神",重塑道德规范,从而有效解决道德失范,建立与社会发展进步相适应的新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美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道德是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特别是优秀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思想源泉。所以对中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必须和传统美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古为今用,发挥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榜样作用,使学生择善从之,架起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可是在二者结合时不能随意和盲目,要注意把握,找寻一个合适度、一种互补的合力,才能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本文认为:发展市场经济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的功利追求必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任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应既适应于市场经济又超越市场经济;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道德责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这对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矛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的道德建设要注意克服过分夸大道德规范和道德人格作用的倾向,与民主法制建设和纪律教育协调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扫除社会丑恶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德治国,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终身学习”理论是当今 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教育改革思潮,它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即:人人是公民道德建设之人;时时是公民道德建设之时,处处是公民道德建设之处。  相似文献   

13.
德,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总称。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高职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全程、全面、全员可操作的学校德育体系;二是加强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三是重视学校文化和中国德育馆建设。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坚持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致力于发展面向知识经济的素质教育,着眼于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塑造,使其真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良好的道德环境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为此,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必须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培养年轻一代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的道德意志薄弱,自控能力水平低,道德行为缺乏坚持性,极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知行不一"的现象在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时有出现,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课堂内外锻炼他们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要从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坚持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与斗争,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巩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当人们在广泛利用传统道德资源为现代道德建设服务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弄清传统道德资源利用的可能范围及其限度。道德理论、道德教化与道德典范是传统道德资源的三个主要方面,而道德的现代问题及其新颖程度决定了传统道德的理论资源、教化资源与典范资源利用的可能范围及其基本限度。  相似文献   

20.
杨曦 《中国德育》2007,2(8):29-32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迫切需要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培养公民意识,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心理和文化基础。作为公民道德中的核心要素,如:自尊自治、公正观念和公共精神等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