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一九七七年五月全国体操个人比赛中,我们看到在吊环项目上,各种新动作技术发展很快,尤其是“大摆动”技术,已经淘汰了过去的陈旧摆动技术,从而使吊环动作有了更新更快的发展。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和青少年选手已经较好的掌握了“大摆动”技术,大部分运动员都能较好的完成向前、向后大转肩及向后大回环等动作。有些运动员,为了加大动作的幅度和摆动力量,还采用了窄环做大回环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吊环虽然一向被誉为显示男子力量的项目,然而近几年摆动技术的发展却代表了吊环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向。此外。少年儿童开始吊环训练的年龄大为提前和首先从摆动动作着手训练,这些都要求对吊环摆动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寻求更为先进合理的教学训练方法,加快训练步伐,促进吊环技术水平的更快提高,使体操运动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悬垂摆动悬垂摆动是吊环摆动动作的基础。几乎所有的吊环摆动动作都是在悬垂摆动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悬垂摆动的技术是  相似文献   

3.
吊环是一个力量性项目,还有大量的摆动动作.在吊环技术的发展史上,吊环的成套自选动作,以用力动作为主呢?还是应以摆动动作为主呢?曾有过不同的意见和范例。世界历代吊环名将:阿扎良的用力动作占70%;早田的用力动作占50%;安德里阿诺夫用力动作占20%;而比洛泽尔采夫和李宁的用力动作占30%—40%左右。从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动作来看,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吊环是男子竞技体操六项之一,是竞技体操中唯一的非刚性活动器械项目。运动员所握的两环及环带都是自身灵活不定的,所有的摆动、回环、倒立及静止等技术动作的完成必须保持两环稳定,在控制人体平衡和具备强大肌肉力量的前提下来实现。其技术之复杂、动作之惊险、难度和稳定性之高是男子体操中较难掌握的项目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竞技体操的飞速发展,虽然新动作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各项目之间的发展情况还不够平衡,如吊环这个项目,就远不如其他项目发展迅速。纵观吊环发展的历史,新的摆动类动作长期没有突破。目前除了在全套中突出增加用力动作,并采用摆动连接用力动作的复合,以及下法上的加难以外,几乎吊环上的所有动作都早在六十年代就已出现过,现在只不过是在原有的动作技术上加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吊环是充分表现力量的一个项目,从五十年代起,吊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五十年代,由于摆动技术落后,因此,静止用力动作占了绝大的比例。静止用力动作与摆动动作比例达2:1。六十年代,日本的加滕泽男,首先做出了高转肩的新技术。以后加上护掌的改进,使吊环动作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尤其是手倒立下摆技术,发展到类似单杠大回环的新时代,促进了摆动技术发展。七十年代初期,由于规则的修改,一套动作中动力性动作要占一半以上,更加促进摆动进一步发展。七十年代中斯以后。吊环动作主要是向摆动作和静止用力动作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提高了连接,技术,尤其是与难度高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吊环因受器械特点的限制,它整套动作中间没有脱手再握的腾越动作和转体动作(目前这类动作正处于设想阶段)。这使吊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几年来,吊环旋空翻下和直臂窄握大回环动作的出现,使吊环的传统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而当前下法技术发展较快,环上技术发展却显得缓慢。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设想并试做了吊环“支撑前摆后翻经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这个吊环摆动动作中的新动作。运动员张晶目前仅仅是初步完成,在技术上尚不完善。现将这个动作的技术分析、教学方法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设想,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吊环是体操项目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由于其支撑点的活动性,一些换握、转体和腾越类动作就很难完成,除了下法之外,动作的发展比较慢。吊环技术的发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为连接技术加难;一为动作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九年我省业余少体校少年儿童体操比赛期间,我们对吊环的比赛情况,作了调查。现就吊环的训练质量问题谈一点看法。一、儿童组完成动作的情况儿童组的比赛是采用国家体委制定的规定动作。整套吊环动作是根据儿童的年令特点,全部用摆动类动作所组成的,包括前、后摆动,前、后转肩,空翻下。全套动作的质量要求,可以概括为一个“高”字,即高摆动、高转肩、高空翻。因为只有掌握了高质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规则实施以来吊环项目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观察统计、现场观察统计等方法,对新规则实施以来吊环项目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新规则实施以来,吊环成套动作中力量静止动作比例上升;成套动作中5种动作结构组齐全,动作完成、连接形式呈多样化。其中,环绳交叉类动作已从比赛中消失;成套动作总体难度上升,动作技术及其连接继续向高难方向发展;D组以上高难力量静止动作及其直接连接已成为吊环成套难度发展的主流;动作完成的质量、规格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1.不同项目、不同动作的保护与帮助运用时的站位特点:(1)单杠、吊环、高低杠3个项目,均以摆动动作为主。摆动动作在垂直部位时速度最快,是初学者最容易脱手的地方,也是需要保护帮助者给予练习者助力和阻力的位置。因此,在做向后摆动时,保护帮助者应站在器械的后侧方;在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吊环优秀选手的成套动作特征表现为:力量静止动作数量多、难度大、类型全.在近几年的世界体操锦标赛和单项锦标赛上D D、E D甚至E E及组合式的力量静止动作,比比皆是、层出不穷,相比之下,摆动动作及其连接就显得“相形见绌”了,不仅难度小,且数量、类型也越来越少,这与现行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所提倡的“一套动作,应由比例大体相等的摆动和力量静止动作组成,并相间进行”的吊环项目特点显然是有差距的,这正是目前吊环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在现行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吊环难度表中,屈体后翻上两周悬垂前摆是纯摆动类型动作中唯一的一个E组难度动作,美国运动员奥·奈里在1994年世界单项体操锦标赛上凭此“绝  相似文献   

