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将如何达到这个目的?这是所有语教育苦苦探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人提出了关于这些问题的卓见高识,但无论哪一观点都没能让人们普遍接受。所以,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教些什么,当下的教学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语水平的提高。我想,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语教学太复杂太“感性”,仅一个语“性质”之争就有千说万论;二是语教学的任何一套理论似乎都还未能现实地解决“少、慢、差、费”的积弊。笔无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语教学的苦恼,在这里仅就美学的视角,提出一点关于突破语困境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三十多年的中语教改是有成效的,但并未令人满意,还没有从实践到理论上探索出一条为广大中语教师所承认和接受的路——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中语教学思想、体系和方法。这当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反思的。 1、克服片面性,防止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三十多年的中语教改的每一阶段,都取得了一定成绩,都有一些新观点、新提法。但往往观点、提法不一,而对改革情况,往往缺乏全面的调查、研讨,存存片面性,用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比如前些年,为了拨乱反正,在教学中再次强调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这是对的。到这几年强调  相似文献   

3.
传统语文教育之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从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独具特色及教学过程的先进与否等方面对传统语教育尤其是以私塾为代表的传统语教育进行重新评价,认为传统语教育在总体上是一种科学的语教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郭在贻先生《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认为在理解古代作品中的词语时须树立历史的观点,他指出:“语言中的词汇和词义都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因此,训诂学不能满足于对词汇和词义作静态的、共时的描写,还要对词汇和词义进行动态的、历时的考辨和分析……由于缺乏历史观点,许多注解家往往用词的今义去代替词的古义,以致误解了原。”语教材的编在注解言词语时大体上秉承了历史的观点,但仍有少数注释存在以今律古的问题。下面就《愚公移山》中一处注释提出笔的看法.以待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5.
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曾经被美国的《未来学》刊物确立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之一。语——无论小学语、中学语,还是大学语,教学的中心任务就在于培养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一点上。但在阶段性方面应当有鲜明的区别,大学语教学毕竟与中小学语教学不同。经常听同行们谈起大学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现在就这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语教学的目的是语本身还是语所负载、传达的内容,这是语界经常争论的话题,也是语教学时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它关系到语课“上什么”和“怎么上”。认为语教学的目的是语本身,或认为是语所负载、传达的内容,都有片面之嫌。面对丰富多彩的语教学,应根据课的目的要求来决定语教学的重点。具体来说有四种方法处理它们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针对语学科性质的论争,对以往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了辨析和比较,提出“语即语言的化”的观点,旨在揭示语既是语言工具学科又是人学科的根本属性,从而矫正语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重工具性轻人性的种种偏颇。  相似文献   

8.
读了《语教学之友》2004年第11期张克昌老师《早应退出教材的两篇章》一,为张老师直言自己的观点而敬佩,但是对张老师阐述的观点实在不敢苟同。以下就中的观点阐述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刊去年第四期发表了马智强老师《语文教学的世纪性思考)一文,并加了按语,欢迎广大读者就文中的某些观点及当前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展开讨论,为此本刊辟出了“大家谈”这一新的专栏。从那时起,编辑部先后收到了数百篇文章,这种盛况是我们事先未曾想到的。在此,我们谨向关心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读者、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来稿的内容涉及了语文教学的诸多方面,由于版面限制,我们只刊用了其中少数有代表性的文章。这些文章的看法不尽相同。对问题看法上有分歧,是正常现象。通过讨论、辩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问题。从这次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以来,围绕语课程与教学的若干问题,争议一直颇多。关于“语”所指,同样是众说纷纭。近年来有三种观点很为活跃,即“语言学说”、“化说”、“言语说”。笔对此“三说”实在不敢苟同,借此陈述己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聋校语教学及其研究工作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跨越,做出了不少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现今又有很多特教前辈及有志之士站在教改前沿,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在语教学的各个领域,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办法,推动着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语”是什么?“语教育”是什么?关于这两个问题,近年来语教育界探讨得颇为热烈。在一些“新理念”以及一些新术语的介入下,一些人的观点似乎令人耳目一新。本也想发表一些看法。权当“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13.
“莫”是一个多性多义字。在古洛中用例最多,在语言学界分歧是大的要数作否定性天指代词的“莫”。“莫”作为否定性无措代词,指代的是被完全否定的整体。它可以特指被否定的齐有的人,也可以泛指包括人在内的被否定的所有的事物。随文意的不同,它可分别被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或“没有哪一个”,在句中只作主语。这是语言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Q是.围绕着作主语的情况,不少学者观点不一,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莫”在有主语的句子中充当主语的同位语;另一种是,“莫”作主语时.它前面的名词作状语。笔者以为这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新课程的若干模块中,选修模块的教学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选修教学涉及到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2004年秋季,我校开始苏教版语新教材的实验教学,2005年进入选修教学阶段。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在选修教材的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本就选修教材的教学实施问题谈一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关于语篇的定义,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结构派的看法,认为"语篇"是大于句子的单位,语篇由句子组成;一是功能派的看法,认为"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由句子来体现,其长度可以从一个词到一个长篇大论的文章或谈话.  相似文献   

16.
教学原则是教学现实的客观存在。对英语教学问题的不同看法和不同处理,往往会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读听领先,写说跟上,全面发展;突出句法,科学识词,把握语篇;课前自学,课中共学,课后用学”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英语教学现实和历史中抽象出来的,它正确反映了中国英语教学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可否提倡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关于语教育的争论也是愈演愈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语教学到底怎样改?不破不立,但这个“立”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语教学。从本期起“青语园地”板块将推出“说论语”小栏目,其目的就是让广大青年教师畅所欲言,对语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从而对语教改有所推动。“说论语”采取对话的形式,针对一个问题展开思想的交锋。观点或对立、或相似,但必须有新的见解。字数以3000字左右为宜。本期刊登青年教师李镇西和程红兵的通信,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以素质教育和人教育为理论根基,尝试从言、情、诗、思四个维度来阐述自己对语教学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新的小学语教学大纲的试用,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大纲周密完备,内容博大丰富,要求明确具体。在学习中,我们瞻望语学科的未来前景,增添了许多语教学新的观点和认识。现撮要录出,有的问题没有展开。有的问题难下结论,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求学好、用好新大纲,指导21世纪语教学改革,提高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语阅读教学是中学和中专语教学中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本地对当前语阅读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浅议,提出了语教学必须重视阅读教学的观点,章用较多的篇幅从正反两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同时阐述了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并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