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钢铁制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钢铁中的铁和碳之间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而发生电化腐蚀,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速度比纯铁的化学腐蚀快得多,这一结论,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模拟铁的电化腐蚀的实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一.实验用品盐酸(0.lmol/L),六氰合铁酸钾溶液(10%);碳棒,铁钉,有支U形管,胶塞,电流表,铁架台.二·实验方法将U形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人2/3容积的稀盐酸,一端塞好已插有碳棒的胶塞,另一端滴入几滴六氰合铁酸钾溶液后塞好已插有铁钉的胶塞.用电流表连接碳棒和铁钉,观察发生的现象.三.…  相似文献   

2.
教学《电磁铁》一课,我在使用学具前后感受颇深。在使用学具材料前,布置了学生收集制作电磁铁的铁钉、导线、电池等任务。上课时,学生带到课堂上的材料却是五花八门的导线,长短粗细不同的铁钉……就铁钉而言,是否加热烧过也不一致,课前老师布置铁钉必须是加热烧红过的铁钉,可有些学生没有这样做,在实验中,用没有  相似文献   

3.
金属吸氧腐蚀在一些书刊上有过介绍,其实验是用铁钉埋在含有赤血盐和酚肽的琼脂或骨胶里,经一段时间后,由于铁钉腐蚀而显出红兰色来。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物理第二册“电磁铁”一节的教学中,教材上关于“制作、研究电磁铁”的学生实验是这样的:用图1这些器材制作电磁铁:先用细漆包线在大铁钉上顺着一个方向绕制两个匝数不同(40匝和80匝)的线圈,再用棉线缠绕固定,使漆包线不致松散,这就制成了两个简单的电磁铁。此学生实验有以下几点不足:①要制作两个电磁铁,比较费时;②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连接电路以及改变线圈匝数不够方便;③当电磁铁磁性强弱相差不大时,学生往往较难根据吸引铁钉的多少来判定磁性的强弱。改进的学生实验如图2。图1大头针大铁钉棉线开关电源细漆包线…  相似文献   

5.
铁的电化学腐蚀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为了帮助学生认识金属的吸氧腐蚀原理,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1]中安排了一个铁钉锈蚀的实验,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如图1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几分钟后,观察导管中水柱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1.从课题中求异例如教《沉浮的秘密》一课时,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从不同角度谈谈沉浮的秘密。如石块、铁块重就沉入水中,泡沫块、游泳圈轻就浮在水面上。但轮船是钢铁做的,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海绵很轻却不能浮在水面上?……这样,通过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决定沉浮的关键一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就有了初步的理解,思维也得到了发散性训练。2.从比较中求异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引力》时,学生先做模拟试验:让内含磁铁的乒乓球从不同方向吸引小铁钉,从而初步认识“地球引力”。然后取出磁铁后再做类似实验,让同学们比一比、想一…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中引入“数字化实验”仪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分组实验、探究“化学腐蚀速率和原电池腐蚀速率的大小”。运用压力传感器和常用的仪器药品设计出两个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在具支试管中测量锌粒在化学腐蚀和原电池腐蚀中产生气体的压强,从压强—时间的曲线变化,得出“原电池腐蚀速率大于化学腐蚀速率”这一结论,并通过概念迁移、数据处理,定量计算出两者速率比。用简单的实验体现抽象的原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的能力,用压强表征反应速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化学教学中,适时地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经过探究活动,由学生主动去发现概念、得出规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那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科学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当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时,学好化学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基于这一点,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很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已有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课外实验的探索和研究.下面以"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这一节内容的拓展为例.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铁钉生锈、煤炭燃烧、钢铁冶炼等,看到一些物质变成了另一些物质。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揭开化学世界的面纱。学习化学,掌握好化学知识,就  相似文献   

11.
张黎炜 《考试周刊》2010,(53):189-190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开发,这样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作者以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为例,谈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宋胜娟 《考试周刊》2014,(19):144-144
化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好化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化学知识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相关的现象、规律和成因,以及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应用等。这样的课程极易讲死,使课堂陷入窒息状态,很不利于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要使学生学好化学课,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让他们参与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启发,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动脑筋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化学课堂才会变得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3.
实验证明,金属材料(如铜)和硫酸铜溶液可以构成原电池。笔者现简单介绍浓差电池,以溶液中铁钉的腐蚀为例说明浓差电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一、问题的提出笔者在高二电化学教学中遇到这样一道练习题:原题:下列各组金属和溶液,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探讨化学教学的报刊上,不断出现一些谈启发式教学的文章。如发现式,探索式、研究式、讨论式、单元结构式和三边式(边讲、边实验、边讨论)等,真是五光十色,美不胜收。笔者不准备对这些问题再加以论述,仅就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对学生的相互启发和学生对老师的启发谈谈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我任教于县职教中心,曾面对这样的教学班,全班40名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信心的有27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意识到在教学上除了搞好化学知识的传授外,更要培养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因为信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图表被大量使用,而且国表的设计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富,这对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化学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利用图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在准备绪言课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彩图,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事例,用准确而富激励性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山东义务教育化学教材封面为齐鲁石化夜景,绪言课上教师可讲到:那灯火辉煌、五彩缤纷的夜景所在地,是全国最大…  相似文献   

17.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的教学方法。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以下几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一、直观启发即利用各种直观形式形象地揭示矛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演示挂图、标本、模型、幻灯、电影等教具,也可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在讲“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时,我先是由学生用简单的染色体模型,模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在观察指导时,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思考一些问题,使之对知识的理解步步加深。这样讲与练、动脑与动…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化的学科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课程。而初中化学又是化学学习中最基础的,所以,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上应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逐渐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这几年对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学生实验”部份的编排在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的功能和其重要的教学地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提出来与广大同行探讨.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液体药品的倾倒是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的.这部份教材在强调了瓶塞要倒放时,只是简单提了下“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而对于到底要怎样做才能防止却未加说明,我认为这样的编排是不完善的.虽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讲解,但这样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劳动量,然而更不利于学生自学教材.我想…  相似文献   

20.
在指导化学实验教学中,因材施教,从职业观、科学观、技能观等方面入手,因势利导、启发教育学生,提高化学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