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马氏周期训练理论的质疑,不应该停留在片面的以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来反映整个运动训练过程,毕竟运动训练的过程还包含青少年阶段的训练。笔者剖析认为:不可以片断训练过程来取代整体过程,必须从运动训练的整体来思考和分析运动训练的问题。针对马氏周期理论探讨了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向,指出了我国训练学研究的两个流派将长期并存。  相似文献   

2.
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理论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项力量素质是发展体操难度动作的基础,也是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核心素质。综述了近十年来有关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理论方法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体操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为今后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和调研的方法 ,结合训练理论的发展和我国训练的实践 ,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建立、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竞技体育比赛量大幅度增加的发展趋势 ,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目前体能类项目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 ,不仅在于具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落后 ,更在于缺乏对一些占主导地位的训练理念和思路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和板块理论进行探讨。认为这2种理论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分期理论建立在"竞技状态"形成规律及训练实践检验之上,平行发展运动员的竞技子能力,坚持准备期中大负荷量低强度训练对"竞技状态"的基础作用;板块训练理论根据生物适应原理坚持在集中的时间内发展一二项与专项密切相关的能力,然后结合转化板块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周期训练理论、板块训练和小周期训练理论,超量恢复和适应理论,“三从一大”原则,力量训练思路,协调能力的归属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重视训练强度,在小周期和板块训练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充实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明确适应理论与超量恢复的不同层次性,进一步研究两者所反映的机体的生理变化;合理解读“三从一大”原则,科学指导运动训练;转变传统力量训练观念,引进新的力量训练思维,积极发展专项力量;正确定位协调能力的归属。通过综合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了有关专家对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对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综合归类、分析和研究,研究目的在于丰富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时保证质量、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篮球是一项多层次、多维度的竞技运动,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综合竞技能力的发展。体能、技能、心理、战术和运动智能等方面的要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机整合这些要素的方法。这一理论模型通过强调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篮球训练提供了一种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方法。通过在训练中综合考虑和培养这些要素,可以更好地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使他们在比赛中取得更出色的表现。基于此,对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理论在篮球训练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 传统体育运动训练理论是把“体能”(身体素质)与“技术”作为两个“元因素”,且足先“体能”后“技术”训练,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理论,称之为二元训练理论。运动成绩在根本上是由“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两种“元因素”结合而产生。其特点一是在所谓的“全面身体素质训练”阶段,只追求所谓的“体能储备”;二是由“令面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训练”两个主题阶段通过过渡与连接,构建“训练周期”。这种理论过分追求“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是基础,把体能与技术人为地分开。其实“体能”与“技术”本是一元的,但这个观点没有引起我国专家、学者、教练员的高度重视。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就是在传统二元训练理论的指引下进行年复一年的大量体能训练,是造成技术水平在高强度的比赛中发挥不稳定的根本原因。转变训练理念,变更训练思路,抓紧青少年篮球训练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受前苏联竞技运动训练理论的影响,我国从引入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到现在为止,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现代体育赛制的变革,板块训练理论一段时间以来较为流行。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两种运动训练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板块理论是对分期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两种训练理论针对的对象不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运动训练的科学安排问题,对运动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法、历史与逻辑、科学哲学、复杂性科学等方法,从"史"和"论"两个维度展开讨论,着力阐释三个问题:第一,训练理论中国化研究基本范式;第二,训练理论中国化问题谱系的反思,明确训练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前提;其三,展望训练理论中国化未来进路。研究认为,教材研究、原理研究、与西方对话研究三种研究是训练理论中国化基本范式。其中"教材研究范式"决定着训练理论中国化图景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结构,其他研究范式起到补充作用。从打破"教材研究范式"壁垒、超越简单性方法和构建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理论三个维度对训练理论中国化重点问题谱系的反思,提醒我们训练理论研究范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寻求多样性、差异化的发展;不能将训练理论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的"简单性"方法论奉为"中国化"的永恒真理。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utility of Ajzen's ()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nd Maddux's () revi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to predict endurance training intentions and adherence of elite junior netball athletes. One hundred and fifteen athletes from the England Netball World Class Start Programme were assessed on constructs central to the predictions of the two theories. Adherence to a recommended endurance training programme was recorded in self-report diaries across a 9-week period. Validity for the diaries was supported b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P <?0.001) with recalls across 7 days and 9 weeks. Adherence was moderate and variable between athletes (mean = 66.05, s = 25.75%). Two separate path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predictions of the theories. Goodness-of-fit indices suggested acceptable fit of the data to the models. Analyses showed that attitude towards the new behaviour, subjective norms and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 predicted training inten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tion and adherence was weak.