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小波选取原则,选择db5小波对测井曲线进行旋回划分,研究表明,db5小波可以将测井信号中的信息分频放大,识别出不同频段的旋回,分别对应不同沉积周期的沉积旋回,进而划分出准层序组,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的结论与实际的地质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李兴龙 《内江科技》2011,32(12):98-98
本文介绍了小波分解与重构的基本理论,对某油田的测井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并对该测井信号进行了奇异性检测,用于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利用小波变换理论全面分析测井曲线的细微变化,并结合判别分析的方法进行地层压力的预测和储层识别。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剖析八道湾组岩芯、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层序地层界面进行了识别和划分。八道湾组共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和4个体系域。  相似文献   

4.
朱逸青  张蓝夫  马青 《内江科技》2013,34(4):157-158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岩性、录井以及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南地区石炭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识别出3个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三级层序,2个四级准层序组,5个五级准层序,建立了塔里木北部轮南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在研究区内识别出三角洲、潮坪、泻湖、台地、河流等五种沉积相。分析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时空展布特征,揭示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的时空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测井资料具有很高的纵向分辨率,是层序地层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料。本文基于大港油田板桥凹陷的某项目,对准层序组、体系域中测井曲线所反应出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测井曲线在层序界面识别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层序地层学是一门根据露头、钻测井、地震资料,同时结合有关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解释,对地层层序格架进行地质综合解释的地层学分支学科。准确的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是沉积相、储层展布、储层演化等研究工作的基础,合理的进行地层划分对比才能保证沉积相和储层研究的合理性。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以Exxon层序地层的理论为指导,对BG盆地下白垩统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并建立全区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7.
许超 《内江科技》2011,32(12):112-112,174
钻井模拟中的测井信号往往存在着与地层无关的噪声干扰,必须进行去噪处理。小波变换可以滤除测井信号的噪声和干扰,但其去噪效果与阈值的选取有关。本文从理论上介绍了阈值的选取准则及阈值选取方法,再从实验角度对四种阈值选取方法(Stein无偏似然估计阈值法、固定阈值法、混合型阈值法和最小最大准则阈值法)进行了分析计算,最终选定混合型阈值小波消噪法去除测井信号的噪声。对实际测井信号的处理效果表明,混合型阈值小波消噪法不仅去噪效果好,而且较好的保留了测井信号的分辨率,适用于测井信号的去噪。  相似文献   

8.
在地层学理论研究、石油勘探开发中,层序地层分析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研究的关键是各级次层序界面的划分,以及内部的旋回结构解析。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岩心比较少、地震资料分辨率达不到精度要求等,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层序地层研究过程中需要应用较多的测井资料。测井资料具有很高的纵向分辨率,包含大量与沉积地层旋回变化有关的信息,是地层岩性和物性等的反映。通过不同方法科学的分析提取这些信息,会大大提高层序地层研究的定量化水平。不断提高测井资料的利用程度,充分发挥测井资料在层序地层学分析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将有利的促进测井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旭望 《内江科技》2007,28(4):85-86
本文探讨了层序地层学理论中关于层序的定义,讨论了不同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以及主要模式,尝试性总结了松辽盆地层序地层的划分原则,归纳了松辽盆地层序地层单元的识别和划分标志,讨论了松辽盆地层序地层的基本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伏龙泉地区断陷层开展层序地层识别、划分和对比,将伏龙泉断陷划分为4个二级层序、10个三级层序。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采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域的思路,建立伏龙泉断陷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伏龙泉断陷地区的沙河子组—泉头组的层序地层格架主要特征—断陷层呈现"快速沉降、断超结合、边缘多期剥蚀"的地层充填特征,"断超结合型—坡折超覆型—断坳转换型"层序构型演化特征,"东厚西薄、南北互补"的层序时空展布格局。  相似文献   

11.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心和测井资料对轮古东地区石炭系巴楚组进行层序地层学分析。在研究区识别出了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以及若干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并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对层序的演化以及层序格架内砂体的分布,预测了砂体尖灭线的可能位置。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23)
测井曲线标准化的目的是消除测井曲线标准化人工操作与仪器引起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关键的步骤是选取标准井与标准层。针对陆相盆地稳定标准层难以选取的问题,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方法,选择工区内具有等时性的地层为骨架标准层,结合趋势面法并依托石文软件对常规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校正。结合残差值模型与岩电模型相辅验证,结果表明,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划分地层识别出等时性地层可作为测井曲线标准化的骨架标准层,从而抵消来自液体相对测井曲线标准化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基础,结合地质剖面的实测资料、井下岩心观察情况和分析试验结果以及测井资料,通过系统的研究和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进行层序划分,建立空间上的等时地层格架。初步确定了该地层格架内的沉积物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沉积相展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文杰等 《内江科技》2014,(3):126-127,131
层序划分是储层描述的基础,层序划分的精细程度在储层描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层序划分的方法很多,主要时频分析和小波变换。本文在分析两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之上,采用小波变换与时频分析联合的方法进行层序划分。  相似文献   

15.
QHD32-6油田主力含油层段明化镇组下段属于曲流河沉积。由于河流改道频繁,砂岩储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连通性差,地层对比特征不明显。加上海上钻井密度小,必须充分发挥地震资料在旋回对比中的基础作用。本文通过对小波变换与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划分地层层序地质依据的研究,选用合适的尺度和时窗对井旁地震道划分出了不同级别的层序,使其中的频率结构得以暴露,据此可探测到各个频率段之间的突变点或突变区域,这反映在地质上就是沉积环境的突变。由此开展了沉积旋回及层序检测技术的研究,搭建的精细等时地层格架,使得反演和地震属性分析在可靠的地质背景下进行,保证了地震综合解释和储层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5,(3):28-29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露头、钻井、测井及地震层序相结合的手段,对层序界面进行识别,综合研究区的地层特征,将本区的层序界面具体分为3种,即:侵蚀层序界面、暴露层序界面和淹没层序界面。基于层序界面的识别,本文将研究区的三级层序分为7个。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区一般缺失层序4和层序5,存在以下5个层序:层序1、层序2、层序3、层序6、层序7。  相似文献   

17.
利用T.A.Cross提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通过对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原始资料的深入分析,并借鉴部分前人研究成果,以详细观察地表露头剖面、岩芯描述资料为基础,以取芯井段测井相分析为依据,认为七西区基本上发育了3个中期旋回,8个短期旋回,24个超短期旋回。在超短期旋回层序中识别出了主要的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以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为对比框架、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为对比骨架、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建立了八道湾组高分辨率的层序地层格架并进行了相应的等时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18.
董贵能  何小胡 《内江科技》2012,(10):164+156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对北部湾盆地涠C-3油田流三段进行沉积基准面分析和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将流三段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13个短期旋回。在此基础上,进行沉积演化研究,研究认为:第一个中期旋回至第二个中期旋回的前半旋回为冲积扇-河流相,第二个中期旋回的后半旋回至第三个中期旋回为辨状河三角洲-滨浅湖相。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位置,指出由第一个中期旋回跨越至第二个中期旋回的转换面和由第二个中期旋回跨越至第三个中期旋回的转换面是形成有利储层砂体的主要位置,是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9.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可以视为通常意义下的时序信号,通过对其进行小波变换分析可有效地进行信噪分离.小波去噪的基本方法有模极大值去嗓、基于各尺度下小波系数相关性进行去噪、阈值去噪、平移不变量小波去噪等方法,本文研究了基干Matlab中小波去噪具体算法并写出了计算程序.实例分析表明.小波分析去嗓能够有效地识别监测数据的噪声,具有操作简单、不失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小波分析在一维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对小波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小波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