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占了一定的比重。从每年考生的复习与答卷情况看,大多是投入多,收效少,得分率低,所以文言文阅读就成了考生们“头疼”的问题。考生如何才能更好地解答这类试题,取得好成绩呢?笔者在对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的研究中发现,高考文言文的应试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就能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效率。一、着眼整体,实施整体阅读近几年的高考阅读试题非常重视对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文言文也不例外,整个出题思路完全遵循整体阅读的思维模式。以9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为例:李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  相似文献   

2.
沙志飞 《学苑教育》2012,(24):36-36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已成为高考语文阅读考查的必考内容,也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相似文献   

3.
2008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有不少是灵活开放的创新题,其命题形式与考查角度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能更好地检测考生文言文阅读的迁移延伸能力和拓展探究能力。下面结合2008年各地区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作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4.
断句是近年江苏省测试文科高考生阅读文言文的一项基本功。教学中,我们发现要讲清断句,学生必须多读文言文,熟悉古汉语的语言习惯,有一定的语感,才能比较准确地进行断句。对文言文阅读量不大的高中学生,如果掌握断句的原则、断句的标志和规则,那就能加快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断旬能力。  相似文献   

5.
姜俊丽 《成才之路》2009,(34):73-73
在近几年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不少学生感叹文言文难学,越学越没兴趣。他们认为花时间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头脑发涨的是文言文,可考试时出错最多的仍是文言文,应用起来最难的还是文言文,足见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之低。其实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我们今天学习文言文不是为了写古文,而是为了使我们多掌握一种工具,为了更好地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现代汉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能够翻译成现代汉语张文海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够准确地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做到文通字顺,译意明白,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传统的考查方式之一,它不仅能考查对文言知识的掌握,而且也能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分析和概括,因此,...  相似文献   

7.
理解文言词义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说到底,就是要读懂原文,准确地把握文意,而能读懂原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意义。为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临场应考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许多中学生怕文言文,恨文言文,但只要学习方法得当就能学好文言文。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我们所说的“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还应当阅读一些文言作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多背”是指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不折不扣地背诵.最好能一字不落地把它默写下来。倘若你能坚持到底,那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见,为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培养初步文言阅读能力和文言语感是基本途径,为更好地突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语言因素,应通过诵读、比较两种手段加强语言教学,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字词句是文言文的建筑材料,阅读文言文如果没有一定的字词句知识就等于不懂英语单词而空谈英文。此话不无道理,要想顺畅地阅读文言文,就必须积累和掌握一定量的字词句。那么,如何积累和掌握文言字词句呢?我们认为方法有三:首先,要善于联系。比如文言文中的多义词很多,我们可以采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资源。教学文言文,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规律,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相比较现代文和现代诗歌,文言文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更为丰富,更有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和情趣性以及生活性,能够更好地涵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大语文观下,高中语文教师应更好地利用文言文这样的语文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得到综合、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夏家亮 《考试周刊》2011,(31):50-51
要培养初中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首先要夯实基础。夯实基础最核心的问题是要让学生能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为此,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词语的常用解释,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比较特殊的解释,还要注意掌握虚词的使用,并能在此基础上流畅地翻译。另外,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做一些必要的练习也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斌 《考试周刊》2012,(87):41-41
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上述要求,我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七到九对年级文言文阅读学习提出的阶段目标是"诵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要求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阅读一直是高职类语文高考试题中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针对高职类高考教学时间短。考生基础差的实际情况,本文总结出一套高职类高考文言文阅读方法.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文言文阅读的要领,最大可能地拿到文言文阅读的分数,从四个方面对这套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石小兵 《教学随笔》2014,(10):11-13
浏览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其中对文言文阅读题的考查,呈现出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局面,更好地检测考生文言文阅读的迁移延伸能力和拓展探究能力。下面结合今年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题作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17.
闫辉 《语文天地》2016,(4):77-78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文言文所具有的内涵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对学生人格及语文素养的培养上,同时也表现在语言价值上。但在现今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实现教学效率及质量的全面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发展。一、科学处理文言文教材在高中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加强对阅读教材的科学处理,极为重要。对文言文教材的常用科学处理方式为结构化处理。所谓文  相似文献   

18.
文章归纳出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结了多开展读书活动,多渠道提高学生对阅读的重视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策略,旨在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使学生乐于阅读文言文,学会归纳总结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增强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可以掌握文言文这一工具,能够自主地解读浅易文言文,具有自主阅读古文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此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应以教材中的单篇课文为基础阵地,让学生掌握常用词和常用语法;由此扩展到包含同类语言点的课外文言篇目,提高学生对常用词的熟悉程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文言文语言系统,让学生真正掌握文言文这一工具。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阅读的目标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这一要求,各地实验区的中考文言文命题材料已突破教材限制,逐步走向课外。这种改变更强调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使学生从课内文言文阅读的狭窄视野中解脱出来,真正形成文言语感,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在复习迎考时必须调整策略,改变传统文言文复习思路,由单纯识记、积累、理解逐步转变到归纳整理、注重联系上来,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明确考查方向根据课标精神,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向是掌握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和虚词的意义或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