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绍振,著名文学教育家,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初中实验教材主编。著作有《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论变异》《当代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怎样写小说》《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幽默学全书》《幽默逻辑探秘》《你会幽默吗?》等。散文集有《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美女危险论》《孙绍振幽默文集》等。其中幽默散文《说不尽的狗》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2.
孙绍振 《河南教育》2005,(12):24-26
孙绍振,1936年生,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北大中文系短期任教,现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以一篇《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呐喊,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崛起”之一。主要著作有:《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论变异》《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幽默逻辑探秘》《幽默学全书》,等等。90年代中期介入基础教育改革,《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引起广泛关注后,担任教育部初中…  相似文献   

3.
莫怀戚,男,中国作协会员。1951年生于重庆,当过知青,电影院跑片员和剧院小提琴手。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系,先分配到部队任新闻干事,后转业到重庆师范大学任教至今。1980年开始学创作。已恨表各类作品近五百万字,以小说为主。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中篇小说《透支时代》《花样岁月》等。1994年获庄重学奖。散《散步》被选为中学语课,1995也被新加坡选为华教材。散《家园落日》也被多个地区选进中学语课本。[编按]  相似文献   

4.
叶玲,1942年出生于浙江玉环,1958年发表处女作,1980年小说《心香》获全国短篇小说奖,创作小说、散共600多万字,出版有《叶玲集》八卷,长篇小说《无梦谷》获纽约化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学杰出成就奖”。其作品入选中学语教材的有《我的“长生果”》和《乌蓬摇梦到春江》。[编按]  相似文献   

5.
曾明海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生。从80年代初即从事语课程与教学论、学解读学与鍪赏理论、散评论与鉴赏理论的教学与研究。现为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带头人、语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山东省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散学会副会长等职。从90年代以来,出版学术专6部,主编2套学术丛书和3部全省高师统用教材,发表论60余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人社会科学“十五”课题1项、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题1项,以及山东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课题、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等多项。获全国第一届教育理论图书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近年来主要研究语课程与教师发展理论、语丈教育化擎与语教育化过程理论,以及阅读拳体理论、阅读接受理论、阅读对话与体验理论等学解读学和语阅读理论,在全国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其学术专《学解读学导论》、《语阅读活动论》与主编的《新世纪语教师发展丛书》,被学术界视为“别有创意之作”。其中,《学解读学导论》,在《光明日报》、《读书》、《艺报》、《中国图书课论》发的评论中,被称之为“第一部学解读理论的开创之作”。其次,他的散评论和鉴赏理论研究也有广泛的影响,有的章被全国嵌新课程语教材教学用书》(人教版)采用。[编按]  相似文献   

6.
史铁生,当代名作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到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治疗,1981年病情加重,又患了严重的肾病,手术后只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病后致力于学创作,1979年他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集《爱情问题》《学习对话》《病隙碎笔》等。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其中散《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的影响最大。近期,他又推出力作《我的丁一之旅》。《我与地坛》入选中学语教材。  相似文献   

7.
方武教授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1):F0002-F0002
方武,男,汉族,1947年生,安徽枞阳人。池州师范专科学校中系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系。主讲过“语教育学”、“现代汉语”、“学理论”等课程,现主要从事章学和语教育研究。出版学术专一部,参加编《语教育学概论》、《语美育学引论》、《章本体论》等书三部,发表学术论50余篇。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中学语教研论写作》课的开设,以培养和提高中语教师的写作能力为目标,其教材编写的总体构思体现两个“实”字;其专利法与学法为“学、研、写”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彭荆风,名军旅作家,江西萍乡人,生于1929年,汉族,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进驻云南边疆。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1956年与人合写电视学剧本《边寨烽火》和《芦笙恋歌》,后拍成电影,受到好评。“革”中受到迫害,打倒“四人帮”后,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绿色的网》,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入选中学语教材的《驿路梨花》是作在打倒“四人帮”后的第一篇作品。[编按]  相似文献   

