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套路及散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的产生过程入手,探析了套路与散手及表现特点,认为套路与散手是武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将两者的打与练有机结合起来,武术最真实的表现形式才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套路及散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的产生过程入手,探析了套路与散手及表现特点,认为套路与散手是武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将两者的打与练有机结合起来,武术最真实的表现形式才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试论武术套路与散手技击的关系沈阳体育学院关铁云,孟祥太,曲润杰,马斌胜上海中医药大学张云龙在武术套路与散手运动不断发展,阔步进入世界体坛的大好形势下(1995年8月美国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已增设散手项目),了解其发展进程,分析与探讨两者间的内在...  相似文献   

4.
对武术散手与散打名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名称是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以前,武术界认为武术"散手"俗称"散打",它们之间是可以互换通用的名称.通过研究发现,"散手"是武术套路的专有名称,"散打"是武术对抗性项目的专有名称,它们的内容和性质完全不同.因此,"散手"与"散打"不但不能够通用而且应该归位到武术内容分类中各自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武术受我国传统文化、中医学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影响,在其套路内容、动作结构和散手、器械实战及其武术理论上,都含有丰富的哲理。下面就武术的部分动作特点,谈谈武术运动中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现代武术竞赛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武术竞赛是推动武术运动发展的重要方面。竞技武术因得益于完备的竞赛体制,在国内外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传统武术竞赛体系的形成,为传统武术拓展了应有的空间。套路与散手竞赛的分离是武术适应奥林匹克竞技规范的必然结果;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中,武术的奥运发展战略是正确的选择;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要改变对峙,协调发展,走向共赢。展望未来,套路与散手竞赛的分轨有望得到解决,竞技武术融入奥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传统武术将成为武术后奥运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薛少朵 《武当》2004,(4):35-35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武术这一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也加入到竞技体育大家庭中,由此,竞技武术从传统武术中孕育而生,形成了套路、散手、太极推手3方面内容的独立竞赛体系,被世界各国人民广泛接受,与传统武术并驾齐驱,构成中国武术的两道亮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传统武术怎么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有着无穷的魅力,在广大习武人群的努力和国家的支持下,必然与新编武术和谐发展,两条腿走路,共同走向世界。传统武术从运动形式角度分为传统武术功法运动、传统套路运动和技击运动。散手属于技击运动,是在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基础之上对传统武术技击技术的深刻研究和灵活运用。传统武术各拳种在技击方面的交流,自古以来都是以散手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试析武术套路与散手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由单一的技击需要向表演、健身、防卫和陶冶性情等诸多方面发展,首先是因为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需要。其次,目标取向引起了系统内部调节功能的畸变,赏析需求的不同是散手与套路分离的重要因素,从而引出第三点,即套路与散手的本质特点决定了需要建立不同的训练体系,而训练的走向性又使它们朝着各自的方向不断地深化和优化。从根本上讲,套路与散手的分离是认识论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0.
龚编辑信箱     
我看到1986年7月的《中华武术》杂志上发表的《岳氏散手十八式》,还有1991年3月的《中华武术》杂志刊登的拳术套路《满江红》。不知这两个拳种套路有没有单行本,我想购买?  相似文献   

11.
散手踹腿动作的运动解剖学和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刺激等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搏击的技术和进行演练的套路总称。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散手属于中国武术的对抗性项目,这项运动不仅有助于掌握武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武术发展的最重要标志就是竞技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套路与散手的分离及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武术在技术上具有技击特点,在文化特征上有民族特点.武术朝着整体与分层两个方向发展:整体指对专业武术人才的培养,对武术技法特点与传统训练体系必须全面继承;分层指根据健身、娱乐、审美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从文化艺术的视角,沿着武术历史发展的脉络探讨了武术套路和散手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文章结合体育美学知识,从武术套路对美的感受,运动形式对美的追求,动作对美的体现,攻防含义的表现应不脱离美的原则,阐述了武术套路与美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散手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独立于套路演练的另一武术形式,它吸取了传统武术格斗的精髓,又包容了武术技击的原则,是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技巧的现代技击术,它是一项以对方技术动作作为转移的斗智、较技的竞赛项目。随着武术散手运动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开展,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传承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1)武术以“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套路和散打两种比赛形式并行发展;(2)套路和散手存在的原因是二者都没有脱离武术的技击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6.
龚编辑信箱     
一、来函回复河北沧州李玉川来信:看到贵刊《中华武术博览》的征稿消息,请问具体要求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是完全是图片,还是图文并取?是套路,还是散手?龚编辑答:《中华武术博览》是本刊与河南梁以全少林武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编辑的大型画刊,其征稿的具体要求刊载在本刊今年第三期。文稿的收录当然是图文并茂,功法、套路、实战搏击兼容并蓄,以能全面反映您所练习的武术流派风貌为基准。您有需要详细咨询之处,可向河南梁以全少林武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咨询,电话是0371—60903226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与本质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揭示武术套路内涵的传统文化价值,从武术套路传统思维和本质特点入手,研究分析了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方式、内容与本质特点,提出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主要有形象性思维和关联性思维两种方式。形象性思维赋予武术套路表演艺术化、技术系统化、动作形象化的特点;关联性思维使武术套路技法多变、动作规格完整与严谨。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本质特点是注重具体现象、实用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的竞技舞台下,不管是与技击貌合神离的套路运动,还是戴上护具的散手运动,都给中国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打上了一个问号。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对传统武术的汲取。只有这样,武术才能在历史的交叉点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武术散手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运动项目,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普驼高等院校里,开展武术散手运动,既使大学生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又使武术散手运动得以普及提高。因此,做好普通高校中武术散手运动的推广发展工作,弘扬中华武术精粹,是武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对60名武术运动员和3O名田径运动员的上肢三大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测试和分析表明:各测试组左右侧无明显差别,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优于田径运动员,武术套路运动员优于武术散手运动员,这可能与专项技术动作系统训练有关。本体感觉的准确性测定不受关节活动幅度的限制,可作为评定武术运动员训练程度的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