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至中唐时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运用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以《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为代表,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2.
分析李贺诗中最独特的通感、代语等修辞手法 ,它们不是诗人感觉方式的自然表现 ,而是自觉修辞的结果。李贺的创作显示出过度修辞的倾向 ,他在通感、代语等陌生化的表现手法中 ,发现了开辟奇境的可能 ,于是不断进行自我复制 ,致使那些有创意的新颖修辞在自己的诗中流为熟套。他的动机本与中唐文学极力求“奇”的主流趋势相一致 ,尽管有限的创作经历使他未能充分展开才华 ,达到成熟和完善的境地 ,但他和中唐其他诗人 ,将许多没有被词汇化的词语带入诗中 ,为中唐诗歌语言的革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贺诗歌意象探析李军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诗要用形象思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①。确实,李贺诗歌意象精采纷呈,具有其鲜明特点,杜牧《李长吉歌诗叙》对此曾作过十分精当而形象的描述,可谓至论。但另一方面,李贺诗歌一直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千古不解之谜,读者...  相似文献   

4.
《艺术与此在:论艺丛札》是作者十余年来从事文艺研究与写作的部分论稿合集,涉及美学与艺术学理论、电影理论、诗学和美术史等诸多研究领域,是一本跨越理论与现象、传统与现代媒介和中西艺术文化的艺术学研究著作。作者诸葛沂将本书分为"理论""电影""诗歌"和"艺术"四个章节。"理论"这一章为全书定下了研究基调及作者的研究偏向,即要从现代艺术的救赎论、现代性与现代主义、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诗心说"是顾随先生诗学思想的核心,从诗歌"为人生而艺术"、诗歌创作主体条件和诗歌中的情感问题对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唐诗的繁荣不仅体现诗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与其广泛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有很大的关系.中唐诗风转变与传奇小说的兴盛有很大的关联.李贺处在中唐诗风转变的关键期,其诗歌在意象选取、创作手法以及诗歌风格等方面深受小说的影响.通过考察李贺诗歌与小说的关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诗歌与小说两种文体之间的影响与交融,以及李贺在中唐诗风转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西南联大诗人群"的诗美探索与建构实践,主要集中在对于现代诗歌语言的革新与创造上。这种革新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诗歌中的叙述、描写性语言减少,沉思性语言大量增加;二是诗歌中的直白、科学性语言减少,矛盾修辞格、隐喻、通感、反讽等修辞性、感受性语言大量增加;三是蓄意制造文字的新奇与陌生化组合,探索现代诗句构、诗行构成的新法则,诗歌语言张力美效果凸显。当该派诗人以直观感性的、隐喻反讽的"新的感性"和象征性"艺术"语言改变着初期新诗语言直白化的弊端时,便创造了一套能够表现现代人复杂幽微意蕴与感受的诗歌语言体系。由于诗歌中象征性、隐喻性语言变多,陌生性语言增加,其晦涩与"现代化"的诗风由此形成,从而极大地丰富与提升了现代诗歌的艺术品格与美学品味。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新派诗,指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在诗坛上出现的一些表现力极强的诗歌.这些诗歌,突破了传统新诗的艺术手法和审美标准,一反传统新诗反映生活注重模仿的再现手法.而采取了象征、变形、艺术通感等具有再创造功能的,以表现为主的艺术手法.诗歌新,作者也新.这些诗歌的作者多为一些富有开拓精神的青年诗人,如顾城、北岛、舒婷、吕贵品、王小妮、才树莲、骆耕野、江河、杨炼、叶延宾等人.他们是在文艺界  相似文献   

9.
通感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在儿童艺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通感和艺术通感的内涵,并探讨了艺术通感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价值:扩展和完善了儿童的审美经验;激发和调动了儿童的审美想象;丰富了儿童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超验主义的理论来源,超验主义的核心思想,以及超验理论的理论实质。超验主义理论对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影响主要是从三方面论述的:超验主义肯定人的神性,超验主义强调直觉,超验主义崇尚自然。质疑宗教和吟咏自然及丰富的意象都是狄金森诗歌的鲜明主题和特色,从这些诗歌中可见超验主义理论对诗人创作的影响。运用文本细读法,通过细读其宗教、意象、自然等诗歌来分析超验主义理论对狄金森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刘勰的《明诗》篇为核心,就诗歌生成而言,从"感物吟志"的辩证关系探讨诗之生成;就诗体而言,刘勰坚持"诗有恒裁"同时,看到了诗歌体裁的进化;就诗之体貌而言,提出了"随性适分"。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诗学发展史上,朱光潜和梁宗岱是两位极具个性的批评家,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朱光潜所采取的是"启蒙"立场,其基本方法是"以西释中",而梁宗岱从创作的角度,从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出发,重在中西诗学理论的融合与沟通.这些不同导致了对诗歌以及诗歌理论不同的理解与价值判断,进而影响着中国现代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象征诗渊源于法国象征诗潮 ,朦胧诗也是在汲取西方诗歌营养的基础上回归了诗体本位。两诗派都主张艺术表现自我 ,运用象征、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 ,追求诗意的朦胧曲折。但相似的艺术主张不能掩盖两派在创作上的差异。渊源与审美意蕴的比较 ,将进一步明晰两诗派的创作特点及其影响 ,更深入地研究诗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杜甫诗歌喜用“野”字,艺术上它表现为一种阔大、变幻的境界;社会意识上它表现为一种与统治阶层对立的批判意识;它还表现出一种放纵个性的人生态度。“野”的境界的形成,是杜甫受禅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它是杜甫人生态度、宗教思想与审美意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北帝诞的粤剧酬神戏和祖庙屋脊公仔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它们共存于一个宗教空间中,皆以坊间百姓所熟悉和喜爱的折子戏为题材。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两种艺术的功能都是敬神,其主体"观众"是北帝。不过,从两种艺术的相互联系和各自的一些细节设计来看,它们又显出对神祇以外的"观众"的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16.
各种辞格的综合运用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以往在对通感格的研究中,对借助比喻的形式而将各种感觉沟通的所谓比喻式通感说得比较多,而与其他辞格兼用的通感格似乎关注不够,如比拟和通感兼用也会产生非常奇妙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7.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蒙古族及其先民长期笃信萨满教,这种信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不同层面和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蒙古族造型艺术早期审美意识的形成就和萨满信仰与萨满文化活动分不开。蒙古族造型艺术的内容很多,本文仅以岩画艺术、建筑艺术、服饰艺术以及色彩取向为例,以点带面来分析萨满文化对蒙古族造型艺术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讨论《地铁站里》与中国古诗词所具有的相似的艺术表现力,说明语言的共性不是体现在文字形式上,而是体现在人类共同的认知心理上,并表现为心理层上相同的概念结构。而就诗歌而言,心理层上相同概念结构的实现过程就是诗歌意象的实时建构过程。相似的艺术表现力是其实现的基础,也是诗歌语言的共性取向。  相似文献   

19.
诗歌长时间被看做时间的艺术,近年来叙事理论研究开始转向于空间研究,对时空体的研究随之不断深入。本文简要回顾了诗歌时空研究发展的历程,探讨了以意象为核心的诗歌时空体研究的可能性,并提出该角度研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诗歌时空体建构中的时空蒙太奇、诗歌时空体建构中意象的时间形态与空间分布、诗歌时空体建构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二十世纪中国诗歌中写“树”诗以及一些“树”的意象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不同时期“树”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指出了它们与古典诗歌不同的新的特质,呼吁建构一套能解决中国现代诗歌实际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