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和分析了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状况,研究发现,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认可度较高,老师、网络和电视是他们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途径和媒介。提出了如下建议:在高校中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建立传统教学、网络教学与远程教学等多元化、系统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将冬季传统体育作为黑龙江省高校的特色项目加以普及和推广,旨在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黑龙江省高校的普及与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和分析了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状况,研究发现,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认可度较高,老师、网络和电视是他们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途径和媒介.提出了如下建议:在高校中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建立传统教学、网络教学与远程教学等多元化、系统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将冬季传统体育作为黑龙江省高校的特色项目加以普及和推广,旨在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黑龙江省高校的普及与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主副项教学认知程度、主副项设置缘由,设计思路,实施的合理性、可行性,课时分配合理性以及对教师业务能力等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南疆高校体育课程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可达到强身健体和培育技能的学习目的,也可以起到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进各民族同学之间民族感情的作用。(2)南疆高校师生对现行主副项授课体系满意度和认可度较高,而且在接受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具备一定的地域优势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云贵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云贵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今后的发展,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等,对云贵高原民族体育的产生与传承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突出传统文化特色,应实现传统体育文化取向的合理定位;摒弃与弘扬并举,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与重建;回归自然,融入文化,注重开发,促进体育特色旅游跨越式发展;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出发,分析了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机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此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对青藏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特点和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对这些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将促进高原民族体育与旅游事业的发展.建议建立西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区、河湟地区土族传统体育旅游区、环湖地区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区等.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是地域性、竞技性、节庆性、艺术性、休闲娱乐性、宗教关联性。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趋势是:强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性,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借助传媒功能,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得到大力推广进入各级学校,将获得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融合;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将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利用,将走向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体现、全民健身计划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动作用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互动发展的可行性和发展对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全面审视和探讨全民健身活动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相互促进、协调的关系,旨在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融入大众健身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推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更好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侵蚀.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城市化对其冲击、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裁判员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队伍建设薄弱;裁判员的业务培训机会甚少;年龄、职业结构不合理,性别比例失调。建议进一步推进各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培养与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用性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1.
确定民族传统体育当代使命,深化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建设,努力实现使命,对我国文化强国打造,意义重大。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当代使命,要做到:创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体系、构建文化理论体系、科学统筹规划发展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对媒介传播路径的利用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学科建设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基础,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民族传统体育现状的分析,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在体系建设上的缺陷,在基础理论上的不足,提出科学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并分析了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发展的对策: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理论研究,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使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武术相结合,以"民运会"为契机,宣传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与大众媒体宣传之间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以中华武术为主题的大型舞剧《风中少林》凭借其独特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成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繁荣的范式。《风中少林》对于中华武术乃至于整个民族传统体育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应该深入挖掘自身的文化潜质,并以市场化、产业化为运作模式,扩大和拓展自我的生存空间,建立民族传统体育的表演市场主体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各民族或地区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是具有自身特质,价值取向,内涵的重要文化现象,我们应该将民族传统体育有效地引入高校教学,并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优点去促进高校的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两种方法对利用民族传统体育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进行研究,简述了其主要途径: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文化价值,强化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可;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趣味娱乐价值,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简单健身价值,辅助体育课堂的深入延伸。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和农村学校对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作用的探讨,提出构建以农村学校为基地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战略,既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资源指导农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推动农村体育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对如何在新时期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使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在中华大地上保持其持久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展示其永恒的魅力与风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达到发扬传统民族体育,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贯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播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目的,我们只有在坚持不断学习,对外来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并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在不断的去粗取精中成长,从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激发民族传统体育魅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体育角度审视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福芬  靳卫平  黄晨华 《体育科技》2010,31(4):46-47,51
和谐社会的构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向更加成熟的阶段迈进。生态体育的发展,正契合了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要义。民族传统体育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活动,为生态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演进过程中的生存环境进行探究,来寻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途径,为不断完善生态体育的体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化学为理论支撑,从历史维度和社会哲学的视角,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与文化学基础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正确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学基础,这不仅能让世人见证它辉煌的过去,利于发掘其蕴含在肢体运动背后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是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体育、建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追求"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和"生态文化"时代的到来,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文化生态环境。文章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价值和发展困境,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首先需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进而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发展的策略,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新形势下获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