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面上手发球是普通高校排球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考核项目。分析指出了抛球动作完成不好给发球技术的掌握、提高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以及抛不好球的原因 ,提出了规范掌握和提高抛球动作质量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说明了在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技术教学中抛球练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正面上手发球的抛球采用不同方法的教学 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正面上手发球的单手抛上旋 球方法,来提高正面上手发球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发球的训练方法 (一)非球台练习:无需球台,在床上、书桌上或其它场地进行发球练习。这在学习某一发球或提高某一发球质量时(仅限解决抛球与挥拍触球的配合,提高发球的旋转方面;不能解决发球的速度和落点问题)很实用。60年代初,吉林省的刘玉成就是运用此法发明的高抛抖动式发球,后拿到球台上试验果然奏效!  相似文献   

4.
运用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对2012年澳洲网球公开赛决赛中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发球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发球时间短暂、动作的连贯性,抛球的轨迹、高度、屈膝角度都是影响发球质量的因素。同时指出:"搔背"利于蓄力击出高质量的发球,发球随挥时作用于球上的时间越长,球速就越快。  相似文献   

5.
自1984年新规则不允许拦发球以后,大有利于发球,因此,各国都重视发球的攻击性,立足于从破坏对方的一传以至达到破环一攻战术的目的.本文根据国内的几种常用的有威胁性的发球形式发球效果对比,认为发球要具有攻击性必须同时具备飞行时间短、球的性能好两个条件.要缩短飞行时间必须升高击球点,采用跳发球并降低球的飞行高度.通过理论分析证明跳发飘球是一种攻击性强,失误少的好发球形式,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2010年三届网球大师杯赛中15名世界优秀职业男子网球单打选手的发球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显示:抛球动作娴熟,抛球高度准确、落差较小;后摆引拍方式仍是职业选手引拍方式的主流,抛球与引拍同时进行和中间无停顿的流畅型发球引拍节奏是优秀选手发球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国家女子网球队运动员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家队网球运动员的大力发球的运动学指标分析,以期提高我国网球运动员发球水平,并为教练员教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两台200 Hz高速摄像机对8名国家网球队女队员发球进行三维拍摄,通过北京体育大学视迅解析系统对所拍摄影像进行三维重构及运动学解析。结果显示:运动员抛球离手时,抛球高度平均为3.67 m,最高点到击球点落差平均为1.10 m。球拍后引时,膝关节最小角度分别为持拍侧91.35°、非持拍侧104.64°。"搔背"动作完成时,拍头均低于重心,平均落差为0.21 m。击球后平均球速为42.64 m/s,击球点高度平均为2.57 m。由此可见,我国网球运动员发球时抛球较高,建议降低抛球高度;相对于FB技术,FU技术能使运动员获得更大幅度的躯干扭转角度;缓冲结束时刻,部分运动员过度顶髋的现象造成下肢发力不充分,最终导致球速下降。"搔背"动作是典型的超越器械动作,下肢的充分蹬伸是动作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发球技术是羽毛球比赛中制胜的关键。对少年儿童和初学者来说,应以正手发球为主,反手发球的技术可以适当向他们介绍。~是因为少年儿童腕力小,控制不了手指;二是反手发球动作难度大,少年儿童难以掌握。因此,在训练中应从发高运球、平高球、平快球、网前球等正手发球技术为主,以便于运动员掌握。各种发球技术不同,现将几种发球技术的要领及优点浅析如下:l高远球1.l自使:把羽毛球发得又高又远,使球往对方后场上方飞行;球的运行路线与地面所形成的仰角要大于45“;球在对方场区底线附近地面垂直而降落。1.2优点:发高运球迫使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第44届世乒赛进入男子团体1/4决赛与半决赛的王涛、孔令辉、瓦尔德内尔、佩尔森、金泽珠和刘南奎等六名世界优秀选手发球时的站位、抛球高度、旋转、落点、和得分等的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左半台侧身位正手发球、高抛发球、发球旋转变化能力的大小及发球时的控制与反控制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乒坛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0.
抛球是中国古代最具艺术特质、最富文化意蕴的球鞠活动。在抛球活动艺术化演进过程中,抛球和诗、词、曲、音乐、舞蹈、酒令、风俗、戏剧等交汇融合,呈现为多种艺术表现形态。唐代抛球活动达到繁盛,抛球表演歌舞和酒令歌舞逐渐定型。宋代抛球歌舞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抛球比赛歌舞、宫廷娱乐歌舞等形式。元代"抛球择婿"得到戏剧化表现,元杂剧融抛球诗、曲、乐、舞,形成一种综合表演艺术。明清后,抛球艺术活动在南方诸地的民俗中得到承续。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收集了1952年~2012年共16届奥运会女子铅球决赛的各试掷成绩、试掷情况等数据,对参加奥运会女子铅球决赛运动员的前后3次试掷成绩表现特征、试掷最佳成绩分布和比赛能力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女子铅球决赛阶段6次试掷中,第1次试掷成功率最高达89.2%,其次为第3次试掷,第6次试掷;2)最佳成绩最多的为第1次试掷和第6次试掷,有多达50.0%(8人次)的女子奥运冠军是在第6次试掷达到最佳成绩;3)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比赛能力表现出曲折上升的变化特征在第1次试掷、第3次试掷和第6次试掷表现出较高的竞技水平,在第2次试掷、第4次试掷和第5次试掷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依据运动心理学的理论,结合训练实践经验,总结了高校投掷运动员各个时期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以图为高校投掷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左侧支撑技术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左侧支撑技术是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其重要作用和意义已在标枪教学和训练中引起广泛关注和足够重视.为此,着重从左腿支撑、左肩制动和左腿蹬伸三个阶段七个方面,对影响左侧支撑技术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阐述,以期能为标枪教学和训练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投掷运动员赛前准备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赛前准备是稳定投掷运动员比赛心理,增强比赛信心,创造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对60名不同级别的投掷运动员赛前24小时(前一天),在生理、心理、饮食,赛前准备活动及着装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赛前准备将有助于成绩的发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确定空中弧型标志提高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效应的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理论为依据,探讨确定空中定点孤型标志的方法,以体现一定投掷距离其各项因素的最优组合。通过拟定数学理论模型确定控制目标值,并应用于实践训练,增强运动员主体意识,使运动技能与运动素质迅速而有效地合成,获得理想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现代战争对特种部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种作战队员要想在战斗中得以生存,自身掌握的技能起决定性作用,飞刀技术以它的攻击突然,隐蔽性强等特点深得广大特战队员的青睐,通过对飞刀技术的解析,为今后飞刀技术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运动生物力学的技术原理为基础对跳远腾空后人体所作的相向运动,人体阶段重心与质点的运行轨迹变化,以及动作的规范性对落地动作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剖析。从中得出跳远的落地动作正确与否,将对跳远成绩产生相应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第十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男子掷标枪决赛前8名的运动员运动技术动作进行解析研究,求得投掷动作的运动学技术参数,依据运动学参数以比较不同运动员达到较好运动成绩时所采用的个人独特投掷方式,为教练员认识标枪运动的复杂性与不同运动员的不同技术风格,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控制训练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标枪、铁饼《技术重点组合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多年掷标枪和铁饼的第一轮教学经验,对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新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技术重点组合教学法在标枪、铁饼技术教学中教学效果最佳的结论,为提高标枪和铁饼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