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伍敏 《科教文汇》2011,(14):136-136,137
自男权社会以来,男性在生产劳动中占主导地位,而女性则长期处于被忽略、被歧视的社会地位。从而,两性之间在长期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地位的差异,性别歧视由此产生。这种歧视同样存在于人类的语言文化中,因为人类的语言文化从劳动中产生。因此,本文介绍了"她"的文化背景及其与性别歧视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侧重研究在性别歧视文化背景之下如何对"她"字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2.
汪偲 《科教文汇》2007,(11X):190-191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女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性别受到歧视导致社会地位低下,从而在社会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一事实同样也被很明显地反映在人们日常语言的应用中。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中的称呼语和咒骂语的研究,详细比较了两种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分析了语言中产生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女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性别受到歧视导致社会地位低下,从而在社会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一事实同样也被很明显地反映在人们日常语言的应用中.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中的称呼语和咒骂语的研究,详细比较了两种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分析了语言中产生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性别歧视是基于性别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通常意义上的性别歧视是指针对女性的歧视。这种文化反映在语言里,产生了大量了性别歧视语。很少有人从认知的角度来阐述和分析英语中性别歧视语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形成性别歧视语的认知根源。然而了解了性别歧视语的认知根源,才能真正做到在实际交流中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  相似文献   

5.
男女在使用语言时所表现出来的性别歧视一直是人类语言学关注的问题.性别歧视,特别是人们对女性的歧视,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很深的时代烙印.语言也正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本文旨在从语言本身所包含的“性别歧视”去解读隐藏于其中的文化,从而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英语词汇反映出了很多社会现象。其中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歧视、贬低女性的现象在英语语言中俯拾即是。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言一些词汇意义的对比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指出了英语语言当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旨在通过对词汇的分析,更好地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文明尽管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依然存在,女权主义团体的日益增多.试图从英语的词汇入手,分析英语词汇对女性的歧视和贬低.第一部分阐述英语词汇通常给人某种暗示,认为女人通常都是男人的一部分;第二部分则揭示英语词汇本身对女性的一种天生的敌意,它不断地歧视贬低女性.只要社会中的性别歧视未被消灭,语言中的歧视现象就永远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8.
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英语词汇反映出了很多社会现象.其中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歧视、贬低女性的现象在英语语言中俯拾即是.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言一些词汇意义的对比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指出了英语语言当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旨在通过对词汇的分析,更好地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赵凌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X):159-159,43
现代西方文明尽管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但社会对女巨的歧视依然存在,女权主义团体的日益增多。试图从英语的词汇入手。分析英语词汇对女性的歧视和贬低。第一部分阐述英语词汇通常给人某种暗示。认为女人通常都是男人的一部分;第二部分则揭示英语词汇本身对女性的一种天生的敌意,它不断地歧视贬低女性。只要社会中的性别歧视未被消灭,语言中的歧视现象就永远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10.
陶胜 《今日科苑》2007,(10):136-137
性别歧视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到语言上就是性别歧视语。性别歧视语是指轻视、侮辱或贬低女性的语言。本文探讨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及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独立意识也逐步苏醒,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也受到语言学界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我们从语言中可以看出一切社会现象,当然,性别歧视现象也不例外。本文将以标记理论作为基础,分别从形式标记、分布标记和语义标记三个方面探讨俄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分析了语言中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语言性别歧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语言。性别语言在词汇方面主要体现在词汇标记、通用词、称谓语、语义等方面。而形成这样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男女性别特征差异等自然因素和社会发展逐渐形成的社会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杨顺娥 《内江科技》2010,31(2):24-25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古来有之,性别歧视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必然会在语言这一社会交际工具中有所体现,本文从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诸多表现,分析其存在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若干因素,指出通过人们对性别歧视语言的重视,性别歧视这一社会现象会逐渐弱化甚至根除,从而实现社会的平等、和谐。  相似文献   

14.
崔柳 《科教文汇》2010,(26):204-205
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通常是探讨语言文字中包涵的对女性的偏见。语言是传递思想的工具,文字是一种客观存在。语言的色彩并不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因而是可变的。与其说性别歧视存在于语言中,不如说是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中。消除性别歧视的方法不应该是创新词汇,而应该是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徐静  金治国 《内江科技》2007,28(5):45-45,44
性别歧视是英汉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性别歧视现象在英汉语言中词汇、构词、谚语、称谓及职业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剖析,以便引起人们对语言性别平等的极大关注和对女性语言的日臻修正。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23)
语言带有浓重的社会色彩,语言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观念与价值理念。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词汇,反映的正是社会的性别歧视现象。本文将从形态学、语法学及语义学三个角度出发,分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进一步探索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就避免性别歧视语言给出一些建议,从而提升读者的语言性别意识,扫除交际中可能出现的性别歧视现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今中外,性别歧视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在劳动力市场中更是常见。本文研究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现状,以及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损害,并进而通过对导致歧视的因素的分析探讨,提出解决这一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纵观美国的历史进程,针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始终存在。尽管美国女性的生存状态一直处于持续改善的过程之中,但是,性别歧视思潮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公从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通过解读美国女性总体生存状态的变迁历程并分析其背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发现,自殖民地时期至今,盛行一时的传统话语体系和其他种种复杂的社会影响因子曾持续产生过或消极或积极的作用;而综合以观之,美国女性的生存环境大体上呈良性转变态势。这一社会群体和美国其他女性主义者对女性权益的追求与捍卫于此良性转变而言可谓功不可没;然而,鉴于依旧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美国女权捍卫者仍需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9.
张春丽 《科教文汇》2008,(18):175-175
本文在弄清什么是语言性别歧视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着手探讨该问题:性别歧视在汉语言中的表现;语言性别歧视存在的社会原因;最后,对语言性别歧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张蓉芳 《内江科技》2009,30(6):168-168
英语中广泛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本文列举了英语中常用的性别歧视语,探讨了性别歧视语的成因,并阐述了消除英语歧视语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