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六二年十月,香港自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司马璐撰写的《瞿秋白传》。该书装帧为黑色封面,封面的瞿秋白像和书名均为黄色,三十二开本,共一六一页,正文约六万余字。全书除序言和附录(《多余的话》)外,分为八章。第一章“出生·家世”;第二章“从北京到莫斯科”;第三章“参加共产党前后”;第四章“恋爱与结婚”;第五章“‘八七’会议的前后”;第六章“‘左联’鲁迅”;第七章“进入苏区与被捕枪决”;第八章“瞿秋白一生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七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提要部分与正文内容不统一。第126页提要:“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是国民素质。”到了第133页正文中又表述为“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是民族素质”。其实,用“国民素质”更严密。应统一用“国民素质”$山东省招远市第一中学@赵志波$山东省招远市第三中学@于忠元  相似文献   

3.
《吴荪甫的失败》选自茅盾的长篇巨著《子夜》最末一章。《子夜》是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瞿秋白《<子夜>和国货年》)。与它在思想内容上的高度成就相一致,《子夜》的艺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对人物进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  相似文献   

4.
《诗经·七月》第五章中有一句“莎鸡振羽”。其中“莎”字,周予同先生训读为“蓑”(suō)(见《中国历史文选》上册第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不错,“莎”字可两读。  相似文献   

5.
课本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划分成若干历史阶段 ,对每个历史阶段分别介绍了在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课本第116页在最后论述 195 6~ 1966年“十年建设成就”时 ,写道 :“石油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 ,也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然而第七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第 12 4页《1966~ 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 ,标出五项内容 ,其中有南京长江大桥、第二汽车制造厂、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 ,另外还有“胜利油田”。这就使人产生疑问 :胜利油田到底属于哪一个时期的建设成就 ?查阅有关史料 ,胜利…  相似文献   

6.
为了教师在讲授商代历史备课时参考,以提高学生对商代历史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对商代“甲骨文”的感性认识,我们曾在本刊1979年第9期以《甲骨名片选读》为题,对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编“奴隶社会”第一章第16页的龟甲、兽骨插图之一——《菁》2或《通》512进行了介绍。这里,我们将同页左边一片整龟的内  相似文献   

7.
由华中师范学院等编写的《分析化学》第七章“酸碱滴定法”中在讨论一元弱酸溶液酸度计算公式时指出:  相似文献   

8.
初三学生在学习化学第七章《溶液》时,总觉得似曾相识、甚至小学六年级就接触过。但是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却频频出错,失分很多。因此第七章一直被众多化学老师“誉为”继前四章第一个分化点“化学用语”后的第二个重要分化点。下面对同学们习题案例进行会诊,分析失分的原因,给出解题良方,帮助同学们顺利通过此分化点。  相似文献   

9.
我们为研究中国古代纸币而阅读《中国通史》第五册(1978年版)时,发现在第二章第384页叙述“东南会了”这一段文宁后,在第385页上引用的南宋纸币“会子”拓本图案纯属赝品。拓本的假铜版是按照真铜版仿造的,伪造者企图鱼目混珠,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第三册《阿Q正传》(节选)是鲁迅《阿Q正传》的第七章和第八章。节选中有这样一句,“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大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将“小D”读作“小Di”。其实不然。《阿Q正传》第一次出现“小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及分析:苏科版七年级(上)第138页阅读材料及第四章的相关复习题.《用字母表示数》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的钥匙,《归纳》作为本章最后的阅读材料,是学生初步学习数学符号语言后在应用方面的升华.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归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  相似文献   

12.
线索怎样找?     
职高《语文》第一册(国家教委推荐教材,人教社1991年9月版)第三课《我的母亲》的“自读提示”、“单元小结”、“练习”等里,关于该文的记叙线索“多元化”提法欠妥。摘要如下: “本文按照时间为顺序”(见28页第二行);“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文中六次提到,可说是贯穿全文。”(见28页第七行);“《我的母亲》以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为线索。”(见54页倒第七行);“自读《我的母亲》全文之后,理出本文记叙时间顺序,找出表明时间顺序的句子。”(见55页第四行);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第41页:“了解本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五册《我国古代的车马》一文,选自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四)》。1963年10月第一版时,文章即出现了如下错误:“所以《楚辞·九章·国殇》说:‘左骖殪兮右刃伤。’”《国殇》是《楚辞·九歌》中的篇目,不是《楚辞·九章》中的篇目,应该说,《楚辞·九章·国殇》的错误是很明显的。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笔误,因为文章下面的注释说“见本书上册523页”。打开上册523页,在选文《国  相似文献   

14.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看,关于数的内容,第三学段主要介绍有理数和实数,它们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有理数和实数,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三章内容,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和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本章在第一章“有理数”的...  相似文献   

15.
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虑,良人罢远征?”金性尧的《唐诗三百首新注》第46页说:“(?)衣,即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以木杵(?)去碱质。”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唐诗三百首》第22页说:“秋季天气渐冷时,北方妇女将衣絮放在砧石,加工捶打,使能御寒,以备过冬。”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第四章至第七章,依次是“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文谨就这四章的编写意图和编写特点做一些分析。一、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是“图形认识初步”。这一章是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章,在这一章,将在前面两个学段学  相似文献   

18.
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主要以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刻画为主,如何使人物跃然纸上,形象鲜明生动成为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子夜》是茅盾先生的代表作,作者在《子夜》“新后记”中强调要塑造“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主人公吴荪甫便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手段刻画出一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人物形象。   《子夜》第 12章人物描写较为集中,成功的对话、心理、神态描写掀起了全书的高潮。人物出场十分直截,开头就将矛盾又焦虑的内心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个愁结,一桩桩心事排山倒海…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苏教版)《数学》必修2教材“圆与方程”一章第108页第7题:  相似文献   

20.
做与想     
学习“垂直”时,在“做一做”中学会了画两条互相垂直直线的一种方法(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38页图4—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