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力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的原因。人体的主动动作离不开肌力的作用。作为竞技体育的以速度为其主要特征的田径运动,力量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素质。投掷项目更是如此,标枪运动也不例外。标枪在投掷项目中属于轻器械。同时,又由于在投掷技术上的特殊规定和要求,就使得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几代标枪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足以证明这点。有些运动员力量很大,但专项成绩并  相似文献   

2.
投掷标枪是一个动作配合复杂的田径运动项目。标怆比其它投掷项目的器械轻,在投掷过程中能否有效地控制标枪,并使运动员投掷的力量通过枪的纵轴作用于标枪,是投掷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求标枪运动员要具有敏锐的“器械感”。以下介绍一些提高标枪“器械感”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兴锋 《精武》2012,(14):25-26
现代标枪训练对于运动员的全面身体素质及专项投掷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专项技术训练中,抓好快速力量训练是取得成绩的关健。投掷运动受的力量训练与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目的不同。举重比赛是将重物举起来站稳就算成功,而投掷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通过力量训练促进专项投掷成绩的提高为最终目的。尤其是标枪运动,是器械较轻,助跑距离较长项目,需要快速协调力量。本人通过多年的标枪训练,理论实践,根据运动力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的原理,采用和制定快速力量练习的训练方法,取代了传统的以大力量为主的力量练习,使少年标枪运动员成绩和技术,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标枪是田赛投掷中器械最轻、技术性要求非常高的项目。标枪的出手速度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器械出手初速度又取决于投、搓力量的大小和整体动作速度。在爆发力的因素中,力量起主导作用,标枪运动员的训练需要以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仅依靠技术是不够的。没有很好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很难获得最大的出手速度。正确认识力量训练的内涵和分类,对力量训练手段的选择和科学地进行力量训练以及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投掷标枪是力量和速度性的练习,它要求肌肉产生爆发式收缩,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把器械投掷出去。所以力量是投掷标枪运动员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少年时期的肌肉、骨骼发育不成熟这一生理特点,决定了少年不能承受大强度的力量训练,所以在少年时期的力量训练中,要安排以小负荷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为主的训练。主要突出动作的速度和幅度,使力量练习在快速舒展的情况下完成。  相似文献   

6.
近两三年投掷项目的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接近最高水平的运动员日趋增多,这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很高的身体素质水平及专项能力,而且要适应投掷技术不断发展的新趋向。一、标枪: 鉴于现代标枪器械的滑翔性能不断改进,要求标枪运动员的投掷技术必须适应这一特点。男子标枪以世界纪录创造者、匈牙利运动员米克勒斯·内迈特及莫斯科奥运会冠军、苏联运动员达依尼斯·库拉为代表,他们的技术特点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在田径项目中,铅球、铁饼、标枪、链球等都属于投掷项目,它们有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和技术特点,因此运动技术对于运动员成绩的贡献率也有所不同。对于标枪项目来说,它的运动方式和器械特点就决定了标枪项目对于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身体的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活性要求较高,而对于运动员的身高体重、绝对力量等要求相对其它投掷项目较低。因此教练员和教师在选拔和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技术的教学,掌握正确和合理的技术对于提高运动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标枪最后用力技术是投掷标枪技术的关键之一。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标枪技术动作的要求更加严格,而对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要求不那么苛刻,但力量素质仍然是标枪运动员首要的基本素质。要相提高标枪最后用力技术,必须使专项技术与全面身体素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标枪运动员的专门能力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标枪在投掷项目中属于轻器械, 同时,又由于在投掷技术上的特殊规定和要求,它是由助跑到最后用力一气呵成的连贯动作。由于该项特点所决定,标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在田径项目中应该是最全面的。所采用的训练手段几乎包括了田径运动中的跑、跳、投三大类的所有方法,而且广泛采用球类、举重、体操等作为训练的重要手段。由于标枪项目的特殊性,标枪运动员的专门能力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手段。 什么是专门能力?专门能力是专项需要表现出来的能力。专门能力是一个综合素质,它包括专门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活性、协  相似文献   

