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
王擎  陈峦明 《当代传播》2012,(5):100-102
近年来,中外媒体对于财经人物的关注与报道很吸引读者。如何做出有特色的财经人物报道,学界业界都投入了很多观察与思考。本文选取《第一财经周刊》、《经济学人》、《彭博商业周刊》、《财富》和《福布斯》等5家中外财经期刊关于乔布斯去世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分析探讨财经人物报道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2.
媒体脸谱     
新华社首本财经杂志《财经国家周刊》创刊由新华社主管、瞭望周刊社主办的《财经国家周刊》,于2009年12月28日面世,是《瞭望》品牌时事政经期刊集群的系列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新闻窗》2010,(1):21-24
事件始末 2009年9月底,《财经》杂志社总经理吴传晖率先递辞呈,掀起《财经》人事强震第一波。随后,《财经》经营团队60余人全部辞职,广告、市场和发行等部门只剩下1/3员工。矛盾爆发以来,双方经过一个月的谈判之后终于耐心耗尽最后摊牌。  相似文献   

4.
韩焱:北京湛庐文化公司董事长兼总编辑。著名财经图书策划人。曾任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副总经理、经管出版中心总经理。策划出版了财经类畅销书《影响力》、《牛奶可乐经济学》等,引进了现代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主要著作。  相似文献   

5.
韩焱:北京湛庐文化公司董事长兼总编辑。著名财经图书策划人。曾任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副总经理、经管出版中心总经理。策划出版了财经类畅销书《影响力》、《牛奶可乐经济学》等,引进了现代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主要著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专业财经报纸的风生水起,国内综合性日报的财经报道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专业财经报纸所提供的财经报道通常针对专业化程度高、注重新闻建设性功能的高知识背景人士,这些人恰恰是各大品牌制造商最为看重的高消费群。更多品牌企业倾向于把广告投向专业财经报  相似文献   

7.
在这堆财经报刊中能成长起中国的《财富》、《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吗?新生代财经报刊没有培育期,少年老成。同其他领域类似,国内的报业发展也呈排浪式特点,继前几年的都市报热、周刊热之后,国内报界又迎来了一个财经报刊热。2001年4月中旬,报摊上花花绿绿的报刊丛中齐刷刷地又多了几个新面孔,单财经类的,就有《经济观察报》、《新财经》、《新财富》、《今日财富》、《数字财富》,一个个都收拾得那么齐整,容光焕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似的,都出来了。更  相似文献   

8.
《财经》从1998年创办以来,短短七年左右的时间成为财经媒体不容忽视的品牌。名为《财经》,但是如果有重大新闻发生,如果机会许可,《财经》几乎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愿意做。简单地进行回顾可以发现,《财经》首先认为自己是新闻工作者,然后才是财经报道者。1998年到2000年,《财经》主要围绕当时政府的重大决策做报道,包括电信业重组、军队退出商业领域等。  相似文献   

9.
免费报纸对我国读者来说还属新鲜事物。免费报纸任人取阅 ,会不会被人拿光去当废报纸卖?不少人有此疑问。经济学者、香港《信报》创始人林行止在今年第7期《财经》杂志发表文章《吃角子机不同设计的经济学原理》 ,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无人售报形式的可能性 ,其观点对免费报纸的发行难题不无启发。为开扩读者视野、启发读者思考 ,我们特将林先生的文章摘选如下。———编者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21,(3):74-74
徐瑾青年经济学者、资深财经观察家。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公众号"徐瑾经济人"与"徐瑾经济学大师30讲"主理人,曾被权威机构评价为"中国最受欢迎的青年经济学者"。主要作品包括《白银帝国》《印钞者》《中国经济怎么了》等。本书从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筛选出30个关键词,从历史角度追本溯源,从宏观角度理清脉络,落脚于大众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直击经济生活的痛点,分享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陈明 《传媒》2017,(22):50-51
创刊于1843年的《经济学人》杂志,已经成为全球发展史最长的新闻媒体之一,作为全球知名纸媒品牌,面对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态势与新问题,《经济学人》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跟风,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创新之道,并在传统纸媒"消亡论"的背景下,依旧保持每年利润增长近9%。据《经济学人集团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经济学人集团全年营业收入达到3.31亿英镑,同比增长2.2%,而在高达6100万英镑的利润中,  相似文献   

12.
品牌是源于市场营销学中的一个概念。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在媒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媒介品牌成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从2000年开始,我国媒体市场涌现出一批面目一新的财经杂志,如《财经》、《新财经》、《新财富》等,成为中同传媒发展过程中的新亮点。这些杂志要么由大型综合性传媒集团投资创办,要么由国内社会资本或有国外背景的传媒集团直接或间接投资,这样的投资  相似文献   

13.
著名媒体人、《财经》前主编胡舒扛曾况过,《财经》的成功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内窬,确实建立了权威性,形成了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二是经营,就是建立丁品牌.就有了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陈明 《视听界》2009,(4):83-84
《头脑风暴》是第一财经频道于2003年底开办的大型互动式财经谈话类节目。节目由热门事件、现象等为导入,以PK为骨架,透视人物,在话语碰撞中对中国经济进行把脉。第一财经通过把《头脑风暴》打造成国内知名的财经节目,进而提升自己的品牌实力,同时希望为中外企业家及财经人士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与北京青年报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一财经日报》,坚持整合资源、做强品牌,依托品牌价值促进经营,创刊第三年基本实现财务平衡,第四年实现赢利,取得了市场化经营的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6.
单文婷 《视听界》2011,(4):47-50
7月9日,上海南京西路广电大厦,第一财经品牌栏目《头脑风暴》特别节目《第一梦想》正在录制。中国的财经媒体都有这样的梦想,成为CNBC、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彭博社。最终谁能够实现,成为这样的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财经媒体?第一财经的“第一梦想”就是成为这样一家面向全球投资者的国际化金融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经济激烈地冲击着传统媒体,使相当多的传统媒体的经营陷入困境,尤其是平面媒体受到的影响更大。"免费经济学"为传统媒体走出困境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日本经济新闻》创造性地运用"免费经济学",在进行大数据运用的基础上,制定了"免费+收费"的策略,使之成为传统财经媒体在新时代的成功者。"免费经济学"可以为传统财经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发展提供借鉴。在当前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战略的背景下,我国的财经媒体也可以从"免费经济学"理论出发,制定合适的策略,增强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自1996年以来,在网络这个“第四媒体”迅速发展的时候,我国财经媒体网站也开始出现,但是财经媒体网站的发展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财经网站屈指可数。2004年,浙商网开始试运营,是一个以商业报道为主的专业性财经网站,一年多来发展态势良好。本文主要对财经网站的发展、经营进行分析,以浙商网为例,探讨财经网站的品牌经营,力求为财经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企业活动的核心内涵是运营,运营策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作为一个代表性案例,《财经》的快速成长主要取决于它持续性的运营策略创新。该杂志历经十年拼搏,逐渐成为国内财经期刊的领先者,被英国《金融时报》誉为"中国最受尊崇的财经刊物"。审视它的奋斗历程,我们注意到,是不断地营销创新、技术创新及品牌创新等,酿造了突破性的力量,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新闻     
上海构建跨媒体专业财经资讯平台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跨电视、广播的专业财经资讯平台——《第一财经》7月6日在上海诞生。从7月7日起,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旗下的原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将统一使用《第一财经》的呼号对外播出节目,从而实现电视和广播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品牌资源上的整合与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