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运动制胜”到“运动致趣”向俗回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运动技术学科的教材研究中,运动项目教材的建构以"运动制胜"为出发点,很少涉及运动兴趣培养和运动快乐获得问题,其原因是受早年竞技体育教学观和机械还原方法论的影响。基于运动项目教学理念的思考,对"运动制胜"与"运动致趣"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在当前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现实社会,除专业运动队外,均应在大体育观下以"运动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转俗成真"的运动项目教材研究要"向俗回转",建构适应多元教学目标需要和学以致用的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2.
祝芳 《体育教学》2012,(8):22-23
作为体育学科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载体——运动技能的学习,涉及的对象一是有意识、有情绪、有发展需要的活生生的"人",二是有着不同特征的运动项目所承载着的运动技能。体育教学需要从这两个维度考虑如何进行教学的设计与组织,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目标的达成。本教学设计依  相似文献   

3.
系部基本情况体育教育训练二系的前身是运动训练科学系,2009年学校为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专业建设,适应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彰显体育学院的办学特色,对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进行整合,按运动项目划分组建教学单位,该系现包括足球、篮球、排球、藤球和毽球5个运动项目。通过调整实现了专业、专项教  相似文献   

4.
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于1998年修订的《认知方式镶嵌图形测验》,作为划分体育专业大学生认知风格的测量工具,共选取5个运动项目(举重、跆拳道、散打、田径、篮球)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共计260人进行了测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运动项目或项群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认知风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风格可为运动员选材,尤其是可以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第二专项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笪丰 《体育学刊》2005,12(5):110-110,117
1运动俱乐部意识问题 若有这样一个试题:运动俱乐部是属于文化性的事情,还是属于体育的事情?这会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是答属于体育,二是答属于文化娱乐的性质.因为历史遗留下"体育运动",体育即运动,运动即体育,"体育运动"即体育这样的旧习俗,弄得运动文化与体育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让人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6.
<正>近2届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的主题都是围绕"有效体育教学",区别在于角度不同,2017年的活动主题为"健康促进与终身体育视野下的有效教学",2018年的活动主题为"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的有效体育教学。角度不同却别有洞天,为新时期与时俱进探讨有效体育教学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现实样本。一、对多样化体育课堂的理解初中体育多样化具体是指初中学生通过多个运动项目的学习,形成多种运动体  相似文献   

7.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特色项目建设评价体系和标准的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创建排球"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俱乐部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整体设计、组织安排、考核评价和管理;将体育教学、课外锻炼、校内运动竞赛、运动训练等管理内容进行"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俱乐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及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发展的关系和历程入手,逐层阐述了人、社会以及运动项目都是从自然中产生和发展的,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都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并通过对运动项目从人类生存的需要,到逐步形成了竞技运动和竞技运动高度发展给人的身体及学校体育教育带来的危害的论述,进一步阐述学校体育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使人的自然属性和运动项目的自然属性共同作用于学生,并通过改造竞技运动项目,使其教学化和生活化,适应学生学习需要,这便是体育教学回归"自然"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9.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陈彩燕 《体育学刊》2007,14(7):10-14
通过对美国体育思想发展的回顾,分析美国当代学者对体育的认识,进而辨析“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观点的异同,得出以下结论,即“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体育观的主要分歧不在体育手段上,而是在体育目的上。“通过身体的教育”目的众多,与目的的唯一性不符,在实践中表现为教授运动技术,目的是否得以实现无从知晓;“针对身体的教育”目的明确,就是完善人的身体,、在实践中表现为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  相似文献   

12.
"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内涵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看似相同,其实内涵截然不同,它们决定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两种机制。当前推行的“教体结合”是在“体教结合”未能实现其既定目标的情形下提出来的,“教体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引导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传统的“教体分离”模式向完全依托教育系统培养的全新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专业教育中的"术科"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专业教育中"术科"课程的概念、特征、性质、结构和类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术科"课程目标是培养体育专门人才,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获得知识并承受相应的运动负荷,具有学习空间、教学环境开放性特征."术科"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实践性课程,思维方式属于求异思维,知识内涵具有明言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4.
付建民 《体育学刊》2006,13(6):75-77
依据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结合我国大学体育特性和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用科学发展观,将“绿色、科技、人文”与大学体育的“健康、知识、素质”结合起来,构建“多元整合教育模式”,并从它的必要性、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内涵和特性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身体的角度看体育的"智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身体运动方式,而"身体"作为人的存在的根本维度,与体育运动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身体"出发,阐述了体育之育的真正目的与效用--开发生物脑体以及发展身体智慧,把体育从"纯粹的无法思想的身体教育"中解放出来,视"身体"为可以思考、充满"智慧"的身体,说明了体育在"智识"教育上的真正意义,从而从根本上脱离了身心"二元论"并有力反驳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认识,以求让更多的人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与"诚信"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对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有着其独特的方式,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论述了高校体育中诚信教育的特性、教育原则及实施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标准本位"的体育教师教育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我国"标准本位"的体育教师教育构建的价值和意义.研究认为: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应该是包含初任、胜任、资深、专家等不同阶段的系列标准体系,未来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应主要指向初任体育教师入职资格标准的构建.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研究是对体育教师专业性的系统剖析,这一研究本身也是一种理论创新.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构建有助于指导体育教师教育,确立相应课程,严格把入职关,进而规范整个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奥林匹克教育"应该缓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意蕴审视与理解奥林匹克教育.在超理想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之间,形成了奥林匹克教育的第三条道路,这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教育.后北京奥运时期,中国奥林匹克教育应该缓行,应该在前提条件、基本立场、实施的强度、开展的形式等方面做出战略调整,以更理性的姿态与更合理的行动,促进国际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国奥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学入手,以名实论为理论基础,对"体育"这个实词的"名"与"实"(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体育"的名与实不符的逻辑错误,提出了"应该把与‘体育'一词对应的‘实'归为‘教育'这一临近的属"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只注重智育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偏重应试科目的教学,忽视非应试科目教学,偏重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负担过重影响身心健康,偏重校内教育忽视社会实践活动。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社会统筹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