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抗战初期,王明摇身一变又成为右倾投降主义者,并提出了否定我党关于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等一系列的右倾观点。这些观点的提出,与共产国际的右倾对华政策和斯大林的民族利己主义如出一辙,实际上,王明充当了斯大林民族利己主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2.
1937年11月王明回国后,便以共产国际的钦差大臣自居,在如何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犯了系统的右倾错误。解读王明的右倾错误的具体表现及产生这些右倾错误的原因,对广大党员干部有重要的现实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1928—1929年,联共(布)党内进行了一场反右倾斗争。这场斗争是由1928年初出现的粮食收购危机引起的,很快发展成为以斯大林为一方,以布哈林为另一方的政治论战。这场论战关系着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方法和道路,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模式和政治命运的重大政治事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五次学习高潮。第一次学习高潮是在延安时期。在延安,中国共产党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团结全民族抗战,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是清除王明等“左”右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统一全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奠定义会议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开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粉碎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中,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得到加强;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前,毛泽东在 中央的领导地位受到王明的严峻挑战;通过延安整风,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苏联以《雅尔塔协定》中规定的条款为条件出兵中国东北,亲蒋疏共,掠夺东北物产,这些行为背离了共产主义原则,反映出了斯大林以民族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对华政策实质。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苏联以《雅尔塔协定》中规定的条款为条件出兵中国东北,亲蒋疏共,掠夺东北物产,这些行为背离了共产主义原则,反映了斯大林以民族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对华政策实质。  相似文献   

8.
李乔 《学习之友》2008,(5):50-51
陈独秀 原来说是托派、汉奸、右倾投降主义分子,似成铁案;但现在,汉奸的帽子摘掉了,托派问题也得到合理的说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先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再改正为“右倾错误”(而这一错误的形成,共产国际也要负责任)。《毛选》中关于陈独秀的注释得到了修改。毛泽东所说的“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总司令,创党有功,  相似文献   

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三次"左"倾、三次右倾错误,这一系列"左"右倾错误对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我们应从这些错误及其产生的根源中汲取深刻教训.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共产国际的反右倾斗争与中国共产党的三次左倾错误的关系,对共产国际的“反右倾”历史教训作出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证了瞿秋白在中共三大上没有抵制和批评过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指出史学界普遍认为瞿秋白在中共三大上抵制和批评陈独秀右倾错误的看法是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是不能成立的.认为在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研究中,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具体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符合事实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三次“左”倾、三次右倾错误,这一系列“左”右倾错误对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我们应从这些错误及其产生的根源中汲取深刻教训。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左"右倾错误是与实事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坚决反对"左"右倾错误,充分认识"左"右倾错误的根源、本质及危害,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事的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大革命时期犯过右倾错误,但他功劳远远大于过失,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影响,受到不公正的评价.现在应该依据历史资料,重新论证,实事求是地恢复其本来面目与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三次“左”倾、三次右倾错误,这一系列“左”右倾错误对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我们应从这些错误及其产生的根源中汲取深刻教训。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史学界一般认为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这一说法是最值得史学界商榷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 ,当时的共产国际与国民党共同制订的国共“党内合作”政策 ,应算是右倾投降主义的开始与根源 ,实事上陈独秀对“党内合作”政策是持反对意见的 ,并积极主张国共两党的“党外联合”政策 ,以保证中共自身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民族发展问题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为切实解决苏联民族问题,斯大林以苏联民族实际为基点,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提出要着力培养非俄罗斯民族干部,充分发挥其"领头羊"作用;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基础工业,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这样才能实现消灭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实现共同繁荣。时至今日,诸多观点仍不乏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伦理学中利己主义善恶原则的理论观点,通过对美国政府的各种对外战略及其行为的分析,证明其超越维护国家利益的利己主义行为,进而运用伦理学人类共同体、人性、道德本体理论以及公正等原则理论,为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构建和谐世界的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江西农业合作化运动掀起高潮的深层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5年7月,毛泽东对"右倾保守"思想的批判迅速改变了江西农业合作化稳步发展的态势。紧接着,各地的攀比发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和入社政策的变化,最终推动了江西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是近年来党史学界新开辟的研究课题。本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第一次大革命紧急时期共产国际的对华政策,章着重阐述了共产国际与中国大革命失败的关系,结论是: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对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