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对我国现役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进行测试分析。结果:1)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常模;"2)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均不受年龄、训练年限、参赛次数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和结构相对较稳定;3)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程度多处于中等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16例专家访谈、40例开放式问卷调查和505例现役散打运动员调查,建立了武术散打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五因子模型,具体由自制力、坚韧性、自我延迟满足、运动独立性、采取适应比赛情境的控制调节方式构成。并据此编制武术散打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评价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初步整理出优秀和非优秀散打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常模,为准确地分析和评定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武术散打比赛的结果除了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与技术水平相关外,还涉及到比赛环境、临场发挥等一系列因素。以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顽强性为主的意志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及竞技水平。文章以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方式为原型,制作了意志力因素测量表及测量方法,用以量化评价武术散打运动员意志力因素,试图找出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与一般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意志力因素差别。  相似文献   

4.
对武术散打运动员科学化选材的内容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运动训练日益科学化、规范化的今天,如何对散打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材已越来越成为诸多教练员及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首先从对武术散打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材的几个不同阶段的划分入手,提出了不同阶段的选材要求;其次提出了建立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常模”,认为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模式特征,可以对武术散打的科学选材提供目标和方向;最后提出了对武术散打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材时应借鉴和参考的指标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方面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性格特征及其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总结国内外运动员性格特征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运用"WT运动员性格测量表(WTCAIA)"对109名武术散打运动员、29名体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具有自控性、进取性、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猛顽强的意志品质等性格特征。结合教学训练实践,对武术散打运动员优良性格特征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37名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功率自行车分别对其进行10s、30s、60s最大持续运动能力测试与分析,旨在探讨散打运动员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为合理制定发展专项所需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服务。研究显示,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表现出明显的项目特征,即具有较强的磷酸原、糖酵解代谢能力和较强的最大做功能力;性别差异明显;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差异明显,男子之间的差异程度大于女子运动员。提示,武术散打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与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散打技术中的放松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武术散打训练过程中存在偏重身体素质、技术训练而忽视放松训练的倾向,从生理生化角度分析、研究放松对武术散打技术的影响,阐述放松训练是散打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介绍了几种武术散打中放松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试论武术散打的非智力因素对武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德在武术散打运动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散打的训练中非智力因素的分析,指出,意志品质、情感、性格及道德的培养对武德的建立及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武术散打教学训练中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对武德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的中国修订本,对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的运动员进行了不同场次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揭示焦虑影响因素的变化对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比赛的影响,用于指导训练和比赛。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认知焦虑低于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认知焦虑逐渐下降;运动水平的不同认知焦虑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摄像解析法及试验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出拳时间进行试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出拳平均反应时间分别为0.251秒、0.174秒。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出拳平均预动时间分别为0.392秒、0.476秒。测试中武术散打运动员反映时间占据优势,而武术套路运动员预动时间短,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拳到达预定位置。从发生动作反应开始到最后击中目标,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原地出拳项目测试中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进步出拳项目测试中差异具有显著性,武术散打运动员全部完成动作所用时间较短。换言之,在实战条件下,武术散打运动员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1.
David Foster Wallace was genuinely troubled by what he perceived to be a serious incongruity in the mental lives of elite athletes. To perform with grace and beauty, elite athletes must be ‘geniuses,’ yet in conversation and prose these same athletes often exhibit such vapidity and banality that he was tempted to simply write them off as unintelligent or worse. In response to this puzzle, Wallace developed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conceptions of the elite athlete aimed at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genius and dumb jock. For Wallace, this was an exercise designed to help him live a more compassionate life.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运动员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心理辅导实践为基础,编制了青少年运动员应激源量表。以169名青少年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由33个条目组成,包含7个因子,是测量青少年运动员应激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确定我国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员对球队组织信任的结构维度,编制相应的测量量表。研究方法:理论探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研究结果:对214名篮球运动员的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运动员对球队组织信任量表包括能力信任和公正一致性信任2个维度,再用407名运动员的有效问卷进行了跨样本效度检验,进一步证明了2维结构模型具有合理性。研究结论:本研究编制的信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今后以信任为基础的相关实证研究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Following the dismissal of Captain Richard Pratt from the position of superintendent in 1904, the Carlisle Indian School entered a new era. The school became more focused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moved away from offering immediate civilisation to the students. The school even promoted Indian arts and crafts. This move was also reflected in sport at Carlisle. The school became determined to construct a successful athletic programme. This resulted in the rise of masculine gamesmanship among the athletes. This, combined with racial pride, formed the basis of the athletes' manhood in the post-Pratt era. Yet, despite the demonstration of superior masculinity through victories, the school still positioned the students as subordinate to white men. The players were portrayed as comparatively unintelligent; they were apparently incapable of actually coaching the team.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优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流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主要由积极的心理品质、赛前良好的心理准备、个人竞技水平、巅峰体验、裁判、战术策略、教练员临场指导七个主要因子构成。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编的《运动员心智游移认知结构问卷》,运用问卷法、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构建并验证了三个初阶因子的运动员心智游移认知结构模型。研究表明:运动员心智游移因素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其基本结构由任务、环境和情绪等三个因子构成。研究为运动队评估运动员心智游移认知取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工具。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基于连续性理论及运动员职业过度模型,通过运动员个人基本情况表、焦虑自评量表,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选取270名专业(乒乓球、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的焦虑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焦虑水平影响因素进行推理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等级、入队前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环境、职业生涯时期对运动员焦虑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陶江  李娟  马时忍 《体育学刊》2006,13(3):119-121
以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为例,分析了决定400 m短跑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所占的比重,并据此建立了数学模型,从而将以往的定性分析转化成定量分析。帮助教练和运动员准确而快捷地根据400 m优秀运动员的模式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合理分配体力和时间,以取得更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大学生运动员比赛焦虑产生的相关因素,预测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并作适当的心理调整,保证运动员发挥最佳的竞赛状态,取得最好成绩。方法:选择参加沈阳市大学生运动会的356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试验,按照EPQ的L量表得分,排除了46名具有掩饰倾向的学生,最后获得有效样本310名运动员的测试记录,其中男164人,女156人。年龄在20~24之间,平均为21.56±1.32岁。样本资料的学生来自沈阳市内各高校的学生,有重点大学、普通本科、专科院校共24所。结果:从本组数据看,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焦虑水平在整体上显现出偏高的态势,比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好许多。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焦虑强度存在着人格特质的差异、性别的差异,运动员之间还具有心理健康程度、比赛焦虑强度等因素的差异,进一步证明了运动能力知觉和期望水平是比赛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预测运动能力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第七、八届全国残运会福建省代表队比赛的成绩,分析福建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指出影响福建省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经费不足、集训时间短暂、运动员老化、后备人才不足、教练员队伍老化、缺乏激励保障机制等等,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出台相应保障制度、大力选拨运动员、调整教练员队伍、增加集训时间、改进管理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