10.
少年标枪运动员基础阶段的力量训练,应以发展快速力量为主,跟举重、铁饼、铅球、链球等项目的力量训练是有区别的。标枪投掷属于轻器械纵轴用力速度型项目,并不需要很大的绝对力量,但必须有良好的快速力量做保证,其特点必须具有“爆发性”。标枪运动员除了其他必需的全面身体素质外,快速力量的好坏,对标枪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运动员该阶段训练的方向是:发展快速力量,促进标枪技术的掌握,尽量提高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11.
在投掷标枪运动中,作为直.接投标枪的手来说,它是传递力量的终端,是一切投掷力量的集合点。对投掷远度起决定作用的器械的初速度,实际上就是手部运动的末速度,所以说标枪运动员练就一双“快手”是一切身体训练——不论是专门能力训练,还是力量训练——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在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务必时刻牢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一、投掷项目指铅球、铁饼、标枪、链球四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卫式比赛项目。女子除链球外,可参加三项比赛。投掷项目既是正式竞赛项目,又对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起很大的用作。二、斜抛物体运动将投掷器械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上方投出去,器械先沿着曲线上升到一个最高点然后沿曲线下降,它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上抛运动,它的远度和初速度Vo、投射角  相似文献   

13.
投掷运动项目的共性囊阳师范专科学校周红萍,苏家福,马长生一、投掷运动项目的目的要求(1)推铅球、投掷标枪、铁饼、链球,都是在一定规则的限制和要求下进行的。运动员采用各种形式的投掷技术,力求获得尽可能大的投掷远度。(2)在所有投掷项目的比赛中,当器械出...  相似文献   

14.
力量训练是投掷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训练之一,力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其他素质的发展,正确合理技术的掌握和专项成绩的提高。因此,国内外从事投掷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特别重视力量的发展。我国投掷项目(尤其是重器械的项目)的成绩。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力量水平相差很大(当然技术水平和其他素质也有差距)。如以重器械投掷运动员的杠铃深蹲一项相比较: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杠铃深蹲均在300  相似文献   

15.
标枪运动员仰卧起坐练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枪运动员仰卧起坐练习分析宋树国,商洪英仰卧起坐是各项目用以发展腹前壁肌肉力量素质最常见的练习手段,也是标枪运动员发展躯干专项重量性力量素质的主要练习手段。它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三点支撑开始用力,我们称之为三点支撑仰卧起坐。这一练习与投掷标枪时涉及的关...  相似文献   

16.
标枪运动员的掷枪节奏与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枪运动员的掷枪节奏与规则本文摘译自苏格兰国家田径队教练安迪·万斯对标枪运动基本技术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对青少年运动员及教练员们有所帮助。掷标枪是一个技术复杂的田径项目,它比其他投掷项目的器械轻,此项目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敏锐的“器械感”和出枪时应有的特...  相似文献   

17.
大力量负荷、投掷辅助器械负荷和投掷标枪负荷构成了优秀标枪运动芬训练负荷系统的主要部分。本文采用动态分析法对我国五名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在一个半年周期中实际完成的三类负荷,以及三类负荷整体对专项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类负荷的变动基本上符合理论上关于大周期中负荷变化的基本要求,但投掷辅助性器械负荷的专项性不强;整体负荷的累积效果及高峰期的后继效应使专项强度在赛季开始时产生“突增”现象。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标枪投掷属于轻器械纵轴用力速度型项目,是由握法和持枪、助跑投掷步、最后用力和缓冲等几个环节组成的。在标枪的训练中,大多数教练员只注重标枪的几个大环节训练,致使个别运动员的标枪投掷技术的某个环节出现短暂的“停顿、脱节”现象及掷标枪的整个过程不连贯,动作不流畅,最后用力不充分。为了不出现“停顿、脱节”现象,有的教练员就只要求运动员进行“完整动作”练习,对动作技术学习效果并不很理想。  相似文献   

19.
标枪运动是一种非周期的投掷运动项目,由于技术动作的特殊性,对运动员技术要求比较严格,要求运动员在短短的几秒种之内做出助跑、交叉步、反弓型、超越器械和器械出手的爆发用力等一系列复杂的动作。由于标枪项目技术的复杂性,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通过教学实践和查阅文献资料,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标枪运动是一项技术复杂,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具有“器械轻、幅度大、速度快”的特点。运动员要想在这一项目上取得理想的成绩,除应具备良好的速度、力量和技术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柔韧性作保证。因为,良好的柔韧性对防止肌肉和韧带拉伤,提高动作幅度,改进和完善标枪投掷技术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在最后用力时,是加大动作幅度,提高技术实效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