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一单元的习作是写一封书信,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我的看法,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写一封信给我.一个学生写下了自己对班主任的怨恨和渴望:"老师,班上语文成绩下降最快的就是我了.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习作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作文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作文的兴趣。我觉得应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3.
一、减少束缚,让学生放开说 作文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学生跳出教师预设的"框框",放手让学生在习作前"说一说".比如,我布置学生写"植树"的作文,先安排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讲清种树的要求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说"的活动,要求学生说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种了什么树、怎么种的,心里怎么想的.小学生争强好胜,发言特别踊跃.这时候要学生以"植树"为题作文,便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由此看出,在习作前组织一些"说"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然、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  相似文献   

4.
朱华贤 《初中生》2002,(23):75-77
浦南中学寄给我一本校刊,其中有不少是中学生的习作,翻看时,被一个新奇古怪的题目吸引住了:<"作文"救了作文命>.到底写些什么呀?我急切地看了下去,原来写的是这样一件事:读六年级时,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开学没几天,老师就布置我们写一篇题为<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我平时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文,想了半天还写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5.
我有幸再次聆听了虞大明老师执教的《猫与战争》一课,深深为他大胆创新、幽默有趣的教学艺术所折服。一、教学语言轻松幽默,给学生注入思维兴奋剂幽默是一种雍容豁达的生活态度,虞老师把这种生活态度带进了课堂。课前五分钟,虞老师就和学生聊起了天:“你们什么时候知道虞老师今天要来和同学们一块儿学习的?”“你们有没有猜测过虞老师长得什么样?”“现在,活生生的虞老师就站在你们面前,请你们仔仔细细地观察虞老师,你所看到的虞老师和你们猜想中的虞老师有什么不一样?”由此,在学生们充满童趣而又“肆无忌惮”的回答中迅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当习作逐渐成为儿童自我情感交流的内需时,习作教学才真正发生意义,习作水平才真正有所进展。本文试图从"为什么我要写""写我什么""我也可以改"三个方面帮助儿童发现原来习作的那些事儿都与自己有关,习作就是在写自己,从而证实帮助儿童从习作中发现自我,是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7.
正降低学生写作启示阶段的难度,培养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小学阶段降低门槛,放缓坡度,减少对学生的束缚,给学生自由发展空间,注重培养写话习作的兴趣,夯实写话习作的基础,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我有以下想法:首先,从培养写话习作的兴趣谈起;要想让写话、习作教学成为我们日常教学中真正有意义的一堂课,就要学会"发现儿童"。即我们要走进儿童世界,先了解他们的兴趣,才能谈得上培养。在了解他们的兴趣后,再把说写结合。让他们先说话。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玩木偶,那就  相似文献   

8.
起步习作之难,难于学生不愿写,难于学生写什么,难于学生怎么写。只要在习作教学中解决了渡"趣"、渡"米"和渡"渔"这三个难题,起步习作教学就变得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9.
海燕 《云南教育》2001,(14):27-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与热情。注意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习作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写一句话开始   在教完拼音后,我安排了一节习作练习课,让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刚开始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写“一句话”还有些迟疑,在我的不断启发鼓励下,孩子们用已学的汉语拼音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我让他们互相传看,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地读着自己写的话。我又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  相似文献   

10.
樊莉 《成才之路》2014,(35):87-87
正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小学习作教学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教师对习作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生对习作望而生畏,对习作不感兴趣,习作水平较差。因此,有必要加强小学生习作指导。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两点拙见,请小学语文教学同仁和研究专家批评指正。一、加强小学生习作的审题指导小学生习作,首先要审清题意,然后按照题意和题目的要求去写。不审题,盲目地写,最容易"跑题"。如《我和老师》,本  相似文献   

11.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怕作文,老师也觉得作文难教,已然成为"疑难杂症"。其实在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存在的最大毛病就是心中有话写不出来,写出来也是三言两语。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对他们进行观察方法、思维方法的训练,平时积累习作素材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以生活为依托,让习作成为有源之水。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习作和习作前对学生进行"过程再现"指导是两条重要途径。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这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写作文烦,首先烦的是"写什么"。曾在《人民教育》上读到过一组数据:某省小学五年级共计194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认为"没材料可写"的有93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7.8%。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在激趣打开学生思路后,每每动笔前还是会有孩子们问:老师,我写什么好呢?由此可见,学生习作最头疼的还是无米下锅,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仍然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想到了近年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笔者赴杭州参加“浙江省首届写话与习作教学研讨会”专题研讨活动,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的《走进崇文》给我的感触颇深。未听课前,我心里想:平时习作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写“我的学校”这一类话题,兴趣一般不高,对校园风貌往往熟视无睹,写出来的作文干瘪乏味、缺少情趣。这次,倒要看看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好几个年头了,我们仍时常会听到一些语文老师抱怨:“习作难教,难教习作。”可见,习作教学依然是我们一线老师心中的“痛”。通过与老师的交流研讨,我发现老师们之所以畏惧习作教学,主要原因有:第一,对习作的认识模糊,尤其是对“习作是什么”和“习作为什么”这些本原性的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从而导致习作教学价值的错位。第二,对习作教学的茫然。老师们对习作的备课、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有幸听了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的一节阅读课--《小镇的早晨》。他那精湛的教学艺术和课堂上呈现出来的让"生活"使课堂"活"得更精彩的教学魅力,生动地体现了这一课改要求。教学中,虞老师利用生活引  相似文献   

16.
黄朝霞 《教师》2011,(31):75-77
所谓“后习作教学”.是指把习作教学重点放在命题之后。它通常表现为:命题一指导一批改一讲评。这种习作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怎样审题、立意、选材,怎样布局谋篇等指导。总是揣摩出题人要我写些什么,怎样写,让学生钻进老师命题的框框里去。 “前习作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习作教学重在命题前的指导,把重心转移到命题之前,重视学生作前的观察体验、阅读与思考等,以此降低写作难度。减少学生习作的恐惧感,让学生有话可写,想写。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伴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逐渐领悟了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而于老师所说的情就是指对学生有情,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为此,教学实践中,我在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实践与教材、学生之间的对话。尤其是对待一直被学生称之为"老大难"的习作教学,更是分散难点,实施阶段目标(低年级说话、写话;中年级片段;高年级现场成文),切实贯彻落实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注重激发习作兴趣和自信心,注重发展个性,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先进理念,进而达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所谓后习作教学,是指把习作教学重点放在命题之后。它通常表现为: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这种习作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怎样审题、立意、选材,怎样布局谋篇等指导。总是揣摩出题人要我写些什么,怎样写,让学生钻进老师命题的框框里去。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教学理念毋庸置疑是新颖和必要的,但要落到实处却是写作教学的一大难题。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降低作文难度呢?笔者认为,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一、想写就写学生之所以不想动手写或动手写不出东西,主要是因为缺乏习作的兴趣,把习作想成是天大的难事,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把问题复杂化了。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每天写一句话或一段话。比如,这堂课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或  相似文献   

20.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很多孩子不喜欢习作,尤其是农村孩子。其实,农村孩子不爱习作,无非是没有习作的素材,他们生活在农村,视野狭小,缺少交流,以致于一提到"作文",个个愁眉苦脸。试问,孩子们在写什么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老师天花乱坠地教孩子们怎么写,那又有何意义?下面浅谈如何根据农村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习作规律,让农村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