10.
2004年8月,同心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美国语——美国名中学课精选》(以下简称《美国语》),共三册。它是中国大陆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语教材,是一本较权威的、适合12岁至18岁学生学习的学读本。这套教材是以美国历史为线索,按照“编年体”形式编排,取材于不同阶段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学代表意义的章,体现学参与时代变革、反映时代风貌的特点:而它的问题设置又紧贴生活,重视引导,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美国语》是一套融综合性、创新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开放性教材。它的引入为我国语教材的编排提供了新的思考,本将这套国外教材与中国现行的中学《语》课本(人教版)进行比较分析,从异同中找到我国教材存在的不足,以期对以后语教材的编写和教材教法的改进有所裨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中学语文与外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学作品最早出现在由洪北平、何仲英编纂,商务印书馆1920年出版的第一套中学白话教材《白话范》(四册)中,共有四篇:胡适译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刘半农译英国诗人虎特的诗《缝衣曲》,耿济之译屠格涅夫的小说《航海》,托尔斯泰的小说《三问题》。此后30年,外国学与中学语教材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教材中,周立波的《娘子关前》、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吴伯箫的《难老泉》、《猎户》、王蒙的《论废厄泼赖应该实行》等部分名家作品中的语言疵瑕较多,教材编、语教师应该注意。传统的语教学方法只赏析、不指瑕,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难免会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13.
新编中学语教材比过去选入了更多的学作品,如果我们认可…语’指的是汉言语,语教育是我们的母语汉语的言语教育”(余应源:《语“姓”什么?》,《中学语教学}2001年第3期)的话,那么,学语言在当今语教育中的地位无疑是显得更为突出了。余应源先生在《语“姓”什么?》一中对此表达了他的异议。余先生将我们所使用的言语划分为三种语体:日常交际中使用的交际言语、学所用的以形象化为特征的艺术言语和论所用的概念化、抽象化的科学言语。余先生的一个结论是:“语教学是立足于言语形式,以现代交际言语为主体逐步向科学言语、艺术言语及古代言语(言)扩展的汉母语的言语教育”。在这一结论里,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语老师,也许是职业的缘故吧,我很喜欢在业余时间写写章。掐指算来,至今为止,我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作品。这些东西可谓“五花八门”,既有百八十字的随笔,也有三五十字的新闻,当然也有千儿八百字的专业论、小小说、散等。所发表的地方也是“五湖四海”,既有本地的《宜昌日报》、《三峡晚报》,也有外地的《语报》、《语学习报》、  相似文献   

15.
刘新华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3):52-54,70
孙绍振是系统研究文学情感逻辑的第一人.情感逻辑有三个特点:自由化、自相背逆、绝对化.形象三维结构、审美价值三雏结构中隐藏着情感逻辑,而幽默情感逻辑则是完整、严密、自洽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书讯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出版上海师大钟为永教授主编的《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是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的高等师范院校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教材,由广西教育出版社于1993年10月出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师、师范院校、教育学院中文系师生阅读,也可供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名作家刘白羽8月24日走完了他89载的人生之路。1916年出生于北京通县的刘白羽,20岁发表短篇小说《冰天》并走上创作之路。1938年他奔赴陕北,加入延安艺工作团,受到毛泽东亲切会见,并参加了延安艺座谈会。作为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名小说家和中国最富激情的散家之一,刘白羽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50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三届茅盾学奖”,长篇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首届中国优秀传记学作品奖,《芳草集》获全国优秀散奖,散名篇《长江三日》《日出》被编入中学语教科书。  相似文献   

18.
东晋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学语教材中言的传统篇目,在现行初中《语》第二册的散单元中,笔备课时对教材的一处断句和两处注释持有不同看法,今不避浅陋,提出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历次颁布的语教学大纲,包括1956年的高中学教学大纲,对高中的学教学,从来都只提阅读方面的要求,没有提出过写作方面的要求。高中生的写作训练主要是记叙、说明、议论等实用体。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语课标》)开始在选修课程“诗歌与散”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语》第三册共编选38首古今诗词(不含《读本》和课中练习),数量之多,为建国以来中学语教材之少见。集中系统地学习大量诗词,这有利于广大中学生加深对诗词学艺术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修养和精神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