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时下,教学一线教师对思想品德公开课的挞伐之声不绝于耳。不可否认,思想品德公开课的开设目的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展现教学理念,传递教学思想,切磋教学方法,展示教学智慧,彰显教学效果,发挥示范作用……如此导向,决定了思想品德公开课之于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的作用非同一般,这正是思想品德公开课备受推崇、经久举办的宗旨所在。既然思想品德公开课能够催生如此多的积极效应,那么,引起教师不满的原因究竟何在呢?在于形式,在于美丽而虚假的形式绑架了它。课堂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是一条颠扑不破的  相似文献   

2.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与家常课相比.公开课可能更多地脱离了“教学体系”.转而强调个体的“研究性”.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活动.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公开课既是教师基本素养、审美情趣的展示,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体现。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教师,在多次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公开课"是一种目前常用又很特殊的教学形式,作为观摩的公开课对基础教育有重要导向作用,其教学环境有其特殊性,关注、研究公开课的教学环境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语言评价与有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语言评价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语言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语言评价的使用基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灵活把握和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要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语言评价,教师要做到厚实语言积淀,确定价值导向和预设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5.
日常的教学设计与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从教师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重视的程度上看,不仅有量的差异,更有质的不同。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像上公开课那样刻意地雕琢、花费精力,也难以达到公开课的教学水平。因此,公开课的价值不断遭到质疑。我们应正确地认识公开课的价值,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开课作为沿袭多年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其在研究教学方法、研讨教学规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做课者价值取向的偏移,造成了公开课功能的异化,很多的公开课被注入了太多的课堂以外的东西,使公开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能力的提升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磨炼、成长,笔者认为,校内公开课这种教研形式能够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一、走出误区,审视公开课实践本质1".公开课"≠"表演课"。公开课与表演课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实施,公开课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公开课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推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全国到地方,各种形式的公开课都如火如荼。公开课在教师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几乎所有优秀教师成长都经历了从听公开课到上公开课这样一个过程。公开课对于教师认识的提升、专业技能的提高、改革热情的激发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幸聆听了几堂教师培训的公开课,心中总感觉有  相似文献   

9.
程冠军 《物理教师》2008,29(2):11-12
公开课是进行教学交流,提升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公开课具有提供鲜活的教学参照,传递新的课程理念,成为新理念、新课程的导向等鲜明的特点.近年来,笔者在指导多名校内、外青年教师开设市区公开课,开展教学研究实践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下面就如何把握新课程公开课选课题的要素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
公开课是教学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授课形式,它在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我们应充分发挥公开课的优势,深刻反思其弊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开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特别是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它对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难发现很多公开课似乎中看不中用,甚至出现“课上热闹课后补”的怪现象。冷静分析自己所经历的众多公开课,我认为目前的公开课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12.
公开课本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磋教艺、研究问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一个平台,但是从实际情况中我们也看到,现在有很多公开课却远非如此,其内涵已经逐渐"变味",结果陷进了公开课教学中几个常见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学科要扭转不受学生欢迎的局面,教师就要在课堂上下工夫,教出学科特色,做到"五味俱全",即教学导向要有"德育味"、教学过程要有"探究味"、教学手段要有"现代味"、素材选用要有"生活味"、作业布置要有"人情味"。一、教学导向要有"德育味"某堂公开课的课题是"自觉服务社会"。由于教师一直带毕业班的缘故,教学内容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  相似文献   

14.
公开课是教学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授课形式.它在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我们应充分发挥公开课的优势.深刻反思其弊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优质课和课堂教学大赛层出不穷。无须讳言,公开课作为一种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宣传、推介好的教学方法的有益形式,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时下的一些公开课,也有一些做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公开课这一活动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青睐,对公开课大加褒奖之辞的有之,当然对公开课进行指责甚至声讨的也有之。面对如此众多的“反思”,我觉得过分地美化公开课固然不对,但一味地否定公开课更是不妥。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与同行们切磋、探讨,以还公开课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优质课和课堂教学大赛层出不穷。无须讳言,公开课作为一种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宣传、推介好的教学方法的有益形式,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时下的一些公开课,也有一些做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公开课教学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少学者及一线教师持批判态度,其原由主要是公开课的虚假、表演与做秀,当然为此辩护者亦有之。笔者以为双方各有其道理,不能一概否定,关键是教师及评课人如何看待公开课,以什么理念去要求公开课以及评课人给公开课教学的教师以何种导向。笔者认为,求真是公开课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兰溪县厚仁中学潘建教师回答: 每一学年,教师都要向学校、教研组汇报教学方面情况,或参加一些教学技能比赛.这个时候往往以教学公开课的形式展示教学的艺术水平.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成为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探索的问题.笔者多次观摩和开设公开课,积累了一点心得.下面就公开课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注意问题等方面和广大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葛玲玲 《教育文汇》2004,(10):35-36
公开课肩负着推动课改、促进教研、为优化课堂教学引路导航的使命。在诸多的语文阅读公开课活动中,执教老师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充分发挥积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体现方向性和前瞻性,总是尽可能地展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凸现教学理念的新颖化,以至于往往因失度而走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