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广场舞健身活动在临汾市开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现状研究,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对促进临汾市精神文化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也为临汾市进一步开展好广场舞健身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参考建议,进而促进全民健身的良好推进。  相似文献   

2.
从初步兴盛、多样化发展、独特风格形成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古代民间体育的发展衍变进行了研究,认为原始体育中的娱乐活动是民间体育的起源,春秋时期对等级观念的突破使民间体育初步兴盛,地域性和民俗性使民间体育具有了独特风格,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促使了民间体育的多样化发展,民间武术门派的林立和武术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武术文化的形成。我国的民间体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紧扣全民健身及“阳光体育”的时代主题,结合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对临汾市襄汾县城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对应的意见与建议,希望对临汾市襄汾县城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脚马和高跷虽然同样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蕴涵,集养生、健身、娱乐为一体的脚踩木棍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但它们在起源、形式、发展、器材等方面却存在着不同。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高脚马和高跷的起源、发展、形式、器材等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使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两项富有情趣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内涵,加快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7):651-654
目的调查临汾市尧都区中学体育课推广排舞的师资环境等现状,为排舞在临汾市尧都区中学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深入调查排舞的开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相关对策,为排舞在临汾市尧都区中学体育课中能够更好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和结论排舞在临汾市尧都区中学推广有一定的基础,中学生对排舞有了解并且受到很大一部分学生喜爱,近几年由教师带队参加的比赛次数很多,因此在临汾市尧都区可以将排舞运动引入中学体育课;学校相关部门对排舞表演及比赛的支持和推广力度不够,推广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史记·苏秦传》曾记载齐国都城临淄的体育娱乐活动:“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秦汉时,六博仍是当时宫廷和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之一。所谓六博?如何博法?对于广大青年读者来说是不大了解的。本文向你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民间游戏与民间竞技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间游戏,俗称“玩耍”,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它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最普遍、最有趣的娱乐活动。它主要流传于少年儿童中间和节目里成年人娱乐节目之中。而民间竞技则是指在民间举行的各种形式的赛力、赛技巧和赛技艺的活动。中国民间游戏与民间竞技作为一种传承的民间文化形态,从产生之日起便深深植根于神州大地,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着自身的社会价值。一、早期的启蒙功能席勒在《美育书简》里这样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从中展示了游戏(包括竞技)本身所具有的社…  相似文献   

8.
藏族娱乐习俗一般包括竞技习俗和民间游戏两种,且二者往往结合在一起,构成藏民族民间的娱乐活动。有些竞技民俗后来还演变成传统的体育活动,成为藏民族健身的方法而得到传承。在藏民族文化中,有许多妙趣横生、趣味异常的民间游戏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性。它们不但有很强的健身价值和广泛的群众性,而且适合藏民族的生存环境、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有的游戏还和宗教信仰紧密相连。下面,介绍几种在藏族民间广泛流传的游戏活动。一、掷骰掷骰,藏语叫肖再,用具是碗、勒合切(子)和一圆形皮垫。这是藏族民间普遍的娱乐活动,玩者多为男子。…  相似文献   

9.
刘阳  曾玉华 《体育文化导刊》2013,(1):128-130,138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丝绸之路龟兹文化体育文化生活的特点,探讨其对中华体育文化在唐代长安的大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认为在长期的文化互动中,龟兹文化对中华乐舞大系、民间俗乐发展起极大的推动作用,丰富唐代长安的节庆娱乐活动,对中国杂技百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坚持文化开放和礼乐精神特质是中华体育千年不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舞狮起源与发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舞狮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且具有鲜明、独特民族风格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随着舞狮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它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喜爱。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舞狮的起源、分类及发展情况进行初步探讨,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舞狮运动的优秀文化内涵及其新时代赋予的精神内涵,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民俗体育活动是依托节气、节日、民间生活和受一定宗教影响开展的,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或民族风情文化。民俗体育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和谐统一”,从精神修养入手,追求内外兼修、神形统一、心身并向、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对城镇居民的体育休闲观念将产生长期影响。因此应求新、求变可持续发展,将民俗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相融合,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的体育休闲活动,满足城镇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是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认识、创新、运用及对次生态民俗体育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创新、运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拓展.提出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主要面对的问题有:(1)政府主导力度不够;(2)民族传统体育法制保护和发展机制不健全;(3)科研工作不够深入和扎实;(4)社会群体义务与责任缺乏.指出开发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要遵循本源性、整体性、人本性、创新性原则.在开发策略上,提出:(1)加强政府主导力度;(2)建立健全民俗体育文化法制保护与开发机制;(3)深入开展普查、科研工作;(4)着重关注民俗体育文化"活态传承"人的培养;(5)结合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开发、打造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6)利用传统节庆日,开展民俗体育竞技、娱乐、休闲等活动;(7)在民族地区民族院校中有选择地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教育与活动.  相似文献   

13.
论民俗体育文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民俗体育文化具有自娱和和谐社会、承载优秀文化传统、培养认同感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具有文化团块性、天人合一性、区域民族性、心意情感性、表演趣味性、民间规约性、继承与变异性、广泛的普及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临汾市社区武术健身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临汾市社区参加武术健身的中青年男子偏少而中老年人居多;参加者大多是慢性疾病患者。因此,应重视中青年参加武术健身,学校体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武术健身活动,激发锻炼兴趣,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海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表现为总体性“冷”与个别项目“热”的两种态势;民间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教师及家长对民间体育活动应走进学校有较一致的看法。从我国民间体育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其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等方面,追溯民间体育活动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不力的社会根源,据此提出发展我国民间体育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代空竹运动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抖空竹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游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健身与休闲娱乐价值和审美价值而焕发出青春和活力,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休闲健身运动.当代空竹运动的发展表现出"运动发展城市化"等十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更好地推动苍溪县民俗文化的发展。研究方法: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结果和结论:苍溪县民俗文化活动有游百病、中秋送瓜、行香琐记、山乡栽秧酒等民俗活动,民俗活动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社会环境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根据苍溪县民俗文化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强民俗文化底蕴的挖掘、整理、保存和研究提炼,提高民众对民俗活动的认识不断加强,进行良性的变异的建议,旨在促进苍溪县民俗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研学活动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以及分析研学活动发展现状,认为在项目教学法下把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融入研学活动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依托闽南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以拍胸舞为例,对民间传统体育研学活动的开发进行探讨。旨在利用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研学活动内容,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提高研学活动的质量,创新研学活动的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19.
体育运动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活动项目之一,其历史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而对于体育中的民俗体育文化来讲,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民众对于这种体育文化没有一种自觉的保护和传承的态度,再加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导致了这些文化的发展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很多的商业公司将民俗的体育文化作为增加自己商业经济效益的噱头,只注重挖掘其经济方面的价值,忽视了其文化方面的价值以及人文方面的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保护民俗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0.
北海"水上居民"疍家是一个"以海为生、以舟楫为家"的特殊群体,其传统民俗体育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疍家上岸后,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传统体育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疍家传统体育的适度开发,可以增加北海滨海体育休闲旅游的文化特色,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