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们因登山而使生命中一部分被激发了起来,开始寻找生命的目的;在生死大限中触摸生命、超越自我,在集体孤独中相亲相爱、团结一心;在挫折中体味成长,在攀登中拥抱自由。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诸多生命教育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割裂、生命独特性的忽视、双生命主体性人格的迷失、生命体验性与生命生成性的漠视以及教学评价的教育性价值弱化等等。为此,提出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生命回归的途径:充分表达学生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以规范的运动技术学习为主线,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生产实践;凸现生命的体验性和教学的生成发展性,构建宽松自由的学校体育生态环境;教法与学法并重,关注教学方法的对话性;以人格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伴随现代化社会发展,人类愈加重视与追求生命历程圆满,其中“死得安然”不仅是个体而且是社会的期盼,由此临终关怀也愈加受到社会关注和引起思考。基于文明进程中体育、生命教育与临终关怀以“生命”为连接的内在关联及交互,因此通过体育、生命教育为“临终关怀”提供前置观念支撑,进而使自我或他者在临终之际超越弥留之痛,便具有了理论及现实意义。文明进程中的体育在历时性流变及共时创造中,实现了从原始性到现代性的转变,同时伴随现代化中个体化的发展,而在类型、价值与功能等方面进一步得到丰富;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体育与生命教育以身为媒建立起本体关联,二者耦合下的教育不但有助于个体与社会生命认知提升,而且有助于生命质量提高;同时,鉴于人的整体性,因此临终关怀不应仅发生在临终之际,而应在生命历程中便培养相关观念,通过在体育与生命教育耦合中将相关观念前置,不仅具有促进兼具原始性与现代性的体育文化再造的意义,而且具有促进个体及社会提升生命质量、维护生命尊严,进而在临终之际超越弥留之痛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生命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统一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实践。当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生命教育被弱化,生命教育的内容欠缺系统性、载体与方法僵化等问题突出,造成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生命教育缺乏有效协同。因此,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探索生命教育的长效机制,并发挥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主渠道作用,提升其生命教育的感召力;挖掘生命教育资源,提升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应用性;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生命教育的融合体系,增强互补实效。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从现实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将人的本质的意义定义为实践,主张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研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中的重大意义,时代层面上能够引领学生确立正确价值坐标,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层面上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内涵,深化学生的理论认知;实践层面上能够抬高体育课程的教育站位,促进体育课程思政全面发展。高校要从实践层面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必须在教学理念中融入生命至上的价值导向、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推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在教学内容中深化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从而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发展,丰富课程思政体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进行耐久跑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为了提高耐久跑的教学质量,我们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与生命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的要点。学生在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体验性学习过程中,认识和理解耐久跑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生命”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命中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3个维度探究体育与生命的关系,并审视高职体育教学现状,进而提出了生命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构思:在自然生命层面,实施"岗位主导"教学模式,着重发展学生的职业岗位体能,增设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在精神生命层面,结合"职业规划"教育,运用简单易行的拓展训练增强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深化挫折教育,完善学生的精神生命结构;在社会生命层面,教师言传身教,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彰显学生的社会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武术发展成为了一种艺术与哲学的综合体,所展现出的是一种艺术与哲学的生命精神.文章认为中国武术的生命精神体现为:(1)中国武术的生命宗法精神.中国是一个宗法思想浓厚的国度,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武术反映出的是重视血缘关系及团体的宗法精神.(2)中国武术的生命律动精神.套路是中国武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精气神是中国武术生命性的具体体现;在武术套路的结构、布局、演练过程,以及技法动作上的虚实、动静之变化中,都展现了一种生命的律动精神.(3)中国武术的生命和谐精神.在"农耕文明"和儒道释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武术已上升为超越敌对性、重视对生命价值精神的实现;中国武术的生命价值取向是和谐,"内外兼修"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特性.中国武术通过"内外兼修"来达到人的身心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即武术中所谓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武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这种艺术与哲学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取向下北方高校的冬季体育教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教育教学总体目标重要阵地。通过对冬季体育教学中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冬季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自然生命成长、冬季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精神生命价值、冬季体育教学完善学生社会生命进程;并提出教学目标需求化、教学设置人性化、教学过程对话化和教学评价多元化的冬季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应然愿景,为遵循学生生命质量发展规律,提升学生生存质量和生命意义提高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19,(6):12-13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学习压力大,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挫折感,回到家得不到父母的信任和关爱,学校有效的引导也不够,最终导致很多初中学生出现自杀和伤害他人事件,让生命失去尊严。而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有目的地设计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生命尊严意识,让学生尊重自己,热爱生活。具体措施如下:大声呼喊,释放压力;团结协作,增进友情;激情游戏,正确引导;有效教学过程,培养抗压性;户外拓展,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11.