14.
吊环是男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的内容之一(简称大纲),男子儿童初级训练阶级以悬垂摆动动作为基本动作与基本技术为主要的基本功,如何抓好摆动技术的训练是发展难度动作和力量动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试图对悬垂摆动动作的训练与广大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 二、球的绕环类动作绕环类动作是摆动的继续,与摆动技术要求一致,放松、自然地连续摆动一周或一周以上。大绕环以肩为轴,中绕环以肘为轴,小绕环以腕为轴。按身体部位可分正面绕环,侧面绕环和水平面环绕。从绕环的路线来看还有螺旋形绕环。螺旋形绕环是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的两个水平绕环连接而成的。绕环可以双手或单手持球做,要求身体也能随球的绕环而转动、绕环或转体,尤其是在围绕身体水平面绕环时,必须换手连续摆动才能完成。因此学习绕环类动作必须以摆动技术为基础,动作幅度要大,要绕成一个平面。特别是单手托球的绕环  相似文献   

16.
一、吊环项目的特点及地位1。特点:吊环是男子体操六个项目中比较困难的一个项目。这是因为吊环项目本身的固有特点——器械的活动性大所造成的。人体相对于摆动的吊环进行运动,要求运动员要有很好的控制能力,控制好自身姿态和人体与器械的协调一致的能力,尽最大努力不使吊环晃动,这样才能较好地、省力地在吊环上完成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从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电影和录像来看,吊环也和其它项目一样,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的发展,除表现在“直臂前、后大回环”的技术已被绝大多数运动员较好地掌握和下法的创新以外,更主要表现在动作连接——尤其是摆动动作与静止用力动作连接——的创新上。我国赴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考察团介绍了在吊环比赛中所出现的八个“难新动作”,就说明了这一点。这八个“难新动作”是:  相似文献   

18.
吊环手倒立是吊环运动项目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动作,在比较高级的体操运动员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中,都是缺少不了它的。从吊环整套动作来看,它可以增加一套动作的难度及其优美性。但在目前一般的体操书籍和其他的参考资料中都很少专门读到吊环手倒立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关于吊环手倒立的练习方法,更是寥寥无几。吊环手倒立是不容易掌握的动作,而现在一般的教练员中间又没有一套完整的教练方法,同学们花了很长的时间练习还不能学会它,这对提高运动成绩,完成教学教练计划无  相似文献   

19.
梅希恩、普洛特金、科伦贝格、安采佩罗夫、谢苗诺夫等人对完成复杂力量动作的技术和教法等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是上述作者的著作主要涉及到速度力量和具有静力性质动作的研究。但在双杠、自由操、尤其在吊环的成套动作中往往遇到用慢节奏完成的纯力量动作。比赛规则规定,完成这些动作不能有附加的猛冲和摆动。  相似文献   

20.
弄清完成复杂力量动作的合理技术和研究其教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体操全能各项目中的力量练习,选择吊环是最适宜的。这既与器械的特点,又与完成动作的要求有联系,力量和专项力量耐力的水平对完成吊环动作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培养高级体操运动员的实践证明,体操运动员掌握的力量动作越好,他就能更快地学习新动作,比赛中的成绩也就越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