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付云燕 《科教文汇》2007,(2X):146-147
张东荪二十年代初,宣传基尔特社会主义,引发“社会主义论战”;三十年代上半期宣传国家社会主义:四十年代下半期宣传民主社会主义,提倡中间路线。但实质上张东荪的“社会主义”思想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这些思想虽然有其局限之处,但也不乏合理的地方。本文拟在探讨一下张东荪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在各个时期宣传不同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成敏 《科教文汇》2007,(6X):141-1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意识形态的本质,科学分析意识形态领域动态之后所作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本文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要求出发,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意识形态的本质,科学分析意识形态领域动态之后所作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本文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要求出发,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意识形态的本质,科学分析意识形态领域动态之后所作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本文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要求出发,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何元飞  孙传通 《科教文汇》2007,(5X):207-207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也是社会主义制度首要原则、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本文在考察西方社会正义理念的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正义观,并且提出了贯彻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7.
张东荪二十年代初,宣传基尔特社会主义,引发"社会主义论战";三十年代上半期宣传国家社会主义;四十年代下半期宣传民主社会主义,提倡中间路线.但实质上张东荪的"社会主义"思想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这些思想虽然有其局限之处,但也不乏合理的地方.本文拟在探讨一下张东荪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在各个时期宣传不同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綦玉帅 《科教文汇》2009,(6):171-171,211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我国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如何正确地历史地把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及其与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关系是教学中突出的重点、难点。科学地把握和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是我们上好这堂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陶万轮 《华夏星火》2003,(12):65-66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第一次,这既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文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胡建荣 《科教文汇》2008,(10):191-192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页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代表人物主要有运动创始人威廉·莫里斯和思想奠基人约翰·拉斯金。20世纪初,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已经遍及欧美各国,乃至部分亚洲国家。综观世界现代设计发展史,虽然工艺美术运动发生在英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从一开始,它就包含了社会主义的设计思想。本文从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入手,从其设计主张角度探析工艺美术运动中萌生的社会主义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也是社会主义制度首要原则、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本文在考察西方社会正义理念的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正义观,并且提出了贯彻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2.
魏卿 《科技风》2015,(5):226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采取了许多激进的改革措施,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从经济、政治、民族三个领域的改革,实际上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后期,苏联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模式最终葬送了苏联的命运。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上,采取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模式,既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景无限光明,同时也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14.
探索社会主义应同各国的实际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相结合,绝不应拘泥于某些特定“模式”。多样化道路是社会主义发展必由之路,尽管历经探索道路的曲折、经验的不成熟,但它却反映出各国探索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勇气。在迈入历史新纪元和全球化发展的变革中,我们只有借鉴世界各国社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不懈的发展科学,才能奋力开拓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冯慧 《科教文汇》2007,(10X):153-153,158
异化问题,不仅受到国外学者很多关注,而且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我们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究竟什么是异化,分析社会主义下的异化问题,分析异化具有的历史作用,以此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并对其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我国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如何正确地历史地把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及其与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关系是教学中突出的重点、难点。科学地把握和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是我们上好这堂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18.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出发,为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学习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是把它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变成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的关系,实现发展观念、经济增长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等四个方面的转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理政思路的根本战略观念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必须搞清楚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经济机制,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和价值判断;但市场经济不会自发地达到公平与社会和谐,其带来的不和谐现象又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加以补益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