透视体育课程中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兆雄 《体育学刊》2008,15(6):70-74
体育课程和生命教育无论从课程的性质、功能和目标来看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体育课程是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体育课程可以顺应自然天性,解放儿童生命;增强生命活力,感受生命之美;培养积极态度,学会健康生活;塑造体育精神,养成崇高人格,对生命教育的实施具有独特的价值.体育课程实施生命教育必须遵循体验性、发展性、个性化、生活化的原则,才能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视生命,使生命价值得到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竞技体育发展中“生命道德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命道德精神指生命本身存在何种道德意义,以及对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应坚持何种道德精神,包含人们体悟生命之道后的实践精神.当前的竞技体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着生命道德精神缺失的走向.因此,现代竞技体育的开展要注入浓厚的生命道德精神,即注入"自由自律、自强生生;公正仁爱、人道贵生;包容开放、和谐共生"的生命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生命哲学的视阈思考新时代学校体育中的生命教育问题。结论:塑造生命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逻辑主线;人的生命存在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生命教育;尊重生命规律,回归生命本原,建构完满与整全的人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本源回归的意义所在。新时代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转向,应把生命素养作为统领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核心”素养;在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应当关注学生生命主体,树立生命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生命素养,建构生命化体育课堂;课程内容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生命质量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农村居民的生命质量,探讨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相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北省5个地区1 040(男523,女517)名农村居民体育与健康知识、态度、信念、行为以及体适能与生命质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运动行为中锻炼次数是生理功能和活力2个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锻炼时间除对生命质量之情感职能维度影响不显著外,对其它7个维度都有较强的影响作用.态度是生命质量中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躯体疼痛3个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知识则对生命质量中情感职能和总体健康2个维度有较强的影响作用.身体成分是生理职能和情感职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肌适能是生理功能和情感职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氧适能则对精神健康和躯体疼痛有较强的影响作用.结果提示,促进和提高农村居民生命质量水平,应重视对其行为的干预、态度的转变、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帮助农村居民提高认知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5.
从生命哲学探讨武术的本质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命哲学的视域中考察武术现象。发现:武术以搏击动作、套路和相关理论为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的内在非理性生命冲动的表达。武术包含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技击目的、健身意图、伦理传统、武术理论等属理性因素;内在的生命冲动系非理性因素,是武术的灵魂和深层核心。据此提出中国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规律的健身是一种良好的健康促进行为,健身行为对健康的促进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3个方面.在人类行为分阶段模型框架下,探讨广西毛南族居民健身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与提高生命质量之关系.认为:位于不同健身阶段的居民拥有不同生命质量得分,健身行为越规律,健康水平越高,生命质量也越高;人类健身行为改变和相对较高生命质量的形成过程存在"第一阶段困境"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王景贤  于春艳 《体育学刊》2007,14(6):123-128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从2006年3月到6月通过对浙江省6所高校954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投入和生命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处于一般水平,并且在性别上差异非常显著,男生要好于女生;大学生总体的生命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社会关系领域最佳,环境领域最差;大学生的体育人口比例较低;体育经济投入水平一般,体育情感投入、体育精力投入水平偏低;大学生体育人口在体育锻炼态度和生命质量的得分上普遍高于非体育人口;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生命质量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显著相关,大学生的体育时间投入、经济投入、精力投入(行为习惯与行为控制感)与大学生生命质量显著相关,但其中时间投入、精力投入与心理领域相关不显著;情感投入(行为意向)与大学生的生命质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而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体育教育是渗透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因为体育教学是学生以实践为基础,在“动”中理解、掌握和体验种种生存技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也只有在亲身体验中才能真正感悟生命的珍贵,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存,如何珍惜生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谱写生命的光彩。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论生命教育内涵及与体育教育之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当前生命教育缺失之现状,运用文献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以生命教育和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针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与体育教育的契合点展开讨论。研究认为,生命教育内涵应包括:生命意识的建立;生存技能的提升;社会化生命的塑造和精神生命的达成的4个递进的层次及内容。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存在四个方面的显性或隐性契合,分别是:提供生命体验;提高身体素质和生存技巧;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塑造坚韧品质和健全人格。为生命教育融渗入体育课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组“时尚生命”的发问: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你是否早已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你是否逐渐怀疑自己的能力?你是否开始不再相信自己还保留着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骄傲?>>>>这是一组新兴的健身活动。我们称它为“时尚生命”的都市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