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10多年来地震频繁袭击中日两国。地震是地球的一种病症,也与地球子民即人类的折腾有关。人类务必将抗震减灾的思想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防震抗震应成为恒久的国策。防震抗震作为特殊事件要有特殊举措。防震抗震是综合性的战略,这是人类建设地震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课题。为了筹划和建设一种地震文化,应把防震抗震提升到地球意义的向度来理解。关心地球疾病,实现人类在灾害学方面的突破,这是对地震学的升华,也是对人类自身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知识天地     
《宁夏教育》2008,(6):40-41
平时的防震应急准备工作;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地震避险自救自护常识;在地震时的应急防震;  相似文献   

3.
20年后的我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20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一个大人了,那时,我的生活美好得让人不敢想像。我已经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系毕业,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了许多像埃菲尔铁塔和悉尼歌剧院那样世界著名的建筑物。我为许多地震高发区设计了一座座防震弹力楼房,这种楼房的外形和普通楼房差不多,只是地基上有一层压缩弹簧,弹簧上有一层防震垫,地震时,只要按一下防震钮,压缩弹簧一下子“长高”五六米,而防震垫则把楼房迅速包裹住,防止楼房在颠簸时碰坏。一天,我在查资料时,我的地动仪“吱吱吱”地叫了起来,只见电子屏上面写着:我市即将发生7.8级…  相似文献   

4.
本报讯 为有效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提高突发自然灾害时学生的自救能力,保护师生安全,减少伤亡,维护校园稳定,在校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中专部近日组织全体中专师生举行防震抗震应急演习。演习按照中专部防震抗震应急预案科学展开,根据防震应急疏散的四个阶段:即紧急避险阶段、有序快速撤离阶段、自救互救阶段、清点人员阶段展开演习。并且模拟上课时间在教学区和休息时间在宿舍区发生地震分别进行了演习。通过演习,中专部全体师生提高了防震自救的意识和能力,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肯定。  相似文献   

5.
余平 《初中生》2011,(8):42-42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这次大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地震本身造成的伤亡人数并不大,这和日本人平时强烈的防震意识分不开。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99):140-141
地震是一种巨大的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山崩地裂、房屋损毁和大量人员伤亡。如何在地震中保存自己免受伤害成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指导高中学生利用现阶段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一种简易防震房,解决农村房屋在发生地震时保护自身问题,启发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际,低成本、实用性原则是进行防震房设计时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夺命的是建筑物,不是地震。这句话也许你不会马上接受,然而事实上,各国都有太多的教训,因此,建筑抗震防震领域不断涌现出新材料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普洱市地处地震多发区,防震工作十分严峻,研究普洱市城市绿地防震避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的措施,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余平 《初中生》2011,(22):42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这次大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地震本身造成的伤亡人数并不大,这和日本人平时强烈的防震意识分不开。地震前几个月,我曾作为中  相似文献   

10.
1教学内容阅读交流有关地震(Earthquakes)的文化知识,主要是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带的分布情况,地震前的征兆,地震过程中防震自救的一些方法措施,震后救援情况和灾后重建等知识。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08,(Z1)
为提高师生的防震意识及自护自救技能,减少突发事件对师生的危害,山东省威海市北竹岛小学开展了一次全校性地震安全疏散演习活动。演习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各中队辅导员讲解防震自救知识,指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8,(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截至5月28日地震已造成67183人死亡,20790人失踪。367822人受伤。面对地震,同学们应懂得更多的防震抗灾知  相似文献   

13.
姚凌元 《考试周刊》2014,(52):167-168
<正>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历次大地震反映出公众防震意识淡薄、防震知识欠缺和防震技能低下是造成重大灾害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学校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强,对他们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防灾意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使他们懂得防震避震和震后自救互救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  相似文献   

14.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同地震作斗争,研究地震的成因及其预测的方法,采取措施防震抗震,以达到减灾的目的。一、捕捉预兆,科学预报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在同地震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了不少预兆,为测报地震提供了宝贵的依据。1.地光示警地震前后的地下电能点燃分解...  相似文献   

15.
面对频频发生的地震,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发挥聪明才智,陆续研制出了很多防震抗震新产品,这里向读者介绍几例。  相似文献   

16.
面对频频发生的地震,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发挥聪明才智.陆续研制出了很多防震抗震新产品,这里向读者介绍几例。  相似文献   

17.
近来 ,随着我国台湾、日本等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繁发生 ,地震再次向人们昭示它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严重性。而现行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 ,有关“地震”的知识结构却不能适应地震形势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为此 ,教学中我们应适时补充一些应急避震救助常识。这样做也增添了教学趣味性。一、震前演练目的就是学点防震知识 ,掌握些防震抗震的基本技能 ,增强抵御震灾的信心 ,做到临震不惧 ,保持冷静。具体演练内容可分为 :(1)备携带品演练 即演练一下准备哪些便于随身携带的生活日用品、食品、饮水、药品和通讯工具等。(2 )人身安全演…  相似文献   

18.
梦雪 《课外生活》2008,(11):47-47
<正>今年的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当地的人们遭受了很大的灾难。我想设计出一种能防震的房子。房子的自动传感器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时候将有地震发  相似文献   

19.
地震(Earthquakes)的多媒体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构建了形象生动的展示地震现象的教学环境,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地震的基础知识并提高防震意识,而且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培养。  相似文献   

20.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构建了形象生动的展示地震现象的教学环境,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地震的基础知识并提高防震意识,而且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