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嘉兴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许多教育差距,通过一个又一个学区范围内的均衡化建设,进而实现了县域范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确定,初步形成了"城乡教育统筹有方,布局调整及时有效,教育资源配置有序,标准化建设带动有力,教学常规落实有恒"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教育生产函数与义务教育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地区和学校间的教育质量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也非常不均衡。教育生产函数的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质量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地区和校际教育质量的差异。保障我国义务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基础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心在于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六大发展任务之一,而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从2005年起,河北省以农村学区改革为切入点,探索建立县域教育管理新体制.以县(市)为单位,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按照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划分为若干学区;以学区为单位,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办学,形成学区内经费、师资、设施、装备等办学资源的均衡配置;通过学区的均衡发展,逐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提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推动延安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缓解“择校热”和“大班额”现象,使每名适龄儿童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2013年延安  相似文献   

5.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确保农村学生依法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得到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价值取向不合理,学校分层现象严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现状,应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公平为原则制定教育政策,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理念,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逐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当前,各地区应依据《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坚持国务院领导、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均衡配置各类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学校在硬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为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关松林 《教育研究》2013,(12):46-51,67
现阶段,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不均衡,主要源于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内城市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缺乏科学性。应制定标准、完善制度,明确资金投入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重要前提,标准化学校建设是加快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关键环节,定向培养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有效途径,资源共享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长效机制,特殊政策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8.
刘宝生 《教育科学》2008,24(1):6-10
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省级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的软、硬件办学条件及教育经费投入实现相对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标准、均衡化,在省域内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初步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公平。针对制约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济、政策、制度和管理等因素,推进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对策包括:一、明确各级政府在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二、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三、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促进均衡化;四、在省域范围内统一教师工资标准;五、建立城区教师定期流动长效机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六、加快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步伐,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八、加强督导评估,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教育生产函数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教育生产函数的视角对我国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描述和教育基尼系数分析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和校际间的数学教育质量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也非常不均衡.教育生产函数的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和校际间以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质量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和校际间数学教育质量的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保障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前提基础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心在于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个案实证研究发现,广西中部某市H区义务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生均教育投入偏少、教育资源供给未能反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不高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为此,地方政府需充分认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领导;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缩小教育资源校际间的分布差距;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创新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1.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教育任务和要求。《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8年9月6日自治区出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加强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及城市薄弱学校之间联合办学,优化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消除大班额现象,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办学差距。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当前,应依据义务教育法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规定,坚持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均衡配置各类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学校在硬件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为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14,(8):20-21
玉溪市红塔区自2011年探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化建设以来,加强学区化建设,逐步实现了城乡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不断缩小了校际、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在缓解“择校热”、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两基”人口得到全覆盖,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日趋完善,生均公用经费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师资均衡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均衡发展取得了诸多伟大成就。伴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由“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我国仍面临涵养义务教育质量文化生态、精致化城乡教育资源积极差异配置、农村学校优质师资可达性以及农村学校信息化赋能教育等方面的多重挑战。为更好应对现实挑战,我国必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案。要推进认知更新,涵养质量导向的教育生态;要体现积极差异,实施尊重多维特征的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要打通优质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三个课堂”融入性应用模式;要坚持全员关注,建立增值教育评价的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太原市迎泽区教育局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平建设为着力点,确立“城乡一体发展、校校标准建设、队伍质量提升、整体水平均衡”的发展思路,以政府保障为前提,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为基础,以提升办学质量为重点,以强化队伍整体素质为突破口,统一实施城区、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实施城乡校际联盟系列措施,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地区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6.
富锦市地处我省东北部,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边陲小城,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0所,学生512万人。几年来,富锦市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为目标,从调整学校网点布局人手,全面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建设标准化学校,使富锦市教育事业得到了均衡、协调、健康发展,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实现了“双高普九”,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跻身于全省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条件下,怎样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像城里的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经济贫困县如何办教育?农村教育怎样才能走上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承德围场满族自治县开展的“学区”建设工作解答了这个问题。该县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抓住全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契机,打破乡镇村行政区划界限,在全县创建了12个“学区”,并在“学区”范围内统筹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将“学区”内现有教育资源重新配置、调整和吸纳,使“学区”的办学实现了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教育优质化,全县农村教育呈现出了勃勃生机。围场强化教育“学区”建设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县农村基础教育从普及向优质教育转化、进而走上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路子,为全省农村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一、积极落实城乡一体化战略,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现阶段,各区县要以贯彻落实《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08年~2012年)》为抓手,在全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涵发展,用现代化理念配置教育资源,用好教育资源,建设教师队伍,搞好学校管理,落实素质教育,切实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寄宿制学校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学生上学难、学校教学质量差等问题。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着办学经费短缺、后续资金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生活教师不称职、农村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董志伟)日前,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农村学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在部分县(市)启动农村学区建设试点工作,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可持续发展。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原有的以乡(镇)中心校(总校)作为一级农村教育管理机构的体制面临挑战。由于我省一些农村乡(镇)规模过小,以乡(镇)为单位实施管理,造成乡(镇)中心校(总校)数量及管理人员过多,编制紧缺,再加上受人口限制,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过程中,难以按照标准化学校的建设要求制定规划,更难以实现教师配备的学科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