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nstructs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offer some insight into the explanation of intentions to follow an endurance training programme. Constructs unique to the revi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did not significantly predict training intentions or behaviour. Implic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working with team sport performer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文  朱咏贤 《体育学刊》2004,11(5):132-134
探讨了运动训练学在竞技体育中指向直接获得竞技状态;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包括相关的实践内容和学科自身研究;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发展还不成熟;运动训练学学科地位具有确定性,但属性还存在分歧;学科的研究方法还不成熟,方法运用应注意适用性问题;学科应注重科学学的研究,在科研机制、设置、人才建设等方面也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问题,传统竞技体育学理论涵盖了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运动选材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把“运动员选材学”发展成为“运动选材学”;并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构成的有序结构,使竞技体育专项系统层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运动训练各个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操作确定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刘翔的成功再看"一元训练理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一鸣惊人,为中国的田径运动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刘翔的训练较中国其他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有着较大的不同之处,由此对“一无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重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utility of Ajzen's (1985)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nd Maddux's (1993) revi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to predict endurance training intentions and adherence of elite junior netball athletes. One hundred and fifteen athletes from the England Netball World Class Start Programme were assessed on constructs central to the predictions of the two theories. Adherence to a recommended endurance training programme was recorded in self-report diaries across a 9-week period. Validity for the diaries was supported b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P < 0.001) with recalls across 7 days and 9 weeks. Adherence was moderate and variable between athletes (mean = 66.05, s = 25.75%). Two separate path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predictions of the theories. Goodness-of-fit indices suggested acceptable fit of the data to the models. Analyses showed that attitude towards the new behaviour, subjective norms and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 predicted training inten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tion and adherence was weak.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nstructs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offer some insight into the explanation of intentions to follow an endurance training programme. Constructs unique to the revi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did not significantly predict training intentions or behaviour. Implic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working with team sport performer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6.
二元与一元运动训练理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善光  陶于 《体育学刊》2007,14(5):19-23
通过对二元与一元训练理论的分析认为,两种理论构建基础以及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能与技术关系的认识问题,特别是对早期训练专项化及专项化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运动训练最终目的是发展竞技能力、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体能与技术是专项竞技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与技术的高度统一是发展专项竞技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早期专项化训练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的相互转化才是专项竞技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两种"理论"在指导具体的训练实践方面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迎北京奥运训练方法紧急献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茅鹏 《体育与科学》2007,28(1):1-13
本文共12节:1.二元训练理论和一元训练理论;2.“身体素质论”的虚妄;3.运动能力(成绩)进退的原因;4.训练的内外界域和关键性训练手段;5.“体力波”、“训练波”、“进步原则”;6.训练的“指向”;7.“训练波”的结构;8.“波峰”手段如何设计;9.动作技术和战术的认识;10.怎样精妙地掌握动作技术;11.精神与训练;12.无进步,当警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等,以优秀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麦久的项群训练理论,对优秀运动员竞技运动项目的迁移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探寻出优秀运动员竞技运动项目迁移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发展运动员竞技状态,它的着眼点是使运动员在全年、多年、多个奥运周期乃至整个运动生涯中都能多次冲击最好成绩;"板块理论"则是针对已经具备创造优异成绩的高水平运动员,在赛前、赛间采用量小而强度大的专门化设计,在短期内通过集中负荷效应发展运动员的薄弱素质,增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可调节性,是实现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良性转移的前提与基础。科学掌控运动训练方向,突出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以及合理运用"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是实现运动员竞技状态良性转移的强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